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

更新时间:2023-08-02 浏览次数:12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山东) 实验室中使用盐酸、硫酸和硝酸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 稀盐酸:配制溶液 B . 稀硫酸:蔗糖和淀粉的水解 C . 稀硝酸:清洗附有银镜的试管 D . 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苯的磺化
  • 2. (2021·山东) 某同学进行蔗糖水解实验,并检验产物中的醛基,操作如下:向试管Ⅰ中加入1mL20%蔗糖溶液,加入3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打开盛有10%NaOH溶液的试剂瓶,将玻璃瓶塞倒放,取1mL溶液加入试管Ⅱ,盖紧瓶塞;向试管Ⅱ中加入5滴2%CuSO4溶液。将试管Ⅱ中反应液加入试管Ⅰ,用酒精灯加热试管Ⅰ并观察现象。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有几处?(   )
    A . 1 B . 2 C . 3 D . 4
  • 3. (2021·浙江)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NO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稀盐酸酸化,再加入FeCl2溶液

    若溶液变黄色且试管上部产生红棕色气体,则该溶液中含有NO

    B

    探究KI与FeCl3反应的限度

    取5 mL 0.1 mol·L-1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15% KSCN溶液

    若溶液变血红色,则KI与FeCl3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C

    判断某卤代烃中的卤素

    取2 mL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加入5 mL 20% KOH水溶液混合后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

    若产生的沉淀为白色,则该卤代烃中含有氯元素

    D

    探究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取2mL20%的蔗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 H2SO4后水浴加热5 min;再加入适量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若没有生成砖红色沉淀 ,则蔗糖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3·河南模拟)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检验硫酸厂周边空气是否含有SO2

    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气,慢慢注入盛有酸性KMnO4稀溶液的同一试管中,溶液不变色

    空气中不含SO2

    B

    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

    用pH计分别测量醋酸溶液和盐酸的pH,醋酸溶液的pH大

    CH3COOH是弱电解质

    C

    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至碱性,并分成两份,向第一份中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出现银镜;向第二份中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D

    探究卤素单质Cl2、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

    向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溶液变橙色,再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1·泰安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且有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含

    B

    向5mL 0.1mol·L-1NaOH溶液中滴加5mL0.01mol·L-1MgCl2溶液,然后再滴加5mL0.01mol·L-1CuCl2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蓝色沉淀

    Ksp[Cu(OH)2]<Ksp[Mg(OH)2]

    C

    向蔗糖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同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蔗糖体积膨胀并变黑,品红溶液腿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

    D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Cu(OH)2悬浊液

    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A . A   B . B   C . C   D . D
  • 6. (2022高一下·枣庄期末)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 . 淀粉已完全水解 C . 淀粉没有水解 D . 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 7. (2022高一下·烟台期末) 蔗糖是重要的甜味调味品。检验蔗糖在稀催化下得到的水解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未涉及的操作是( )
    A . B . C . D .
  • 8. (2022高二下·安康期末)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加热

    没有银镜产生

    淀粉一定没有水解

    B

    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烧碱溶液,再滴几滴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变蓝

    的溶解度小于

    C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苯,振荡、静置

    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苯分子中化学键断裂

    D

    将充满的玻璃球泡先后放入冷、热水中

    热水中球泡颜色变深

    转化成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2高一下·扬州期末)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所示的转化可以实现的是(   )
    A . NO HNO3 B . CH3CH3CH2BrCH2Br C . Fe Fe(NO3)3 (aq) D . 淀粉(aq) C6H12O6(葡萄糖)
  • 10. (2022高二下·宁波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B . 油脂、纤维素、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 C . 在饱和溶液、福尔马林、紫外线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 D . 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碘水,溶液不变蓝,可以判断淀粉已完全水解
  • 11. (2022高一下·嘉兴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B .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用于生产乙醇 C . 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更为复杂的多肽 D . 很多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呈现黄色
  • 12. (2022高一下·湖州期末)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75%的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均可用于消毒 B .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工业上可以利用它来制肥皂 C .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分子式均为 ,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D . 根据蚕丝与棉花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以鉴别二者
  • 13. (2021高三上·松江期末) 2021年9月,中国科学家实现了实验室由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淀粉可以用于制乙醇 B . 二氧化碳为直线型分子 C . 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 D . 二氧化碳是电解质
  • 14. (2021高二下·丽水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B .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 . 正戊烷的沸点比异戊烷低,乙醇的沸点比甲醚高 D . 淀粉酸性水解液中可直接加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 15. (2021高一下·龙泉驿期末)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结论

    A

    将石蜡油加强热后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产生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和丙烯

    B

    用乙酸较长时间持续浸泡水壶中的水垢,水垢最终溶解消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C

    向油脂皂化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油脂皂化生成有碱

    D

    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生成

    蔗糖一定发生了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2021高二下·浙江期末)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溶液,再加入稀盐酸

    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

    B

    探究淀粉水解程度

    在试管中加入2mL淀粉溶液和适量稀硫酸,加热 , 冷却后加入新制悬浊液加热煮沸

    若溶液中没有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淀粉未水解

    C

    验证乙醇脱水生成乙烯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则有乙烯生成

    D

    比较金属铝和氧化铝熔点的高低

    用坩埚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说明金属铝的熔点比氧化铝低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1高一下·深圳期末) 实验室里,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分别滴加淀粉溶液

    鉴别溶液

    B

    试纸分别测定盐酸和醋酸的

    证明酸性:盐酸>醋酸

    C

    溶液中滴加几滴饱和溶液

    制备胶体

    D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悬浊液,加热

    检验蔗糖在稀酸催化下是否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21高一下·金台期末)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谷四•烧酒》:“……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糯米、粳米、大麦等谷物中均含有淀粉 B . 古法酿酒工艺中有多种酶参与催化反应 C . 酒化酶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 D . “以甑蒸取”过程中涉及蒸馏操作
  • 19. (2021高二下·西青期末) 取少量淀粉水解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的是(   )
    A . 遇碘水不显蓝色 B .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 . 遇重金属盐不能变性 D . 能使K2Cr2O7溶液变为绿色
  • 20. (2021高一下·湖南期末) 下列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 . 淀粉与碘水混合 B . 一氧化氮与空气混合 C . 新制氯水在光照下敞口久置 D . 甲烷通入酸性溶液中
  • 21. (2021高一下·胶州期末) 关于有机物的性质或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淀粉和蔗糖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B . 脂肪属于酯类,可用于生产肥皂和油漆 C . 利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蚕丝和棉织品 D . 煤中含有的苯和甲苯,可通过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提取
  • 22. (2021高一下·临汾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先向某溶液中加入 溶液,再加足量盐酸

    开始时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不溶解

    原溶液中含有

    B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 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

    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C

    将铁片插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再往溶液中滴加少量 溶液

    开始时有少量气泡产生,加入 溶液后,有大量气泡产生

    形成Fe-Cu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D

    将铜粉加入 溶液中

    溶液逐渐变蓝

    还原性:Cu>Fe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2021高一下·香河期末)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石油分馏产品中的高沸点馏分可再通过催化裂化得到汽油 B . 植物油氢化加成后可用来生产人造奶油 C .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绸和合成纤维 D . 淀粉水解后,用如图方法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
  • 24. (2021高一下·定州期末) 作为中华经典佳酿之一的米酒,是用糯米等发酵而成,除乙醇外,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葡萄糖、维生素和各种氨基酸,可养生、入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糯米中含有淀粉 B . 米酒可养生、入药,故喝米酒越多越好 C . 在发酵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 . 米酒密封保存,可延缓米酒被氧化
  • 25. (2021高一下·茂名期末) 下列设计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以及所得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一块镁片与一块铝片经电流表用导线连接,浸入NaOH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电流表指针偏向镁片

    铝片为负极

    B

    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样品已变质

    C

    将盐酸滴加到 固体中,把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非金属性:Cl>S

    D

    往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 ,继续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完全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26. (2021高二下·黄冈期末) 下列关于生物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糖、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 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与肽键的形成有关 D . 核糖和核酸都是高分子
  • 27. (2021高一下·滨海期末) 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 B . 很多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可用于蛋白质的检验 C . 糖类的化学组成都符合Cn(H2O)m的通式,因此糖类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D . 在工业上可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获得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进行肥皂生产
二、多选题
  • 28. (2018·全国Ⅰ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 .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 .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₂/CCl4 D .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三、非选择题
  • 29. (2017·浙江模拟) 在烧瓶放20克蔗糖,依次加入少量水、20mL浓硫酸,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黑面包,烧瓶发烫,品红溶液颜色变淡.请回答:

    1. (1) 仪器a的名称
    2. (2) 小试管盛装试剂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蔗糖变黑说明发生过程 C12H22O11→C+H2O B . 品红颜色变淡说明SO2有漂白性 C . 上述实验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吸水性和氧化性 D . 将气体依次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CO2
  • 30. (2020高一下·潍坊期末)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 (1) 单质碘可与氢气反应生成碘化氢。将物质的量比为2:1的氢气和碘蒸气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g)+I2(g)⇌2HI(g),反应经过5分钟测得碘化氢的浓度为0.1mol•L-1 , 碘蒸气的浓度为0.05mol•L-1

      ①前5分钟平均反应速率v(H2)=,H2的初始浓度是

      ②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氢气的生成速率等于碘化氢的消耗速率

      b.单位时间内断裂的H-H键数目与断裂的H–I键数目相等

      c.c(H2):c(I2):c(HI)=1:1:2

      d.2v(I2)=v(HI)

      e.反应混合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2. (2) 某小组同学在室温下进行“碘钟实验”:将浓度均为0.01mol•L-1的H2O2、H2SO4、KI、Na2S2O3溶液及淀粉混合,一定时间后溶液变为蓝色。

      已知:“碘钟实验”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 +2H+= +2H2O,反应分两步进行:

      反应A:…...

      反应B:I2+2 =2I-+

      ①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是。对于总反应,I-的作用是。   

      ②为探究溶液变蓝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Ⅰ、Ⅱ。(溶液浓度均为0.01mol•L-1)

      H2O2溶液

      H2SO4溶液

      Na2S2O3溶液

      KI溶液(含淀粉)

      H2O

      实验Ⅰ

      5

      4

      8

      3

      0

      实验Ⅱ

      5

      2

      x

      Y

      z

      溶液从混合时的无色变为蓝色的时间:实验I是30min、实验II是40min。实验II中,x、y、z所对应的数值分别是;对比实验I、II、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1. (2020高一下·莲湖期末) 常温下,G是具有香味的液态物质,用淀粉制备化合物G的过程如图。

    已知:通常用C的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化工发展水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的名称为;E的名称为
    2. (2) C的结构简式为
    3. (3) F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4. (4) A→B是淀粉的水解过程。检验淀粉水解完全的方法是
    5. (5) D→E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F→G的化学方程式为
    7. (7) 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 互为同系物的所有结构有(填结构简式)。
  • 32. (2020高一下·衢州期末) 以淀粉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酯F(C5H8O4)。B结构中有甲基,1molB可以与2molNa和1molNaOH反应。

    请回答:

    1. (1) E中官能团名称是
    2. (2) C→D的反应类型是
    3. (3) 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 (4) F的结构简式是
    5.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由A生成C时可以产生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 . 可以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C,D,E(必要时可以加热) C . 相同物质的量的B,D耗氧量相同 D . 1molF与足量钠反应,消耗钠2mol
    6. (6) 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A(C6H12O6)的操作是
  • 33. (2018高一下·钟山期末) 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为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②A遇碘水变蓝色;③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 (1) 试判断它们分别是:A、B、C
    2. (2) 分别写出A、C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B

  • 34. (2016高二下·扬州期末) 保持营养平衡,合理使用药物是保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1. (1)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氨基(﹣NH2)和(写结构简式).
    2. (2) 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主要是由于摄取(填“蛋白质”“脂肪”或“糖类”)不足引起的.下列食物中富含该物质的是(填字母).

      A.菠菜B.花生油      C.瘦肉D.西瓜

    3. (3) 如图所示4支试管同时水浴加热4min,为检验其中淀粉的水解程度,某同学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记录如下:

      编号

      操作

      现象

      1

      加入碘水

      溶液变成蓝色

      2

      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未出现银镜

      3

      加入碘水

      溶液变成蓝色

      4

      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未出现银镜

      结合试管1、2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这两支试管中淀粉水解(填“没有”“部分”或“全部”).结合试管3、4中的现象,不能得出“这两支试管中淀粉没有水解”的结论,理由是

  • 35. (2020高一下·宝鸡期中) 下列七种有机物中:

    A.CH4 B.CH2=CH2 C.

    D.CH3COOH    E.淀粉       F.葡萄糖       G.蛋白质

    1. (1) 酸性比碳酸强的是(填字母编号,下同).
    2. (2) 易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3. (3) 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4. (4) 通常用于检验碘单质的是
    5. (5) 可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