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3-06-26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 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二、 材料分析(共45分)
  • 16.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

    材料四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五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 (1) 依据材料一,概述唐太宗的执政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的执政思想实施的结果。
    2. (2) 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友好交往,唐与吐蕃之间采取了哪种方式?举一例说明。
    3. (3)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三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是?
    4. (4) 材料四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5. (5) 材料五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的哪一部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6. (6)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唐朝繁荣昌盛的原因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 17.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 (1) “尽道隋亡为此河”中“此河”指的是哪一河流?是谁在位时开凿的?
    2. (2) 此河开通对当时起到什么作用?
    3. (3) 你认为隋朝灭亡因此河对吗?为什么
  • 18.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或水褥(锄草,耕作)……不待贾(买卖)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 (1)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2) 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什么?
    3. (3) 读材料二,宋代的现代化程度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9. 历史的对比

    【疆域篇】
    材料一

    图1                                        图2

    【政治篇】

    材料二  汉代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民族篇】

    材料四  蕃人(外族人或异国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王建《凉州行》

    1. (1) 从图1到图2出现了哪些变化?元朝时,台湾地区属于哪一机构管辖?
    2. (2) 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材料三中元朝疆域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加强管理,元朝开创了哪一制度?
    3. (3) 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情况?你知道元朝时我国形成了哪一个新的民族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