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甲卷真题变式·分层精准练:第6题

更新时间:2023-07-17 浏览次数:5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原题
  • 1. (2023·全国甲卷)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
    A . 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 . “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 . 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 .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二、基础
  • 2. (2022·哈尔滨三模) 下表反映清末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

    年份

    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

    农产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1873年

    2.6

    37.4

    58.3

    1.7

    1893年

    15.6

    28.4

    0.1

    53.4

    2.5

    1903年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年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据上表可知( )

    A . 农产品的出口增加体现农耕经济为主 B . 机制品比重变化表明工业化初露端倪 C . 手工业品出口下降说明经济结构完善 D . 出口货物结构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 3. (2023·宿州) 1927~1936年,民族制碱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制碱工厂在这一时期内建成了15家,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出现这一发展现象主要得益于(   )
    A . 新的制碱方法得到普遍推广 B .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有为政策 C . 列强放松对华制碱业的垄断 D . 爱国民族资本家的大力推动
  • 4. (2023·成都模拟) 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
    A . 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 . 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逐步消失 C . 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 . 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 5. (2023·蒙城三模) 中国近代早期的纯碱市场被英商卜内门洋碱公司垄断。1924年,华资永利制碱公司克服技术困难出碱,卜内门对其发起跌价攻势,洋碱价格一直下泄到原售价的40%以下。对此,水利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通过打击卜内门在日本的碱市场,迫其停止在中国的恶意竞销。这表明(   )
    A . 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潮 B . 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优化 C . 外国资本在华逐渐萎缩 D . 近代民族企业具有抗争精神
三、巩固
  • 6. (2023·泉州模拟) 20世纪20年代,长期从事制伞研究的汪农麟,鉴于各国“从事制伞工厂如林……既日新而月异,复竞胜以争奇”,但“国内尚无此种出品”,“漏卮日甚,与我国无抵制之术”。他发明“中华新伞”,继而联络国人“拟开厂营业”。对其言行的合理解释是(   )
    A . 仁人志士已找到救国新途径 B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艰难发展 C . 实业家热衷于反帝爱国斗争 D . 传统义利观被赋予新的内涵
  • 7. (2023·普宁二模) 1937年,中外冰箱品牌大打商战,面对德国的奇异、美国的惟是顶好等品牌,国产的北极牌电冰箱在报刊社教:“在中国制造、用中国人工、 用外国技师、她关前来品、定价极低廉”的广告语,热销一时。这反映了(   )
    A . 列强经济侵略下国货的积极应对 B . 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总体提升 C . 社会传媒与近代生活方式相促进 D . 近代科技革命促进制造业转型
  • 8. (2023·广东模拟) 下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 (1937.7—1944年)。通过材料可以得出的准确结论是(   )

    A . 民营企业发展较快 B . 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增强 C .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D . 国家战略影响工业布局
  • 9. (2023·普宁模拟) 1903年,张謇参观日本北海道开垦区后,感慨道:“国家以全力图治,何施不可。宁若我垦牧公司之初建也,有排斥之人,有玩弄之人,有疑谤之人,有抵拒之人,消弭捍圉,艰苦尤甚。”这折射出清末(   )
    A . 国内土地开垦潜力枯竭 B . 民族资本对外依赖度高 C . 政府全力改革以图振兴 D . 民族企业发展环境恶劣
  • 10. (2023·岳阳模拟) 据学者统计,1933年中国制造产品只有30%出口到国际市场,而70%提供给国内市场。华资工厂生产的部分轻工业产品已经占有60%以上的国内份额。这一经济格局(   )
    A . 改变了中国工业分布不均衡的布局 B . 标志着中国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C . 为中国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一定保障 D . 主要得益于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四、提升
  • 11. (2023·南通模拟) 下图展示了近代中国工业资本家的主要来源。对图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 . 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B .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膨胀 C . 民族工业资本雄厚 D . 民族工业发展吸引商业资本投入
  • 12. (2023·吉林模拟) 据传,Coca-Cola原译为“蝌蝌啃蜡”,在1928年悬赏征名酒动中,旅居英国的蒋彝教授因首创“可口可乐”而获得奖金。但有学者指出蒋彝自述1933年才前往伦敦、1935年翻译该译名,还发现了可口可乐公司注册商标的相关档案(图)。这说明(   )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农商部公示的“可口可乐”商标审定书

    A . 史学研究必须有一手史料 B . 文献史料价值高于口述史料 C . 多源互证有助于去伪存真 D . 年代久远历史事实莫衷一是
  • 13. (2023·浙江模拟) 张謇曾明确提出中国实业振兴应当坚持“棉铁主义”。即纺织和钢铁这两个产业,作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大的行业,务必自己控制。据此可知,张謇认为实业振兴的主要目的是(   )
    A . 扭转对外贸易的逆差 B . 与洋人争夺国家利权 C .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D . 刺激民族工业的产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