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二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 1. (2019高二下·鹤岗期中) 北宋前期规定:中书令“不与朝政”,中书侍郎“不领省职”,“但掌册文、覆奏、考帐”。这反映出当时( )
    A . 官僚机构进一步膨胀 B . 中书省的权力被削弱 C . 三省体制得到了发展 D .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 2.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这是乾隆皇帝的御制诗,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
    A . 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 B . 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 . 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D .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 3. (2020高一上·朝阳期末)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A . 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 . 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   C . 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 D . “推恩令”的贯彻实施
  • 4. (2021高一上·普宁期中)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 .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 .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 .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 5. 如果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应该查阅的奠基之作是(   )
    A . 《伤寒杂病论》 B . 《黄帝内经》 C . 《千金方》 D . 《本草纲目》
  • 6. 明初的造船业曾居世界首列,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漳州、泉州,浙江的明州(宁波),山东的登州,河北的直沽,辽宁的金州等沿海多地造船业都很发达。永乐初,命福建造海船137艘,永乐五年,又下令改造海船249艘。这一状况可以说明明初(   )
    A . 海外贸易不断拓展的状况 B . 朝廷鼓励民间海外贸易 C . 实行了较宽松的海禁政策 D . 官方远洋航海规模宏大
  • 7. (2021高二上·仁寿月考)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 8.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 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 .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 . 瓦子的出现 D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 9. 下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   )

    A . 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 B .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C .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 D . 以亲身见闻写成《佛国记》
  • 10. 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   )
    A .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 . 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 . 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 . 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
  • 11. 程颐认为,君子并不是不追求个人的私利,但专门以追求个人私利为目的,则是有害的。这一思想(   )
    A . 主张人应该去尽力追求私利 B . 体现了“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C . 有利于妥善处理公私的关系 D . 为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依据
  • 12.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之所以说是历史的进步,是因为(   )
    A . 使统治者的继承制度更加公平 B . 能让最优秀的人执政 C . 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 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 13. (2017·北区模拟) 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1400年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 . 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 .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 . 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 14.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A .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 .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15. (2022高一下·澄江月考) 英国和荷兰商人组织了两个非常强大的股份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荷兰的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政府特许状赋予公司买卖和建立商埠的权力,为了公司的利益甚至有权发动战争。这表明当时的股份公司(   )
    A . 政府建立但由商人经营 B . 是国际型的垄断组织 C . 是发展商贸的有效形式 D . 仍不具备资本主义性质
  • 16. 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枪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 B . 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陆事务 C . 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 D . 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
  • 17. 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 .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 .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 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 . 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 18.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了2—2.5倍。这一现象导致了( )
    A . 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 B . 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C . 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 D . 欧洲普遍陷入贫困
  • 19. 希腊音乐大师范吉利斯在电影《1492:征服天堂》插曲中写道:“征服了天堂的你,却征服不了黄金的欲望;执着的水手,却没有看到东方的黄金和香料。”“你”所指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
    A . 迪亚士 B . 哥伦布 C . 达·伽马 D . 麦哲伦
  • 20.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旧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

    A . 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B . 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 C . 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 D . 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地坚持绥靖政策
  •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 . 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 B . 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C . 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D . 法西斯势力与日俱增
  • 22. (2022高一下·西盟月考) 15世纪前后欧洲的航海家们以空前的热情和勇气开辟了一条又一条通往欧洲以外世界的新航线。下列属于达·伽马开辟新航线的直接影响是(   )
    A . 葡萄牙以侵占据点和商站为主,在非洲和亚洲殖民扩张 B . 西班牙以掠夺金银为主,在中南美洲实行殖民扩张 C . 在实践上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D .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 23.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如下,其中符合史实且说法正确的项目数有(   )

    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与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丁:《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 24. 麦考莱在《英国史》中称1688年“光荣革命”是“理想的、合法的、典范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   )
    A . 封建政权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 B .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 C . 英国民众维护封建制度的斗争 D . 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斗争
  • 25. 下面是一战时期交战国军需品的生产量(百万吨)变化表。它反映了(   )
      1914年8月1日 1914年9月15日 1917年某日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22 22 16 25 20 15
    19 21 16 25 58 16
    394 331 346 355 851 340
    A . 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 B . 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 . 帝国主义大战已发生转折 D . 美国的参战具有重要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2. (2) 材料二体现了政治建设中的什么原则?这部约法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它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3. (3)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原因。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例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叶。

    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买空卖空形同赌博,经商者突然暴富、顷刻破产的事例司空见惯。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1. (1) 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什么?
    2. (2) 材料二表明“地理大发现”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
    3. (3) 如何解释“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历史意义?
  • 28.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在1910年到1911年,他们(注:指各省立宪党人,主张清政府立即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坚持新的要求,当不能得到满足时,这些要求就引起了普遍的不满和更为广泛的反清大联合。

    ——[美]费正清《剑桥晚清史》

    其(各省立宪党人)第三次请愿书中,措辞则甚激昂……更不料清廷因此震怒,立下明谕,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秘议“……吾辈公决密谋革命……日后遇有可以发难之问题,则各省同志应即竭力响应援助起义独立”云云。

    ——徐佛苏在《梁任公先生逸事》

    1. (1) 据材料一,为什么说“辛亥首义绝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2. (2) 据材料二,分析当时革命斗争有哪些客观有利条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