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

更新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25cm B . 人的正常体温是42℃ C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D . 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min
  •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在使用测量工具读数时,视线位置要正确 B .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 . 在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 . 在记录测量结果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精确
  • 3. (2022八上·姜堰月考) 下列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的描述,其中描述声音响度小的是(  )
    A . 引吭高歌 B . 低声细语 C . 悦耳动听 D . 曲高和寡
  • 4. (2021八上·勃利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 冰、橡胶、铁块 B . 铜块、固态水银、金条 C . 玻璃、沥青、石蜡 D . 萘、松香、海波
  • 5. 在新型汽车的研制过程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研究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况。在此种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 . 汽车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 C . 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 . 空气相对于汽车模型是静止的
  • 6. (2021八上·绥滨期末) 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 . 固体   固体 B . 固体   气体 C . 气体   固体 D . 气体   气体
  • 7.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沿水平面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a到b,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 . 从a到b,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大 C . 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 8. (2022八上·驻马店期中)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公路两旁安装隔音屏,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 . 拨动琴弦,优美的琴声来自琴弦的振动 C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杯子的同一位置,声音的音调不同 D . “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测量车位与后边管道之间的距离
  • 9. (2022八上·姜堰月考) 如图所示,将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 . 上部一半的水结冰 B . 下部一半的水结冰 C . 都已结冰 D . 都不结冰
  • 10. 将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碗中液态氮沸腾,冰激凌周围“白气”缭绕,碗壁出现白霜,则(  )

    A . 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 B . 碗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 . 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D .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二、多选题
  • 11. (2021八上·本溪期中) 如图所示,是关于声现象的实验和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小女孩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 . 图乙中: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弹得越高,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C . 图丙中:牙咬住振动的音叉能听到声音,而移开后就听不到声音,说明固体能传声 D . 图丁中:闹钟放在真空罩里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 12. (2021八上·金牛期末) 生命因运动而精彩。在一次体育课上,初二年级甲、乙两名同学在操场上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他们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在0~30s内,相遇3次 B . 在6.5s时,v>v C . 在8~19s内,甲相对于乙向西运动 D . 在19s~30s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 13. 小明发现超声波加湿器和烧开水都会冒“白气”,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 . 加湿器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方法来制造“白气”的 B . 烧开水冒出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 . 加湿器冒出的“白气”是冷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 . 烧开水时壶嘴附近看不到“白气”是因为“白”气运动速度太快
三、填空题
  • 14. 炎炎进行测量读数练习。如图所示,读出图中木块长度是4.00cm,可知他是利用了 (选填“A”或“B”)刻度尺进行测量;他用此刻度尺多次测量另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记为15.65cm、15.64cm、15.85cm和15.6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 15. (2019八上·长白期中) 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 16. (2022八上·贵州月考)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3∶5,则速度之比是;若两车的路程之比是1∶2,它们的速度之比是4∶1,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17. (2022八上·江油月考) 勤劳的蜜蜂飞出去采蜜时翅膀每秒振动为440次,但它们满载而归的时候,翅膀每分钟振动1.8×104次,则蜜蜂采蜜归来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 Hz,它比蜜蜂出巢时双翅振动的音调 (选填“高”或“低”),有丰富经验的养蜂人据此判断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归来。
  • 18. (2022八上·姜堰月考)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体发声在相同时间内的波形示意图,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图中信息可知:(选填A、B、C、D)波形属于噪声,判断依据是,图像中,音调和响度都较大的波形是(选填A、B、C、D)。

  • 19. 如图甲所示,这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温度计,瓶中装满带有红颜色的水。这个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为了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瓶塞中插入的玻璃管应使用 (选填“粗一些”或“细一些”)的。

  • 20. (2022·宜昌) 如图为关于“55℃”水杯的图片。将沸水倒入这种杯中摇一摇,便可使水温快速变为55℃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度不变,这是因为杯的内壁和外壁间贮存了一种颗粒,这种颗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使沸水降温利用了它的特点。

  • 21. (2022八上·姜堰月考) 塑料制品厂使用注塑机生产塑料盆,塑料颗粒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此过程需要热,再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塑料制品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该是图中的(填“甲”或“乙”)。

  • 22. 黄山景色闻名天下,严冬经常会出现“雨淞”现象,如图(甲)所示;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如图(甲)所示;而松花江畔,严冬却经常出现“雾凇”现象,它是由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如图(乙)所示。“雨凇”、“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 23. (2021八上·揭东期末) 北方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常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冰花出现在玻璃朝向 (选填“室内”或“室外”)的一面;夏天开空调时,窗玻璃上常出现水珠,水珠出现在玻璃朝向 (选填“室内”或“室外”)的一面。
四、实验题
  • 24. 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分别测出AB段、AC段的平均速度。

    1. (1) 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前,要学会正确使用停表,如图所示,停表读数为 s;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2. (2) 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主要目是为了
    3. (3) 如果让小车启动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4. (4) 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 ___________;
      A . 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BC; B .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vBC; C . 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经过计算得到vBC。
    5. (5)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___________。
      A . B . C . D .
  • 25. 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 (1) 实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该方法还可以使晶体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 (2) 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
    3. (3) 待温度升高到40℃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经历了 min;
    4. (4) 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出现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5. (5) 由实验可知,当该晶体的温度处于48℃时,其状态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 . 固态 B . 固液共存态 C . 液态 D . 三者都可能
  • 26. 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 (1) 实验室提供了两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小明和小华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甲所示,剪裁合适的是 (选填“A”或“B”),理由是 。实验时,刚开始加热就看到温度计的示数迅速上升,观察水量也不少,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 (2) 小明认为烧杯中的水要适量,若水量太少(水很浅)对观察气泡上升时的形状变化是 (选填“明显”或“不明显”)。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到水面破裂,如图乙中 (选填“C”或“D”)所示;其中气泡中的“气”指的是 (选填“白气”、“水蒸气”或“空气”);
    3. (3) 根据表中数据,实验小组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根据所画的图象,你认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的特点是

    4. (4) 课后小华回到家中找来温度计和电热水壶烧水进行继续探究,第一次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将开水倒出后,待壶温降到与室温相同,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半壶水直到沸腾进行观察,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第一次为①,第二次为②)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 . B . C . D .
五、综合题
  • 2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我们把温度较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称为热能,空气能热水器(图甲)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图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①___________,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后,蒸气发生②___________。制冷剂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②

    2. (2) 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流经部件___________时放出热量;
      A . 毛细管 B . 冷凝器 C . 压缩机 D . 蒸发器
    3. (3) 在循环过程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在冷凝器中通过方法使气体液化;
    4. (4) 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管中的“制冷剂”应具有沸点较(选填“高”或“低”)的物理性质。
六、简答题
  • 28. 为了锻炼小红的独立能力,今年国庆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太原看望姥姥。妈妈上车送行,忽然听到一声火车长鸣,小红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赶快下车。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她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七、计算题
  • 29. (2021八上·曲阳期中) 轿车从某地往威海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某地时,标志牌如图1所示。

    1. (1) 标志牌的意思是什么?
    2. (2) 轿车此时的速度如图2所示,他是否违反了交通规则?请通过计算说明。
    3. (3)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轿车最快多长时间能到达威海?(计算步骤要写出根据的公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 30. (2021八上·瑶海期中) 为了监测超速行驶的违法行为,公路上常常设置有超声波测速仪,如图为某公路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当行驶的小轿车距离测速仪sOA=60m时(如图甲),测速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追上”小轿车时,小轿车刚好运动到B点(如图乙)。测速仪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所用的时间0.4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求:

    1. (1) 0.4s超声波传播的路程;
    2. (2) 小车运动的路程sAB
    3. (3) 小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