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17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下列防疫措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开窗通风 B . 煎制中药 C . 佩戴口罩 D . 测量体温
  • 2.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滴加试剂 C . 加热液体 D . 测量温度
  • 3. 春天的清晨,某同学抓拍到一颗即将从草叶滴落的小水珠。对于这颗小水珠的相关估算,最接近事实的是(    )

    A . 质量约为0.05克 B . 直径约为5厘米 C . 温度约为35℃ D . 密度约为1千克/米3
  • 4.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开课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展示失重条件下细胞生长发育的研究——跳动的心肌细胞,如图所示。该细胞一定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B . 细胞壁、液泡、叶绿素 C .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 细胞膜、液泡、细胞核
  • 5. “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校园中建立了垃圾分类投放点,实验室中废弃的水银温度计应投入的垃圾箱是(    )
    A . B . C . D .
  • 6. 某同学将一个瘪了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装有热水的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乒乓球恢复了球形。在此过程中,对于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温度 D . 密度
  • 7.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细胞。下列生物需要经历细胞分化的是(    )
    A . 草履虫 B . 衣藻 C . 桃树 D . 变形虫
  • 8. 临海市曾挖掘发现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的翼龙化石群体。现今,市博物馆亦有收藏翼龙化石。发现翼龙化石的岩石种类一般为(    )

    A . 沉积岩 B . 岩浆岩 C . 变质岩 D . 大理岩
  • 9.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下列符合人类对地球现有认知的是(    )
    A . 地球由内向外可分为地核、地壳、地幔三层  B .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七大板块构成 C . 火山与地震带都位于各大板块的中央 D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 10. 下列是奥运会的吉样物及设计原型。其中原型属于非生物的是(    )  
    A .
    汉城“Hodori”
      (老虎)
    B .
     慕尼黑"Waldi"
        (猎犬)
    C .
    北京“冰墩墩”
         (熊猫)         
    D .
    东京“Miraitowa”
     (机器人)
  • 11.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 . B . C . D .
  • 12. 近日,台州市多地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 它有“生态杀手”、“霸王花”之称。这种植物通过生根、开花、结果,成熟的种子可随风飘散,繁殖速度快,破坏城市绿化和危害本土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 13. 如果用下图表示表格中各种概念间的关系,则表中各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4

         

    A

    B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体

    C

    牙齿

    口腔

    消化系统

    人体

    D

    动物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

    昆虫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中考百日倒计时日历本共有100页(50张),某同学用刻度尺进行了四次测量,量出这本日历本的厚度为2.00厘米、3.95厘米、1.95厘米、2.05厘米,则每张日历纸的厚度约为(    )
    A . 0.05厘米 B . 0.04厘米 C . 0.03厘米 D . 0.02厘米
  • 15. 如图所示为教材中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甲:钩码不能把两块铅柱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 . 乙:黄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C . 丙:抽去玻璃板,左侧玻璃瓶中的空气变红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 丁: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 16. 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抗击疫情已成为国际共识。下列是疫情防控的一些用品。

    1. (1) 医用口罩体的长度约为175(填单位),鼻梁上的压条弯折后不易折断,这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 (2) 上学期间,需要每天测体温,体温枪显示该同学的体温是36.8(填单位)。
  • 17. 某同学从市场买回几个番茄,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
    1. (1) 番茄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具有抗衰老功能。该同学将它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排列分散,储存丰富营养物质的结构属于组织。
    2. (2) 切开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
    3. (3) 切开番茄,发现里面有一些白色的“筋络”,取一条“筋络”,洗去果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轻轻一压,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中的细胞一个个上下连接,且中间的细胞壁上有许多的小孔,这部分结构属于组织。
  • 18.   2021年7月,临海头门港跨海大桥附近有12头海豚搁浅,各部门和群众积极参与救援。
    1. (1) 在分类学上,把海豚归为哺乳动物,依据是       (填字母)。
      A . 用肺呼吸 B . 体温恒定 C . 心脏四个腔 D . 胎生哺乳
    2. (2) 海豚的下列特征能支持其在海中生活的是       (填字母)。
      A . 用肺呼吸 B . 身体呈纺锤型 C . 喜欢群居生活
  • 19. 下图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

  • 20. 某同学在爷爷家看到了一株植物,细心的他发现叶的背面有一些褐色的隆起,他准备带 土移栽,如图所示。

      

    1. (1) 该植物属于植物(选填“蕨类”、“苔藓类”或“藻类”),用繁殖。
    2. (2) 他应将该植物移栽到(选填“阴暗潮湿”或“温暖干燥”)的环境中。
  • 21.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图所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

      A . a→b→c→d B . c→a→b→d C . c→a→d→b D . a→c→d→b
    2. (2) 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是(填序号)。

    3. (3) 下图是同学们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由视野①到视野②的操作是将装片向移动;由视野②到视野③的操作是转动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由视野③到视野④的操作是调节显微镜的(填显微镜结构名称)。

  • 22. 如图是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

    1. (1) 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2. (2) A、B两种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3. (3) 用正确方法测得金属片的长度为cm。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 23. 如图为用松散泥土堆制的一个山谷模型,在坡面上洒较多水,泥沙会从B处滑落并在A处沉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此实验模拟的地质灾害是(选填“地震”、“泥石流”或“台风”)。
    2. (2) 遇到该地质灾害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3. (3) 在坡面上覆盖草皮或苔藓等植物,再往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会发现泥沙堆积明显减少,说明预防该地质灾害可采用的措施是
  • 24. 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a)。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

    1. (1) 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2. (2) 在5~8分钟之间,海波要从热水中热量,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 (3) 第10分钟后,试管内仍有少量海波不能熔化,其原因是
  • 25. 某同学为了测量醋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步骤一:将待测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醋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如图乙所示);

    步骤三: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1. (1) 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移至“0”刻度线,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往调节。
    2. (2) 由图可得,量筒中醋的质量为克,醋的密度为千克/米3
    3. (3) 在读取醋的体积时,若他俯视量筒读数,则测得醋的密度(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 26. 为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某小组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液体

    质量

    /g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

    /min

    1

    200

    20

    40

    13.5

    煤油

    200

    20

    40

    6.5

    2

    200

    20

    40

    12

    煤油

    200

    20

    40

    5.5

    1. (1) 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选填“A”或“B”)的高度。
    2. (2) 组装好器材,用相同的热源分别给烧杯中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
    3. (3) 下列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填字母)。
      A .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 .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C . 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4. (4) 下图是同学们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像,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像是(填字母)。 

四、 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27、28题各6分,第29、31题各8分,第30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5分,共55分)
  • 27. “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的产量。

    1. (1) 水稻谷粒属于         (填字母)。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植物体
    2. (2) 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性,只少量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有关,该结构是         (填字母)。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质 D . 细胞核
    3. (3) 培育水稻和小麦的过程中,以培养其优良性状为目的,决定这些性状的遗传物质位于植物细胞的(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 28. 新冠疫情一直牵动着国人的心,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的出现使得疫情防控形势更为严峻。

    台州各地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实战演练,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

    1. (1) 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是生物的依据是         (填字母)。
      A . 能遗传和变异 B . 能快速繁殖 C . 个体非常微小 D . 能使人生病
    2. (2) “核酸检测”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环节(选填“设计研究方案”或“获取事实证据”)。
    3. (3) 面对新冠疫情,我们应该         (填字母)。
      A . 合理作息 B . 暴饮暴食 C . 随意外出 D . 注意卫生
  • 29.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地处北纬27°59′、东经86°55′。2020年12月8日,我国与尼泊尔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为8848.86米。

    1. (1) 据测量,珠穆朗玛峰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这是因为板块与板块之间发生了
    2. (2) 下图中“ ”表示珠穆朗玛峰的位置是       (填字母)。
      A . B . C . D .
    3. (3) 珠穆朗玛峰顶部角峰、冰斗谷的形成与(选填“风力”、“流水”或“冰川”)作用有关。
    4. (4)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 8848.86米,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量”是         (填字母)。
      A . 测量用的尺子 B . 1米 C . 8848.86米 D .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的海拔高度
  • 30. 某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1. (1) 通过A、D两图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有关。
    2. (2) 通过两图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3. (3) 该同学猜想水的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进行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往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和两滴水,如图所示。结果发现图甲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请分析他的实验结论是否合理,理由是

    4. (4)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31. 材料一:2021年6月5日,15头野生亚洲象由昆明进入玉溪市易门县浦贝乡驿马坡村一带活动,亚洲象是生活在云南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材料二:连日来,成群珍稀越冬候鸟白琵鹭飞抵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鄱阳湖湿地。每年秋冬季,鄱阳湖便会进入枯水期,成为东亚至澳大利亚西候鸟迁徙路线上的越冬地和停歇地。

    1. (1) 象群北迁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 . 食物短缺 B . 栖息地破坏 C . 建立自然保护区
    2. (2) 下列生物中,与白琵鹭共同特征最多的动物是         (填字母)。
      A . 扬子鳄 B . 绿孔雀 C . 亚洲象 D . 鸽子树“珙桐”
    3. (3) 某同学对扬子鳄、绿孔雀、珙桐和亚洲象四种生物进行分类,设计了二歧式检索表。

      ① 2a的方框中应填上

      ②亚洲象处于图中检索表的位置是(选填“P”、“Q”、“R”或“S”)。

  • 32. 某同学在学习了《物质的密度》一课后,想要测量涌泉桔子的密度。他利用家中的水壶、水杯、厨房秤、牙签等开展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⒈用厨房秤称量桔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

    ⒉称量空水杯的质量(如图乙所示)。

    ⒊在水壶中装满清水,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桔子浸没在水中,并用水杯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

    ⒋称量溢出的水和水杯的总质量(如图丁所示)。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我们食用的桔子属于器官(选填“营养”或“生殖”)。
    2. (2) 请计算溢出水的体积。(清水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
    3. (3) 请计算桔子的密度。
    4. (4) 若开始时水杯内有少量的水,则实验测得的桔子密度(选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

  • 33. 在一次实验课上,某同学把一小块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放入水中,立即看到水中产生了大量的气泡,并观察到水面上方出现了浓厚的白雾,好奇的她把手指伸入白雾中,她感觉到手指凉凉的、湿湿的。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上述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