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奉贤区五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联...

更新时间:2021-03-24 浏览次数:1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吃饭筷子的长度约为0.5米 B . 一袋方便面的质量约为2千克 C . 人体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分钟 D . 一只苹果所受重力约为2.5牛
  • 2. 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是(   )
    A . 水中倒影 B . 照镜子 C . 铁棒“折断”了 D . 小猫的影子
  • 3. 流星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其原因是(   )
    A .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 .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C .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D .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 4. 养蜂人通过听蜜蜂飞出去和飞回时的嗡嗡声就能判断蜜蜂是否采到蜜,他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色 C . 音调 D . 音量
  • 5. 用5牛的水平压力把重为2牛的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黑板擦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水平压力增加到8牛,则此时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 2牛 B . 3牛 C . 5牛 D . 8牛
  • 6. 在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我们运用过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四个探究实验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①探究摆动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②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

    ③探究发声体音调的高低与其材料、长短、粗细及松紧程度的关系。

    ④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 7. (2018·福田模拟) 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飞叶转速变慢,惯性不变 B . 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 . 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陀螺对指尖的压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8.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 处。若保持入射光线位置不变,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 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 只将光屏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B . 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 . 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D . 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 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 9.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距焦点20厘米处,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成像。该凸透镜的焦距(   )
    A . 小于15厘米 B . 等于15厘米 C . 等于20厘米 D . 大于20厘米
  • 10. (2019八上·大庆期中)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 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一定是图线a B . 一定是图线b C . 可能是图线b D . 可能是图线c
二、填空题
  • 11. 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嫦娥五号将1731克月球土壤从月球带到地球,其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2. 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后两空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3. (2020八下·潮安期末) 体育运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运动员挥拍用力击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改变球的;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主要是为了改变弓的;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有的继续向前运动。(本题均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 14. 小明在家里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3米,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米。
  • 15. 最早发现白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在各种不同色光中,红、、蓝叫做三原色光。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入射角为度,界面右侧是(选填“玻璃”或“空气”)。

    图片_x0020_100008

  • 16. 重力为20牛的木块在大小为4牛的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牛;若突然撤去水平推力,木块在向前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牛:若不计空气阻力,将木块匀速向上提起,拉力大小为牛。
  • 17. 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高速公路网近年来全面推行区间测速。如图所示,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向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9450米的测速区间用时270秒,它的速度为米/秒,根据该路段限速100千米/时的规定,驾驶员受到相应惩罚(选填“应该”或“不应该”)。

  • 18. 如图所示,“洞察号”着陆器经过205天的旅行,着陆火星。

    图片_x0020_100010

    ①“洞察号”着陆时,是利用向下喷出气流而使着陆器的速度减小的,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的这一知识。

    ②雷达系统将准确锁定降落点,向“洞察号”的机载计算机反馈高度等信息,由机载计算机运算并指导其着陆过程。下列生物的生存技能中与雷达的原理相似的是(选填字母)。

    A.壁虎利用脚掌上的吸盘攀爬

    B.蝙蝠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捕食

    C.南美河流中的电鳗用电击的方式捕猎

    ③“洞察号”着陆之后传回第一张火星表面照片,使用的是一百万像素CCD相机。当传感器上成清晰的像时,传感器与镜头的距离应该在范围内。(选填“大于两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

    ④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火星l上的g值约为3.71牛/千克,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9. 如图(a)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毫米,所测物体的长度为厘米。甲、乙两位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分别如图(b)、(c)所示,其中图(b)甲纸带中从A点到H点所用的时间为秒,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同学拉纸带较快(选填“甲”或“乙”)。

    图片_x0020_100021 图片_x0020_100022

三、作图题
四、计算题
  • 23. 一列火车在某段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80千米/时的速度通过了40千米路程。求:
    1. (1) 列车行驶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 (2) 若列车长为200米,当它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直线通过一山洞时,共用时60秒,求山洞的长。
  • 24.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 图像为图所示。求:

    1. (1) 乙车运动的速度
    2. (2) 12秒内,丙车通过的路程为多少米。
  • 25. 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在运动中该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的方向始终跟运动方向相反,大小都为0.49牛,已知在上升过程中,小球所受合力大小为4.41牛。求:
    1. (1) 小球所受重力的大小。
    2. (2) 小球的质量。
    3. (3) 小球在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 26. 质量为2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向右推力下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重力的0.2倍,求:
    1. (1) 物体受到的重力
    2. (2) 物体受到的推力
    3. (3) 若突然发现前方遇到障碍物,马上改用大小为80牛的水平拉力 使物体减速。求在减速的过程中,物体受到合力 的大小和方向。
五、实验题
  • 27. 在图1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牛,读数为牛。如图2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a)、(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上,物体才能平衡;图2(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物体才能平衡。

    图片_x0020_100023     图片_x0020_100024

  • 28. 小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
    1. (1) 小明同学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未点燃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
    2. (2) 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和像能够完全重合,这是为了。若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用眼睛直接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选填“有”或“没有”),由此可以说明平面镜成
  • 29.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上,但其中一个同学发现操作错误,他们应把凸透镜和位置对换,放置正确后,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此时光屏上恰好出现清晰的实像,这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根据光路是可逆的,若只移动凸透镜保持其它位置不变,则应将凸透镜移至标尺上(选填“25cm”或“35cm”)处时,能再次成清晰的像.

  • 30. 一个小球固定在弹性细杆的末端,弹性细杆竖直安置在一个平台上,小球静止时在平衡位置O,当小球被拨离平衡位置到A处后释放,小球将和杆一起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来回振动.若将小球从A出发再次回到A确定为振动1次,可以数出一段时间内小球来回振动的次数(取整数).

    小组同学猜想小球在1分钟内的振动次数可能受下列因素影响.

    甲.细杆长度; 

    乙.小球开始释放位置与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AO; 

    丙.小球质量

    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影响小球在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于是设计了实验记录表一,并将些有关的实验条件及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图片_x0020_100026

    表一

    实验序号

    细杆长度(厘米)

    AO间距(厘米)

    小球质量(克)

    1

    50

    4

    49

    2

    50

    3

    25

    3

    50

    6

    25

    ①根据表一中的信息,你认为可以探究的相关因素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

    ②小组同学随后进行了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实验序号

    细杆长度(厘米)

    AO间距(厘米)

    小球质量(克)

    1分钟内振动的次数

    1

    50

    4

    49

    27

    2

    50

    3

    25

    38

    3

    50

    6

    25

    38

    根据表二中的信息,你认为影响小球1分钟内振动次数的因素是 ,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E甲和丙 

    F乙和丙     G.甲、乙、丙       H与甲、乙、丙无关的其它因素

    请说明你选择该选项的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