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3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B .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1.5m C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 D . 人的正常体温约37℃
  • 2. 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 3. 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  )

    A . 是次声波 B . 是超声波 C . 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 传播不需要介质
  • 4. (2022·苏州) 在与声有关的四幅图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   )
    A .  居民区街道禁鸣喇叭 B . 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 .  街头设置的噪声监测仪 D . 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 5.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一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 “青青园中,朝露待日晞”一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 6. (2020八上·禅城期末) 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 B .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C . 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 D . 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
  • 7. (2022·河南) 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 . 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 .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 .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
二、填空题
  • 8.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的角度分析,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了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并通过传入人耳。客舱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 9.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的(选填“OA段”、“AB段”或“BC段”)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在8min时此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10. (2020八上·南海期末) 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3s后收到回波,这是声波的(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5400km/h,此处海水的深度为m,相当于km。
  • 11. (2018八上·郑州期中) 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先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喷在患处时又在皮肤上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 12.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m/s,从图中可看出小球做(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 13. (2017八上·相城期中) 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生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内”或“外”),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 1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以上两空填“静止”或“运动”)。甲、乙、丙三辆小车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 15.    

    1. (1) 图甲是小明使用温度计的情形,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规律制成的,指出他操作的错误是
    2. (2) 图乙中,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则木块的长度为cm。
    3. (3) 图丙中,机械秒表的示数为s。
三、实验题
  • 16.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 (1) 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 (2) 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 (3) 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乙).结果发现如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17. 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使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作为斜面,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2. (2) 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个金属片,其好处是
    3. (3) 如上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cm,若AB段用时0.9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m/s;
    4. (4) 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1.6s,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
    5. (5) 小组的成员分别画出了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选填字母)。

  • 18. 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1. (1) 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
    2. (2) 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在温度计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使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这层小水珠是热水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3. (3) 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7

      98

      98

      98

四、计算题
  • 19. (2021八上·深圳期末) 电动汽车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曲阜某景区巡警也用上了电动车巡逻,如图所示,此电动车充满电后,能以72km/h的最快速度连续行驶360km。求:

    1. (1) 此电动车充满电后,以最快速度行驶,可以行驶多长时间?
    2. (2) 在某次巡逻中,巡警以5m/s的平均速度绕景区行驶一周,用时40min,则巡警绕景区一周的路程为多少千米? 
  • 20. (2017八上·江津月考) 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五、综合题
  • 21. (2020八上·南海期末) “区间测速”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实行。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如题图所示,监测点A、B相距30 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 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 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 km/h;

    1. (1) 李明坐在这辆行驶的轿车中,他看到远处的监控装置正在向他靠近,说明以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运动的,但是以为参照物,监控装置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
    2. (2) 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时(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从监测点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km/h,轿车(选填“会”或“不会”)判为超速。
  •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请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超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 (2) 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3. (3) 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4. (4) 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______;
      A . 蝙蝠 B . 蜘蛛 C . 青蛙 D .
    5. (5) Sense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