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1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5-13 浏览次数:5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修渠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烧火做饭 B . 炸药爆破 C . 烧制石灰 D . 开凿岩石
  • 2.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SO2 B . NO2 C . O2 D . PM2.5
  • 3. “老家河南,美食天堂。下列特产美食中最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方城烩面 B . 红焖羊肉 C . 中牟大蒜 D . 新郑大枣
  • 4. (2021·梁山模拟)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测试溶液pH C . 气密性检查 D . 稀释浓硫酸
  • 5. (2019·河南)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 . 铁、汞 B . 氨、干冰 C . 水、金刚石 D . 硫酸铜、氯化钠
  • 6. (2019·安徽) 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 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 . 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 . 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 7. 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Fe3+、Na+、Cl B . K+、Na+、Al3+ C . H+、K+、OH D . Mg2+、OH、Cl
  • 8. 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下列关于芹黄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芹黄素是有机化合物 B . 芹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5 C . 芹黄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芹黄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9. (2020·黔南州)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混合物:空气、溶液    B . 有机物:CO2, CO (NH22 C . 复合肥料:硝酸钾、硫酸铉    D .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 10. (2019·河北) 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加稀硫酸

    B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18·齐齐哈尔)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 氯化钠、硫酸铜等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有金属元素 C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 .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12. (2020·苏州)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3. (2021·泰安)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图A是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 图B是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C . 图C是将等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 . 图D是向一定质量的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 14. (2019·河南模拟) 取一定量的氧化镁和氧化锌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A . 1.8g B . 1.5g C . 2.0g D . 1.6g
二、填空题
  • 15.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淀粉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六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序号填空:
    1. (1) 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 (2)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
    3. (3) 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16.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t2℃时,将50克a物质加入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2. (2) 若a中含有少量b,可用方法提纯a(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 (3) t2℃时,把70ga物质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溶液,需加入水g。
  • 17. 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填元素名称或符号)两种元素组成的。
    2. (2) 生活中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
    3. (3)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消毒剂,不仅能对饮用水消毒,而且可以有效灭杀病毒。将Cl2通入NaClO2溶液中即可制得ClO2和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18. 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的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1.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 19.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 (1) 工业上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将19.5gZn加入到含34 gAgNO3和37.6g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为,所得溶液质量原混合溶液质量(填“>”“<”或“=”)。
  • 20. 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1. (1) 配制50g2%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g。
    2. (2) 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三、综合题
  • 21. 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角度解释XY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22. 如图为CO2制取和性质实验的微型装置图。

    1. (1) 写出V形管①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图中W形管②处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 (3) 图中③处未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 23. 通过数字化实验技术可以实现反应过程中“可视化”“精准化”。小明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 (1) 先推入的溶液是
    2. (2)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cd段压强变大的原因是
  • 24. 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气体,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2) 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明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小明应从A-E装置中选择的制取和收集装置应该是(填字母序号)。
    3. (3) 为了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酸性废液中回收氯化钙,可以向酸性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充分反应后过滤,再蒸发结晶。
  • 25. 酸和碱的知识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代号)。
      A . 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 B . 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C . 多数酸和碱有腐蚀性 D . 酸和碱能与所有的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2. (2) 因稀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填写离子符号),故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3) 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①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

      ②b点时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mg,者改用等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代替,反应后溶液显性。

    4. (4) 某同学想确定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他应该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酚酞不变色,该瓶溶液的溶质为
    5. (5) 某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3g铝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的原因(写出一个即可)。

      ②已知最终产生0.3g氢气,请计算出该铝片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