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

    A . 物体的形状 B . 物体的状态如温度高低 C .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D . 物体的位置和温度
  • 2. (2022九上·兴化开学考)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日恰逢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开幕式第一个节目《立春》中的“小草”并不小,是一根根近10米的长杆。为了表现小草随风摆动的柔美,制作长杆的材料主要应具有较好的(   )
    A . 磁性 B . 弹性 C . 导电性 D . 导热性
  • 3. 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   B . 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 . 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 . 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
  • 4. 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发现了电子,对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相似,核外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B . 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C . 电子不能通过肉眼观察,但是有的原子可以由肉眼观测 D . 微观粒子尺度的排列顺序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和夸克
  • 5. 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 kg/m3 , 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
    A .  一头牛 B .  一张椅子 C .  一个苹果 D .  一辆家用轿车
  • 6. (2017八上·凉州期末) 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
    A . 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 . 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 . 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 . 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 7. 小明称木块质量时,错把木块放在天平右盘,他在左盘加80g砝码,再将游码移到0.5g处,天平正好平衡,则该木块质量为(  )
    A . 80.5g B . 79.5g C . 8lg D . 80g
  • 8. (2020九上·昭阳月考) 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到现在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模型最相似?(  )
    A . 葡萄干布丁模型 B . 熟鸡蛋模型 C . 西瓜模型 D . 行星模型
  • 9. 要测一张5元纸币质量,采用方法是(  )
    A . 直接用托盘天平量一纸质量 B . 把一张纸币捏成一团后用托盘天平测量 C . 先测量100张同纸币的质量,然再除100 D . 先测杯子和一纸币的总量,再减去杯的质量
  • 10. 有三个质量相等,外半径也相等的空心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已知ρ , 如果在三个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灌水后,三个球的质量为m、m、m的的关系应该是(  )
    A . m>m>m B . m<m<m C . m=m=m D . m<m<m
  • 11. (2020八上·柳州期末) 一架天平无法调节横梁平衡。若在其右盘中放一粒纽扣,再调节平衡螺母可使横梁平衡。这时用它测得某物体的质量为35. 6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   )
    A . 等于35. 6g B . 小于35. 6g C . 大于35. 6g D . 等于35g或36. 2g
  • 12. (2023八上·江岸期末) 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 . 取相同体积的甲、乙物质,甲的质量较小 C . 取相同质量的甲、乙物质,甲的体积较大 D .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二、填空题
  • 13.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

    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

  • 14. 纯水的密度是kg/m3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5.

    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   , 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6. 物质物理属性有:密度、磁性、 弹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透明度等,下面主要运用了哪一性质.寒冬,在露天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问题,这涉及发泡塑料的 ;俗话说“没有金钢钻,莫揽瓷器活”,金刚钻的比瓷器强;电影中常有房屋倒塌将演员压在房子下的情景,这些道具房屋与所用材料的有关.
  • 17. 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和中子组成,原子核被周围带负电的绕核运动。
三、实验题
  • 18. (2018·安徽模拟) 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 (1)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是因为橡胶棒带上了电荷从而。进一步实验发现,此时橡胶棒带的是负电,根据你所学习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选填“得到”、“失去”或“创造”)了电子。
    2. (2) 根据你的分析,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毛皮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 (3) 实验证明自然界存在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为电荷。
  • 19. 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 (1) 如图1,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均匀混合后总体积,说明。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的玻璃管;
    2. (2) 图2是现象,说明。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
    3. (3) 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四、填空题
  • 20. 容积为250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则容器质量为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g/cm3 . (ρ=1.0×103kg/m3
  • 21. 商店常用天平称量货物的质量,一营业员在称量时,若砝码磨损了,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大/小);若调零时平衡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了一些,称量的结果比实际质量(大/小)。
  • 22. 新冠疫情期间,某医院急诊室的一个氧气瓶充满氧气,测得氧气的质量是1kg,氧气瓶体积为10L,则氧气的密度为kg/m3。装气后,给急救病人供氧时用去了一半氧气,则氧气瓶中剩余氧气的密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计算题
  • 23. (2023八下·盐城月考) 一个质量为54g的铝球,它的体积为25cm3 , 问
    1. (1) 通过计算后说明该铝球是空心还是实心?
    2. (2) 铝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大?
    3. (3) 若把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测的铝球的总质量为58g,则该液体的密度?(ρ=2.7×103kg/m3
  • 24.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如图是小米打印的作品,他想知道该作品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一只玻璃杯、水和天平测该作品材料的密度.他把杯子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是300g,杯中放入作品溢出一部分水以后称得总质量是315g,把作品从杯中取出,称得水和杯子的质量为290g.(作品从杯中带出水不计)

    求:

    1. (1) 作品的质量是多少?
    2. (2) 作品的体积是多少?
    3. (3) 作品的密度是多少?
六、实验题
  • 25. (2021八下·兴化期中) 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分别测量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得到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蜡块

    干松木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m/g

    体积V/cm3

    9

    10

    5

    10

    18

    20

    10

    20

    27

    30

    15

    30

    36

    40

    20

    40

    1. (1) 在如图的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并标注蜡块、干松木;
    2. (2) 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是两条过原点直线,表明: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两条过原点直线不重合,表明: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
    3. (3)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小石块的密度”两个实验,它们的实验目的不同,前者测量多组数据是为了,后者也测量多组数据则是为了
  • 26. (2022·三水模拟)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了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图的三种方案的实验:

    1. (1) 实验前小明将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右”或“左”)调节
    2. (2) 实验记录数据:m1=30g,m2=52g,m3=52.8g;m4g(如图中的甲),V1mL(如图中的乙),V2=10mL,V3=19mL,其中方案3液体密度大小为g/cm3
    3. (3) 分析比较上述三种实验方案,你觉得比较合理的应该是(选填“方案1”、“方案2”、“方案3”).

  • 27. 小亮想测量一个塑料块的密度,他利用天平、溢水杯、小烧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不使用量筒就测出了塑料块的密度。实验方法如下。

    1. (1) 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 (2) 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塑料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塑料块的质量是g;

      ②将溢水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塑料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天平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塑料块的体积为cm3;(已知ρ=1.0×103 kg/m3

      ③测出塑料块的密度是kg/m3

  • 28. 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矿石的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 (2) 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g;
    3. (3) 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出小矿石的体积为cm3 , 则小矿石的密度为kg/m3
    4. (4) 向量筒中放入小矿石时,若操作不当使水溅出,所测得的密度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偏小/相等);
    5. (5) 若考虑矿石吸水,所测得的密度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偏小/相等);
    6. (6) 另一实验小组按图丙所示的步骤测矿石的密度,由于取出小矿石时带出一部分水,所测得的密度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偏小/相等)。
  • 29. 小李同学测量牛奶的密度。

    1. (1) 小李的实验步骤

      ①取一些牛奶倒入量筒内,如图甲所示,测得体积为cm3

      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如图乙所示,小李应该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正中央;

      ③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如图丙所示;

      ④如图丁所示,将量筒内牛奶倒入空烧杯内,用天平测得烧杯、牛奶的总质量为g;

      ⑤经过计算可知,牛奶的密度为g/cm3

      ⑥小明测得的牛奶密度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真实值,理由是

    2. (2) 小华的实验测量

      小华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她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表示)、烧杯也测出了牛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装满水时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装满牛奶时的总质量m2

      请你根据她测得的物理量写出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牛奶=(用字母表示)。

七、综合题
  • 30. 安全防疫话物理

    2020年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广大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复产复工复学工作中,我们不能麻痹大意,仍需做好防控。

    生活中,我们在呼吸、说话、咳嗽和打喷嚏时会向空中喷出飞沫。飞沫的尺寸大约为6到12微米,而一般的分子直径约为0.1纳米左右。虽然我们肉眼难以察觉到飞沫,但它仍属于液体颗粒。病毒的大小约为100纳米,它藏在飞沫里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飞沫传播病毒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在特殊时期的公共场所,我们需要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

    另一个有效措施就是配戴口罩。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一般采用复合多层纤维结构(如图所示),外层为使用纺粘无纺布制成的防水层,主要是防止血液等液体的喷溅。中层为使用熔喷无纺布制成的过滤层,是口罩的核心部分,作用是阻挡病毒。内层也是用无纺布制成,用来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湿气。

    医用一次性口罩是如何防止空气中的病菌传播的呢?当尺寸较小的微粒运动到口罩的过滤纤维上时,会受到分子的引力作用而被吸附。而对于那些随气流运动的飞沫,在通过口罩的过滤层时,会被过滤材料截住,停留在口罩的过滤层上。此外,口罩的过滤层是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的,带有静电,可以吸附微小的细菌和病毒。

    戴口罩犹如给我们的呼吸道设置了一道“过滤屏障”,而摘下口罩时,它的外表面不与人体接触,能够把绝大部分病毒、颗粒物阻隔在身体之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将下列物质的尺度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A、飞沫
      B、分子
      C、病毒
    2. (2) 飞沫传播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3. (3) 口罩的过滤层使用静电驻极工艺制成,可以进一步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了相同工作原理的是 ____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多项选择)。
      A .  拍打除尘 B . 静电除尘 C . 真空吸尘 D .  静电分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