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31 浏览次数:5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陶瓷烧制 C . 活性炭吸附色素 D . 海水晒盐
  • 2. 中国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其中小麦粉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A . 糖类 B . 油脂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 3. (2021·金山模拟) 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量溶液的pH B . 取固体药品    C . 熄灭酒精灯    D . 过滤
  • 4.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与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黄铜和纯铜—加热,观察是否变黑 B . 氢气和甲烷—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烧杯壁是否出现水雾 C . 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塞,观察是否产生白烟 D . 羊毛和涤纶—灼烧,是否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 5. 各种物质分别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C60、小苏打、空气 B . 氢气、二氧化碳、乙醇 C . 氮气、食盐、苏打 D . 金刚石、澄清石灰水、干冰
  • 6. (2020九上·惠山月考) 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反应有单质参加 B . 此法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效应 C . 反应物全部是氧化物 D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3
  • 7. 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结构观:氧气和液氧的分子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 . 元素观: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C . 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 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8.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A

    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B

    氧化铜粉(木炭粉)

    将氧气不断通过灼热的混合物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后,点燃

    D

    氮气(氧气)

    伸入燃着的蜡烛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19九下·淮阳开学考) 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实验说明了一氧化碳既可以燃烧又有还原性 C .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实验时,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
  • 10.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 . 纯碱和熟石灰都属于碱 B . 金刚石和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 C . 煤和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D . 钙和铁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 11. 等质量的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消耗氧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一氧化碳、甲烷、氢气 B . 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C . 甲烷、氢气、一氧化碳 D .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 12.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 ;②。则X可能是(   )
    A . CaO B . H2SO4 C . NaOH D . CO2
  • 13.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 . 向硝酸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C . 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D .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铝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 14. 将30克镁和铁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溶液质量增加了28克,将反应后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
    A . 124g B . 126g C . 128g D . 130g
二、填空题
  •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复合肥
    2. (2)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碱
    3. (3) 幼儿和青少年缺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 16. 生活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应用。
    1. (1)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作用;
    2. (2)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可通过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制得,该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为
    3. (3) 用稀盐酸除铁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 (1)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2. (2) t2℃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关系为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t2℃时,将45g甲的饱和溶液与1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8.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灭火原理是
  • 19. 在点燃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乙醇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0.8克水、8.8克二氧化碳和一定质量的X,则X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0. 已知A、B、C、D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D的水溶液呈蓝色,常用于配制波尔多液。(“→”表示转化关系,“-”表示能相互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与D之间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2. (2) C→D的化学方程式
    3. (3) B→A的化学方程式
  • 21.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问题。
    1. (1) 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2. (2) 工业上用纯碱制取烧碱。
  • 22. (2021·宛城模拟) 如图为CO2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微型装置图。

    1. (1) 写出V形管①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图中W形管②处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 (3) 图中③处未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23. 某实验小组在一定质量Cu(NO3)2、Fe(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1. (1) 请写出上述实验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反应后溶液颜色为无色,则滤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有哪些?
    3. (3) 若加入锌粉过量,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溶液质量变大的原因是什么?
  • 24. 为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 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
    1. (1) 操作③得到的有固体成分有(写化学式)
    2. (2) 若操作④加入稀盐酸时不慎过量,则对后续步骤是否有影响并说明理由
  •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 (1) 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2) 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填化学符号);
    3. (3) 若将b点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与稀盐酸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请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4. (4) 向久置的c点处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个)。
    5. (5) 请设计实验证明久置的c点处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6. (6) 实验室取34g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34.2g。则所取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