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3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摄氏度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 2. (2016八上·乌海期中)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当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 . 相对太阳静止 B . 相对地球静止 C . 相对月球静止 D . 相对火星静止
  • 3. (2022·镇江) 编钟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编钟大小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速度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音调
  • 4. 为了研究鼓面振动发生时的响度与鼓面振动幅度是否有关,可以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屑来有效显示鼓面的振动幅度,以下做法中与该做法类似的是(  )
    A . 用水波引入声波 B . 探究弦的音调高低与长度的关系时控制弦的粗细和松紧相同 C . 研究钢尺振动时,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听产生声音音调的高低 D . 敲击音叉发出声音的同时小球被弹开
  • 5.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6. (2021·枣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 . 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 . 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 .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 7. (2022·河南) 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 . 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 .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 . 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
二、填空题
  • 8.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的。
  • 9.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乙物质在BC段处于状态,且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 10. 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拨动三弦时,弦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下同);用力吹时声音的变大。

  • 11. 小强酷爱音乐,自习课上他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他“美妙”的歌声是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中的;此时他“动听”的歌声属于(填“乐音”或“噪声”);隔壁班的小亮也听到了他的歌声,为了避免干扰,小亮将门窗关上,这是在减弱噪声。
  • 12. (2022·潮阳模拟) 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功能,可以通过声音识别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抖音”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抖音”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抖音”的音调比正常声音的,声波传播速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3. (2022·广东)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

  • 14. 雨: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云后,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随着气流运动,它们相遇后越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吸热成小水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了雨。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18. (2022八上·清远期末) 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同学完成了如下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
    2. (2) 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为14.51dm、14.50dm、14.53dm,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dm。测量长度的时候,误差是不可的,只能尽量
  • 19. 图甲是用海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填“A”“B”或“C”);
    2. (2) 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3. (3)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海波的熔点是℃,海波熔化持续了min;
    4. (4) 由实验知,到晶体的熔化特点是
    5. (5) 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填字母)态。
      A . B . C . 固液共存
  • 20. 小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 (1) 该实验中需要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v。
    2. (2) 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3. (3) 小车通过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 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为 , 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用表示)。
    4. (4) 如果在实验中小阳释放小车后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得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 21. (2021八上·普宁期中) 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1. (1) 如图甲所示,电冰箱的原理是制冷剂在冷冻室 (填物态变化名称)中要 (填“吸“或“放“)热,然后在冷凝器 (填物态变化名称),进行相反的过程从而循环使用;
    2. (2) 在活动中,需要将温度计离开被测的环境读数,为减小影响,可以在温度计的 上裹上一个湿棉花团;
    3. (3) 实验室中温度计的量程只有-2℃~100℃,活动中若冰箱冷冻室某测量点的温度为-10℃,测温度计中液体上表面的位置大致上在图乙中所示的 (填“A”、“B”或“C”)位置;
    4. (4) 电冰箱冷藏室内温度分布情况是 ____;
      A . 上冷下热,内冷外热 B . 上冷下热,内热外冷 C . 上热下冷,内冷外热 D . 上热下冷,内热外冷
    5. (5) 水、食盐水中,凝固点较低的是 ,为解决测量凝固点不方便的问题,可以采取先将不同的液体放入冷冻室速冻,然后再取出测量它们的熔点的方法,从而得到凝固点,这样做的理由是 
五、计算题
  • 22. 如图所示,是根据小雨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s−t图象。请你根据图象,求:

    1. (1) 0min~2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速度;
    2. (2) 0~50min时间段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 23. 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国道入口一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图乙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在汽车距离测速仪L=64m处以某一速度远离测速仪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0.4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

    1. (1) 超声波来回所通过的路程。
    2. (2) 试通过计算汽车速度来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六、综合题
  • 24.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

    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 (1)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Hz的声波,(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 (2) 超声波传播中遇到障碍物时(填“会”或“不会”)有一部分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3. (3) Sense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的特点。
    4. (4) SenseID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填“信息”或“能量”)的特性。
    5. (5) Sense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的生物是____(填字母)。
      A . 蝙蝠 B . 蜘蛛 C . 青蛙 D .
  • 25.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天宫之旅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离地面高度约400千米的天宫空间站轨道,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神舟十三号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神舟十三号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具有14个分系统,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标准最高、指标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此后将开展六个月“超长待机”,开启了新的天宫旅程。他们将在轨生活6个月。图甲是航天员在空间站的情形。在空间站长期工作,航天员喝的水从哪里来?

    据专家介绍,我国空间站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三部分:其一,航天员(货运飞船)上行时携带的少量的水。另外的两部分水,自来空间站的“环控生保系统”,其工作原理图如图乙所示。“环控生保系统”启动后,冷凝水系统会把收集起来的水蒸气凝结成水,经净化系统净化后,存入饮水储水箱,供航天员饮用。尿处理系统采用蒸汽压缩蒸馏技术,从“尿”中取得“蒸馏水”,这些水经电解系统电解后得到氢气(H2),氢气(H2)在“萨巴蒂尔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水——再生水,再生水经净化系统深度净化后,也存入饮水储水箱。尿处理系统能够从6升尿液中提取出5升蒸馏水,萨巴蒂尔反应器最大产水速度为2.5升每小时。净化后的水,可以满足在空间站中长期作业的航天员饮用、清洁和制氧等用途。

    1. (1) 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超声波/次声波);
    2. (2) 入轨对接后,以神舟十三号的返回舱为参照物,天宫空间站是(运动/静止)的;
    3. (3) 在图甲所示的情形下,三名在太空的航天员间交谈(需要/不需要)通过无线电进行;
    4. (4) 冷凝水系统将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若萨巴蒂尔反应器以最大产水速度产水,一天可生产出升再生水;
    5. (5) 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米,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1圈(假设轨道为圆形,π值取3)的时间是90分钟,则空间站环绕地球飞行的平均速度是km/h。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