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10 浏览次数:2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规定:“两院议员除犯叛国罪、重罪以及扰乱治安罪外,在出席各院会议及往返各院途中,有不受逮捕之特权。”制定这一条款的目的是(   )
    A . 保护立法权力免于外界干扰 B . 统计共和党、民主党的党员人数 C . 控制美国参众两院议员的犯罪行为 D . 推行针对议员的政治特权优待政策
  • 2. 《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内容:“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
    A . 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 B . 延续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 . 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 D . 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 3. 影响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的因素是(   )
    A . 埃及法老的对外征服战略 B . 尼罗河南部险要的地理环境 C . 巴勒斯坦地区经济的吸引力 D . 叙利亚对埃及文明的向往
  • 4. 如图所示,19世纪英国与美国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百万镑)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

    A . 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B . 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机遇在外贸领域反超英国 C . 英美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最快 D . 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衰退
  • 5. (2023高一下·安庆月考) 字母文字最初起源于西亚,主要基于这一地区(   )
    A . 商业较为发达 B . 地处罗马与印度文明交汇点 C . 完善的城邦制度 D . 政治环境长期稳定
  • 6. 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A . 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 C . 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 . 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 7. (2021高二上·武平月考) 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8. “伊斯兰教世界”是奉行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民族的统称,是当今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下列与“伊斯兰教世界”的形成有着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B . 罗马帝国的扩张 C .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 . 亚历山大帝国东征
  • 9. (2022高一下·玉溪月考) 国名意为“石头造的房子”,其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今日南非境内。下图为其都城遗址,这个国家是(   )

    A . 阿克苏姆 B . 阿兹特克 C . 津巴布韦 D . 加纳
  • 10. (2022高一下·高台月考)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在新航路的开辟中(    )
    A . 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 . 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 . 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 . 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 11.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A . 西班牙、英国 B . 葡萄牙、荷兰 C . 荷兰、英国 D . 英国、法国
  • 12. (2022高一下·澄江月考) 《巴黎公社公告》第44号向人们宣布:“你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最近成立的代表机构在你们的支持下,将着手补救前政权造成的灾难:遭到破坏的工业,停顿下来的劳动,瘫痪的商业贸易,即将获得有力的推动。”这在本质上表明(   )
    A . 巴黎公社是劳动人民的政权 B . 巴黎公社旨在恢复发展生产 C . 巴黎公社获得劳动人民支持 D . 巴黎公社是工商业代表机构
  • 13. 中古时期是历史学名词,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时代。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此后数百年中,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当时的世界是划分为地区的世界,以自然经济为主,世界还没有连为一体,所以世界中古史是按照若干文明地区(西欧罗马天主教文明区,东欧希腊正教文明区,西亚北非阿拉伯—伊斯兰教文明区,南亚、东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区,东亚儒学文明区)在历史学上分别表述的。

    问题 史学家所谓的中古时期或中世纪主要是指(   )

    A . 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形成时期 B . 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 C . 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 D .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 14. (2019·南昌模拟) 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    )
    A . 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 B . 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 . 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D . 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 15.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则材料认为,无产阶级的根本使命是(   )
    A . 武装斗争夺取政权 B .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 . 夺取资产阶级资本 D .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
  • 16. (2022高一下·广南月考) 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 .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 .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 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 . 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美尔人担心“纠缠人类的忧虑和肠道疾病”,在泥板上记录下各种关于制作“具有神奇力量的药品”方面的东西,而啤酒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医药文献是一块公元前2500年的楔形文字泥板,上面罗列了15种药方,其中包括这样一味:“磨碎梨子和甘露植物的根,掺入到啤酒中让这个人喝下。”现存的一个巴比伦治疗牙疼的药方或称咒语,最后的附言是:“将二等啤酒和食油等掺和在一起,默诵三遍以后将该药敷在病牙上。”

    材料二:公元前1525年制定的《赫梯法典》里规定:“第164至165条:若某人去抵押并发生了争吵,或者掰碎了献祭面包,或者打开了酒坛,他要交出一头羊、10片面包、一个容器的啤酒……”

    《汉谟拉比法典》第108至111条分别有这样的规定:不收大麦作为啤酒的价钱、而用石秤砣多收银子、或者使啤酒的价值低劣于正常酿酒的大麦价值的卖酒妇应被扔入水里淹死;没有把在卖酒店里聚集策划罪行的歹徒抓住、并押送到宫廷里的卖酒妇应被处死……普通阶层允许每天2升啤酒,公职人员可以允许3升,僧侣和特权阶层则可以允许5升。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比较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在治病方式和啤酒在医药使用方面的异同。
    2. (2)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可知啤酒在当时社会中的运用有何变化?材料二中《汉谟拉比法典》有关巴比伦的“酒政”有何特点?
  •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当时,文艺复兴鼓励人们勇于冒险,大胆追求财富以实现个人价值。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通史》

    材料三:公元1500年前后,世界各大洲结束了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最活跃的是欧洲的商人们,他们把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品运到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销售,然后把欧洲、美洲的物产运到世界各地。商人们赚取了利润,而物产的流通则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从那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摘编自《历史地图册·必修Ⅱ》

    请回答:

    1. (1) 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2. (2) 据材料二,概括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原因。
    3. (3) 据材料三,谈谈你对“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理解。
  • 19. (2022高一下·宣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是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1. (1) 材料一、二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高举的理论旗帜是什么。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他们提出了哪些主要学说?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乌托邦的制度正和欧洲各国的制度相反,它是没有私有制的制度。这样的对比,就其本身来说,在社会政治作品中并不新奇;我们已经说过,许多古代思想家也都作过这种对比。但是,莫尔在《乌托邦》中抱定的任务是具体地说明:怎样在没有私有制的条件下,根据平等原则来组织社会生产。

    ——维·彼·沃尔金《〈乌托邦〉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从3月18日起,先前被抵抗外敌侵犯的斗争所遮蔽了的巴黎运动的阶级性质,便以尖锐而纯粹的形式显露出来了。因为公社委员几乎全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这些决议,要么是规定实行共和派资产阶级只是由于怯懦才不敢实行的、然而却是工人阶级自由行动的必要前提的那些改革,例如实行宗教对国家而言纯属私事的原则;要么就是直接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有时还深深地触动了旧的社会制度。但是在一个被围困的城市内,实行这一切措施最多只能作出一个开端。

    ——《法兰西内战》

    1. (1) 最早解决材料一“莫尔任务”是哪一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有何重大意义?
    2.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巴黎公社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这一切措施最多只能作出一个开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