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黄浦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

更新时间:2023-01-10 浏览次数:6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永年期中) 如图是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照片,你认为新冠病毒的直径与下列哪个数据最接近(  )

    A . 0.1km B . 0.1m C . 0.1mm D . 0.1μm
  • 2. 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音量
  • 3. (2016·上海)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厘米,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A . 3厘米 B . 13厘米 C . 23厘米 D . 33厘米
  • 4. 小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 . 迎面走来的行人 B . 路旁的树木 C . 小红骑的自行车 D . 从小红身边超越的汽车
  • 5. 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了两个力,从图中可看出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 F1>F2 B . F1<F2 C . F1=F2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6. 投出的篮球离开手后,若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在空中(  )
    A . 受到推力和重力作用 B . 只受到推力作用 C . 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D . 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 7. 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情景,下列假设与图中情景符合的是(  )

    A . 由甲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由甲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 . 由乙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 . 由乙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力的大小有关
  • 8. (2021·徐汇模拟) 把一个苹果竖直向上抛出,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若苹果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分别为F1、F2 , 则(  )
    A . F1>F2 , 它们方向相反 B . F1>F2 , 它们方向相同 C . F1<F2 , 它们方向相反 D . F1<F2 , 它们方向相同
  • 9. 一物体置于距凸透镜的焦点10厘米处时,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像,对于该透镜的焦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能为3厘米②可能为5厘米③可能为10厘米|④可能为8厘米

    A . 只①有正确 B . 只有①、②和④正确 C . 只有②和④正确 D . ①、②、③、④均正确
  • 10. 甲、乙两车同时分别从A、B两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甲、乙两车相遇时甲车恰好运动了2.4米,则A、B两地间的距离为(  )

    A . 一定等于3.6米 B . 可能等于3.6米 C . 一定等于1.2米 D . 可能等于6米
二、填空题
  • 11. 进行测量时,首先要有统一的单位,还要有合适的;物体所含的多少叫做质量;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其总质量约为8(填合适的质量单位);航天员所携带的手机进入太空后,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2. (2020八上·奉贤期末) 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后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3. 物体在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该速度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光每秒通过的
  • 14. 一束日光经过后,在屏上形成由红到紫连续排列的七彩光带,这叫做光的现象,此现象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发现的;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 15. 如图所示,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角为;若光线AO绕O点顺时针旋转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选填“增大”或“减小”)到

  • 16. 身高1.7米的中学生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像离镜面的距离是米,像高是米;若人离镜远去,人在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 1894年爱迪生利用凸透镜、灯泡和电动机等器材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放映机。若放映机镜头的焦距为17厘米,则放电影时,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在厘米范围内,若要使荧幕上的画面正立,胶片必须放(选填“正”或“倒”),如果换一块更大尺寸的幕布,为了使画面布满荧幕,需将放映机荧幕(选填“靠近”或“远离”)。
  • 18. 如图所示,小明跳箱时,手用力按跳箱时,跳箱表面发生凹陷,说明力使物体发生;小明最终受到作用落到地面。

  • 19. (2020八上·奉贤期末) 如图所示,“洞察号”着陆器经过205天的旅行,着陆火星。

    图片_x0020_100010

    ①“洞察号”着陆时,是利用向下喷出气流而使着陆器的速度减小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的这一知识。

    ②雷达系统将准确锁定降落点,向“洞察号”的机载计算机反馈高度等信息,由机载计算机运算并指导其着陆过程。下列生物的生存技能中与雷达的原理相似的是(选填字母)。

    A.壁虎利用脚掌上的吸盘攀爬

    B.蝙蝠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捕食

    C.南美河流中的电鳗用电击的方式捕猎

    ③“洞察号”着陆之后传回第一张火星表面照片,使用的是一百万像素CCD相机。当传感器上成清晰的像时,传感器与镜头的距离应该在范围内。(选填“大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

    ④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火星l上的g值约为3.71牛/千克,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0. 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该测力计的量程为牛,最小分度值为牛。测量前,需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上调零,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牛。

三、作图题
四、计算题
  • 24. (2020八上·奉贤期末)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 图像为图所示。求:

    1. (1) 乙车运动的速度
    2. (2) 12秒内,丙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米。
  • 25. 一列火车在某段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72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了36千米路程。求:
    1. (1) 列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
    2. (2) 若列车长为300米,当它以相同速度直线通过一山洞时,共用时3分钟,求山洞的长s
  • 26. 质量是10千克的物体,在大小为30牛的水平向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物体受到地面的阻力为物体重力的0.2倍,求:

    1. (1) 物体所受的重力G的大小。
    2. (2) 物体所受阻力f的大小和方向。
    3. (3)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五、实验题
  • 27. 如图所示为“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情景,所用透镜焦距为10厘米:

    1. (1) 请填写实验器材的名称,在图中,A是
    2. (2) 调节实验装置时,应使烛焰的中心和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 (3) 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上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的物距为厘米,光屏上可以看到(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不移动凸透镜的情况下,把蜡烛移到厘米范围内时(选填“小于30”、“30~40”或“40~50”),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 28. 某同学为探究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利用橡皮筋(原长为AB)、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将橡皮筋A点固定,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在B点,按图(a)所示的方式将橡皮筋从B点拉伸到C点,记下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 接着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作用在B点,依然将橡皮筋拉伸到C点,如图(b)所示,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按上述的操作重复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

    拉力F1(牛)

    拉力F2(牛)

    拉力F(牛)

    1

    3.0

    1.0

    4.0

    2

    2.6

    1.4

    4.0

    3

    1.8

    2.2

    4.0

    1. (1) 实验中,该同学重复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2. (2) 根据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合力方向为
    3. (3) 从实验目的角度分析,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29. 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1. (1)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关于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初步结论是:
    2. (2) 请根据表格内容,填写表中最后一列数据的计算结果。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与质量比值/N•kg1

      物体1

      0.1

      0.98

      物体2

      0.2

      1.96

      物体3

      0.3

      2.94

    3. (3) 将这个比值记为g,g的大小反映了物体所在星球对物体作用的强弱。在地球上,g值一般变化不大。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从赤道到北极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如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N/kg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都使用各类“称”,称量质量后进行交易。有同学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用测力计测量重力后进行交易呢?”,请结合表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