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武平县第一重点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 1. (2019高一下·天长月考) 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 .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 . 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 . 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 .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 2. 据统计,1664年英国进口东方棉纺织品的总值是进口总额73%。20年后东方棉纺织品的进口量占比增长到83%。18世纪初,英国议会多次颁布禁止东方棉纺织品进口的法令,为弥补市场的需求,英国工匠尝试对东方棉纺织品进行仿造。据此推知(   )
    A . 贸易保护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技术创新 B . 市场需求扩大刺激棉纺织业技术创新 C . 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有内在合理性 D . 政府贸易政策的调整影响工业的发展
  • 3. 如图为19世纪初英国的一幅漫画:科学家法拉第捏住鼻息,神情无奈地递给“泰晤士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河水中漂浮着各种牲畜的尸体。漫画作者意在(   )
    A . 弘扬科学精神 B . 推崇田园生活 C . 反思工业文明 D . 抨击等级制度
  • 4. 1847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欧洲,1857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却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性 B . 民主制度的普遍确立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 .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5. 巴黎公社的实践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主要有(   )

    ①无产阶级革命原则     ②无产阶级专政原则
    ③人民公仆原则     ④工农联盟原则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6. 马克思曾指出,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他主要强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是(   )
    A . 无产阶级力量弱小                          B . 资本主义的发展尚不充分 C .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D .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 7. 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是(   )
    A . 都是岛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B . 都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开展殖民扩张 C . 都是早期阶段奴隶贸易的支配国家 D . 都有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资源
  • 8. 有人指出:“三角贸易是以黑奴贸易为中心,把欧亚非美的整个商业和英国工业同国外市场都联结起来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殖民者的罪恶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市场发展 B . 没有黑奴贸易就没有世界市场的形成 C . 非洲黑人主导了欧亚非美之间的商业贸易 D . 世界市场上的商品主要是黑人奴隶
  • 9. (2021高一下·齐齐哈尔月考) 1884年,英、法、德等国召开柏林会议,确立“有效占领”原则。该原则(    )
    A .   承认了非洲国家的主权 B . 实现了非洲的民族独立 C . 废除了非洲的奴隶贸易 D . 加速了瓜分非洲的进程
  • 10. (2021高一下·齐齐哈尔月考) 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
    A . 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 B . 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C . 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D . 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 11.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子克莱武指挥其部下从印度掠夺了价值23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他却说:“我出入于只为我敞开的金库……此刻,我对自己那时的节制大为惊奇”。英国议会因克莱武“对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对他予以表彰。此事例反映了(   )
    A . 印度盛产金银 B . 英国议会掌管国家财政 C . 殖民者的贪婪 D . 印度社会矛盾尖锐
  •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非洲各国纷纷起来反抗。关于19世纪末非洲人民反帝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主要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目标 B . 将政治罢工与武装起义相结合 C . 基本上属于旧式的民族运动 D . 都以失败而告终
  • 13. 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A .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 . 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 . 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 . 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 14. 下表为西线三大战役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情况表。该表所列数据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战役

    双方投入兵力

    双方伤亡总人数

    马恩河战役

    152万人

    35万人

    凡尔登战役

    112个师

    70多万人

    索姆河战役

    150个师

    130多万人

    A . 科技应用于军事使大战充满了危险性 B . —战消耗巨大且伤亡惨重 C . 一战陷入了持久战和阵地战 D . 两大军事集团都对战事有些力不从心
  • 15. 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
    A . 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 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 C . 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 . 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 16. 下图为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所作。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上的货物写着“无尽的赔偿”,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

    A . 违背了英法两国意志 B . 迫使英国放弃“大陆政策” C . 对德国制裁过于严厉 D . 导致对德“绥靖政策”产生
二、材料分析(第17题分,第18题分,共36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以争得的海上优势为基础,实现了海军、殖民地和海外贸易三大要素的有序循环:强大的海军推进和保护了殖民事业和海外贸易;辽阔的殖民地提供了散布全球的海军基地,直接服务于舰队;巨额利润的海外贸易,既为海军建设及拓展殖民地提供了充裕的财源,更带动英国率先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19世纪的“世界工厂”。

    ﹣﹣摘编自倪海宁《英国海军的兴衰浮沉:冷战后“重出北大西洋”》

    材料二: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观念十分盛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英国议会也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

    ﹣﹣摘自《现代英国经济史》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造成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环境日益恶化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措施的特点?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自古以来就是波利尼西亚人的故乡。这里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约1000多年前,波利尼西亚人迁移到夏威夷群岛,岛上开始有居民。约在1782年间,一个名叫卡梅哈梅哈的首长逐步统一夏威夷,成立夏威夷王国。这时,已有上百艘英、美的商船和形形色色的冒险家来到夏威夷。1893年,一批美国商人在美国领事和军舰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丽奥卡拉尼女王的统治,成立“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1900年4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夏威夷并入美国,成为美国一个准州。1959年,夏威夷成为美国第50个州。

    ——摘编自李秀艳《世界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吞并夏威夷的原因和主要经过。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吞并夏威夷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