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寒假专项训练 氧化还原反...

更新时间:2023-01-12 浏览次数:3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下面的“诗”情“化”“意”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 .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 . “试玉要烧三日满”,该句诗表明玉的硬度很大 D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中描述的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2. (2022高三上·金山模拟) 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 3Fe2++2S2O32+O2xOH=Fe3O4↓+S4O62+2H2O,若反应生成1 mol Fe3O4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6 B . S2O32作氧化剂 C . 转移电子2 mol D . 被Fe2+还原的O2为0.5 mol
  • 3. (2022高一上·高县月考) 《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 而后火药成声”的主要反应为S+2KNO3+3C =K2S+3CO2 ↑+N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盐 B . 硫磺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C . 火药可用于制作烟花爆竹 D . 每消耗1 mol KNO3 , 该反应转移5 mol电子
  • 4. (2022高一上·碑林期中)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和ClO3-个数比为1:2,则Cl2与K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与被氧化的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21:5 B . 4:1 C . 3:1 D . 11:3
  • 5. (2022高一上·长春期中) 对于反应:KClO3+6HCl=KCl +3Cl2↑+3H2O,若有0.1molKClO3参加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被氧化的HCl为0.6mol B . 转移电子1.806×1023 C . 还原性:KClO3大于Cl2 D . 还原剂占参加反应HCl的5/6
  • 6. (2023高三上·湛江月考) 一种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 , 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为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图如图(图中标注的热量表示各阶段1mol含硫物质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忽略催化氧化的可逆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黄铁矿“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 依据上述流程,当最终生成时,共转移7.5mol电子 C . 生成 , 上述流程放出的总热量为634.2kJ D . 上述流程中,当有完全转化为时,反应中共消耗了
  • 7. (2022高三上·辽宁月考)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工业上制备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aClO-+bFe3++cOH-= d+eCl-+f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高铁酸钠的消毒原理和酒精的消毒原理不同 B .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C . 该条件下氧化性:ClO-> D . 每生成1molNa2FeO4 ,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 8. (2022高一上·苍南月考) 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2高三上·安康月考) 已知中N元素为价,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氧化产物 B . 发生了还原反应 C . 当反应中转移电子时,有被还原 D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 10. (2022高三上·盐城期中) 废旧铅蓄电池的铅膏中主要含有。为了保护环境、充分利用铅资源,通过如图流程实现铅的回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铅膏”中主要来源于该电池的正极材料 B . “脱硫”的目的是将转化为 C . “酸浸”中的作氧化剂 D . “沉铅”后的滤液焰色反应呈黄色
  • 11. (2022高一上·浙江期中) 已知氧化性强弱:PbO2>MnO>Cl2>Br2>Fe3+>I2 , 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 5Pb2++2MnO+2H2O=5PbO2↓+2Mn2++4H+ B . 2Fe2++Br2=2Fe3++2Br- C . 5Fe2++MnO+8H+=5Fe3++Mn2++4H2O D . 2I-+2Fe3+=I2+2Fe2+
  • 12. (2022高一上·十堰期中) 有下列氧化还原反应:①2I-+Cl2=I2+2Cl-;②2Fe3++2I-=2Fe2++I2;③2Fe2++Cl2=2Fe3++2Cl-;④2MnO+10Cl-+16H+=2Mn2++5Cl2↑+8H2O,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要除去含有Fe2+、Cl-和I-的混合溶液中的杂质离子I- , 应通入过量的氯气 B .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MnO>Cl2>Fe3+>I2 C . Mn2+是MnO的氧化产物,I2是I-的还原产物 D . 在溶液中不可能发生反应:MnO+5Fe2++8H+=Mn2++5Fe3++4H2O
  • 13. (2022高一上·浙江期中)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Fe3+、H+和H2O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的质量分数(w)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 在反应中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B . 还原性:Fe2+> C . 该反应中Fe2+被还原为Fe3+ D . 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8:1
  • 14.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期中)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铁单质与足量的硫单质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B . 常温下,22.4L 与足量的反应,生成的分子数为NA C . 常温下,将5.4g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D . 0.1mol 与0.1mol 反应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 15. (2022高一上·沈阳期中)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Fe
二、综合题
  • 16. (2022高一上·重庆月考)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NaNO2易溶于水,外观和食盐相似,有咸味,人误食会中毒。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 (2) 已知NaNO2能发生反应:NaNO2 + HI → NO↑ + I2 + NaI + H2O(未配平)。

          ①请配平该反应,并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 。

          ②淀粉遇碘会变蓝色,则鉴别NaNO2固体和NaCl固体,无须选用的物质为(填标号)。

        a.水        b.淀粉-碘化钾溶液        c.白醋        d.白酒

    3. (3) Ⅱ.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通常以还原性为主。

      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 , 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使人体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Fe2+转化为Fe3+时,Fe2+在反应中被(填“氧化”或“还原”);服用维生素C可使血红蛋白中的Fe3+转变成Fe2+ , 说明维生素C作(填“氧化”或“还原”)剂。

    4. (4)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72-)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作处理剂,能将Cr2O72-中+6价Cr转化为+3价Cr。则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离子)与还原剂(还原性离子)的个数之比为
    5. (5) 已知:①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成棕褐色含Fe3+的物质,而在稀硫酸中生成浅绿色溶液(含FeSO4);

      ②2KMnO4 + 16HCl = 5Cl2↑ + 2MnCl2 + 2KCl + 8H2O。

      则Cl2、H+、MnO4-氧化性强弱关系为(按由强到弱排序)。

  • 17. (2022高一上·河南月考)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化钠(NaH)可在野外作生氢剂,NaH中氢元素显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

      ①该反应中体现了NaH的(填“氧化性”、“还原性”或“氧化性和还原性”)。

      ②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反应原理为

      ①该反应中,每生成7g N2 , 消耗S的质量为g。

      ②还原产物为(填化学式)。

      ③若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含重铬酸根离子()的工业废水有毒,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工业上常用绿矾(FeSO4∙7H2O)作处理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还原性:Fe2+(填“>”、“<”或“=”)Cr3+

      ③该反应中,每生成33.6 gFe3+ , 消耗FeSO4∙7H2O的质量为

  • 18. (2022高一上·河南月考)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铜及其合金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 (1) 西汉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介绍了我国在西汉时期发明的湿法冶金技术,即“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含义是铜的可溶性化合物的水溶液与铁反应生成铜。例如:将适量的铁粉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CuSO4+Fe=Cu+FeSO4

      ①该反应发生时,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②用双线桥法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③每生成6.4 g Cu,消耗的CuSO4的质量为g。

    2. (2) 工业冶炼铜的原理主要是:

      i.2Cu2S+3O22Cu2O+2SO2

      ii.2Cu2O+Cu2S6Cu+SO2

      ①Cu2S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②反应i中,生成的SO2属于(填“氧化”、“还原”或“氧化和还原”)产物,将其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将Cu2O固体加入稀HNO3中,发生反应    Cu2O+     HNO3=     Cu(NO3)2    NO↑+    H2O,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 19. (2022高一上·龙岩月考) 如图为铁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

    1. (1) 填写二维图缺失的化学式②.
    2. (2) 利用以下试剂研究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

      a.   b.   c.   d.   e.

      从物质类别上看,属于盐,可能与发生反应(填序号);

      从化合价角度看,体现氧化性,可能与反应(填序号).

    3. (3)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被一些氧化剂氧化为.

      ①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溶液变血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配制含的溶液时,为防止被氧化,应采取的措施是.

    4. (4) 工业中常用高铁酸钾作为高效、多功能的自来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时,能生成胶体吸附杂质净水,同时还产生一种气体,该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 每生成该气体,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0. (2022高一上·邗江期中) 物质的分类、转化、化学计量在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 (1) 以下物质:①液氯 ②HCl气体 ③氨水 ④熔融Na2SO4 ⑤蔗糖 ⑥KClO3晶体 ⑦SO2 ⑧空气。属于混合物的是(填相应物质前序号,下同);所给状态下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
    2. (2)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和数量,化学反应可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下列反应中

      A.2H2O2H2↑+ O2

      B.H2O + 3NO2= 2 HNO3+ NO

      C.2H2O + 2F2 = 4HF + O2

      D.2H2O + 2Na= 2 NaOH+ H2

      反应D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水只作还原剂的是(填相应反应前字母)

      ②实现下列变化过程,必须加入还原剂的是

      A.KClO3→ KCl   B.Cl-→ Cl2    C.CaO → CaCO3   D.MnO2  → Mn2+

    3. (3) 完成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①27g某金属氯化物MCl2含有0.4mol氯离子,则金属M的摩尔质量为

      ②标准状况下,6.72L 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g CO2所含原子数相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