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暑假练习题(五)

更新时间:2023-06-28 浏览次数:4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城关一模) 从明朝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实行八股取士,再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体现了明清时期(    )
    A . 社会经济不断进步 B . 文学艺术不断发展 C .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 . 对外交往不断加强
  • 2. (2023·城关一模)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此句谚语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措施是(    )
    A . 重文轻武 B . 重武轻文 C . 重农抑商 D . 奖励军功
  • 3. (2023·吉林一模) 清朝前期吴江县的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商帮资本雄厚,行商全国,反映了当时(   )
    A . 农业的发展 B . 手工业的发展 C . 交通发达 D . 商业发达
  • 4. (2023·吉林一模) 王安石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似点包括(   )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扭转了尚武轻文

    ④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5. (2023·吉林一模) 如图是现存放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序文中唐太宗高度评价玄奘法师取经和翻译佛经;碑文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成。该石碑可以用来研究(   )

    ①中国书法艺术发展

    ②中印之间文化交流

    ③唐朝文化影响日本

    ④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3·石景山一模) 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以下建筑中可以对此观点加以佐证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3·石景山一模) 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演进的大背景中,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发展,以下各项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中国历史事件

    世界历史背景

    郑和下西洋

    16世纪“三角贸易”开始

    林则徐虎门销烟

    19世纪英国进行殖民扩张

    抗日战争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抗美援朝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开始冷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2023·东城一模) 唐朝诗人袁皓曾作诗:“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蓬瀛乍接神仙侣,江海回思耕钓人。九万抟(tuán)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风尘。升平时节逢公道,不觉龙门是崄津。”描写的是(    )
    A . 山川景致的概貌 B . 井然有序的城市 C . 科举及第的喜悦 D . 妇女的精神风貌
  • 9. (2023·东城一模) 如图图示中①和②处填写内容最为恰当的是(    )

    A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 隋唐时期;郑和下西洋 C .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 . 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
  • 10. (2023·东城一模) 宋朝统治具有比其他朝代尤其明显的重文轻武色彩。以下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①唐朝登科(科举考试被录取)总数为6603人,两宋则达到45640人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

    ③文官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④建立行省制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3·东城一模) 一位同学在课后复习时,将清代《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和“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放在同一板块中。据此判断他梳理的知识点应是清朝(    )
    A . 设置了台湾府 B . 册封班禅封号 C . 设置驻藏大臣 D . 巩固西北边疆
  • 12. (2023·抚远二模) 唐朝灭亡后,我国出现了政权割据、分裂战乱时期,历史上称为(   )
    A . 春秋战国 B . 三国两晋南北朝 C . 五代十国 D . 十六国
  • 13. (2023·龙东一模) 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
    A . 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 . 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 . 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 . 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 14. (2023·龙东一模)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表达了唐朝诗人孟郊进士及第后的喜悦心情。他进士及第得益于哪一考试制度(   )
    A . 分封制 B . 三省六部制 C . 科举制 D . 行省制
  • 15. (2023·云县一模) 宋朝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
    A . 宣政院 B . 蕃坊 C . 驿站 D . 市舶司
二、填空题
三、材料分析题
  • 23. (2023·城关一模)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

    ——《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材料二: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许多少数民族自愿要求内附。少数民族首领把能与唐室通婚视为荣耀,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唐蕃和亲”。太宗还宽厚平等地对待败降的少数民族,使其得到妥善的安置,随着千百年来不断的民族大交融,贞观时期出现了“和同为一家”的民族交融新局面。

    ——摘自许敏《民族和谐的典范——论贞观时期的民族融合》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

    46.5

    11.4

    1978

    155.6

    212.1

    2014

    11352.3

    64369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汉化举措包含哪些?改革有什么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件“唐蕃和亲”的史实。概括贞观时期民族和谐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党和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采取了什么战略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应如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24. (2023七下·襄州期中)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 (1)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此河”指的是哪一河流?是谁在位时开凿的?
    2. (2) 此河开通对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 (3) 你认为隋朝灭亡因此河对吗?为什么
  • 25. (2023七下·东莞期末) 繁荣的唐宋体育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文史作品中的体育活动
    一、
     
    观拔河俗戏
    李隆基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噪齐山岌,气作水腾波。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意思是:希望今年是一个丰收年,如同这欢乐的时刻一样)
     
    二、 伊蹴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倾徒习于禁中,今将示于天下。
    ——阎宽《温汤御球赋》
    三、 日本国王子入朝贡方物,王子善棋,帝令待诏顾师言与之对手。
    ——《旧唐书·宣宗本纪》

    材料三:宋初,各级官吏多用文臣,社会文弱风气已露端倪。在正统文人的观念里,打马球已不再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社会风尚,而变成了一般市井之徒的恶习。一些在他们看来能够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且比较文雅、高尚的活动,如围棋、象棋、投壶等项目深受他们喜爱。不少体育项目逐渐步出宫廷、府第而走向社会,为一般市民所享有,有的人将蹴鞠等活动引入商业机制,以吸引游客。唐代对抗性极强的蹴鞠活动,至宋代已演变为以不用球门、一人或多人对踢的表演性踢法为主了。

    ——摘编自黄伟一《宋代体育与宋代社会》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所描述的三项体育活动的名称。选择其中一项,说明材料中该体育活动所承载的社会功能。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宋代体育活动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 26. (2023七下·东莞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古代就已设立,各项奖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大都属于中国人。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书目计量表

    ——摘编自伯淳《中华传统科学四大发现与四大学科》

    材料三: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商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

    ——摘编自《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1. (1) 如果诺贝尔奖在宋朝就已设立,你认为当时哪项科技成就可以入选?说一说理由。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朝为例,举出图中频次最高的学科代表巨著一部,并说明其历史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制约明清科技发展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