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2-31 浏览次数:3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 “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如果要考察诗句中所说的两种远古人类,应该去哪两个省份(   )
    A . 云南省和浙江省 B . 北京市和陕西省 C . 云南省和北京市 D . 浙江省和陕西省
  • 2. (2021七上·郓城月考)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
    A . 稻、粟和黍的栽培,最早发现于中国 B . 原始农业最初主要是“刀耕火种” C . 打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D .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 3.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居住在大河流域,其主要原因是(    )
    A . 交通便捷,人口集中,适合商业发展 B . 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重要 C .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 D . 地势平坦,便于交流
  • 4.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的起源 B .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 .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 . 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
  • 5. (2021·邵阳)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 . 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 . 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 . 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D . 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 6.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一同学讲夏王桀、商纣王、周厉王三个历史人物进行比较,他们的共同点是(      )
    A . 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超 B . 在位期间都实行残暴统治 C . 统治期间都能够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D . 都推行国分封制以巩固疆域
  • 7.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汉朝
  • 8.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下列能证明商代灿烂文明的是(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 9. 史料是指在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可引为依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分为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者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选项中最能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的一手史料的是(    )
    A .    记录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史记》 B .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之《发现青铜器》纪录片 C .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实物 D . 电视剧《封神演义》中对于商纣王的描述
  • 10. (2020七上·澄海期末) 如图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   )

    A .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 B .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C .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 D . 汉字都来源于象形字
  • 11. 关注历史教材的目录,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A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2.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 . 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B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C . 学术思想非常活跃 D . 郡县制完全取代分封制
  • 13.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的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段叙述表明(   )
    A .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背景 B . 商鞅变法的思想主张 C .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D . 变法后秦国社会治理的效果
  • 14. 李同学去四川旅游发现景点二王庙。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齐建武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纪念李冰父子是因为他们(     )

    A . 攻克巴蜀,开疆拓土 B . 安抚四川地区少数民族 C . 抵抗少数民族的进犯 D . 兴修水利工程,造福人民
  • 15.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统一成为诸子百家的共识 B . 诸子百家的思想日益趋同 C . 儒家学派地位逐步提升 D . 诸子百家都认同民本思想
  • 16. “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在中国古代的居民家中, 常常可见“耕读传家”“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耕田读书”等一类的匾额或门联。古代家庭崇尚的积善、忠孝和耕读应是迎合( )
    A . 老庄之学 B . 孔孟之道 C . 墨家学说 D . 法家理论
  • 17. (2021七上·孝南) 春秋时期某思想家提出言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下列选项与该主张最接近的是(   ) 
    A . 兼相爱,交相利,则天下治 B .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C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18. 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来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 . 诸侯争霸 B . 变法运动 C . 百家争鸣 D . 民族交融
  • 19. 我国古代学术思想领域中, 儒家主张“仁”“信”, 墨家主张“兼爱”,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 .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 20. 在中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 完全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产物 B . 是现代中国建设经验的总结 C .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D .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 21. (2021·广东模拟) 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石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②数学许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③政治陈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

    ④历史朱 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2021七上·龙门期中)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战国初年只有十几个诸侯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A . 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B . 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C . 社会文化高度繁荣 D .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 23. (2022七上·罗湖期中) 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它是(   )
    A . 炎黄联盟 B . 国人暴动 C . 百家争鸣 D . 焚书坑儒
  • 24.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在青铜器的制造上。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是泥范铸造法 B . 商代后期,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C . 利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商朝的青铜器之一 D . 青铜器的数量和大小能反映出权利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 25. (2022七上·涪城期中)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可以养活五口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    )
    A . 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 B . 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C .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D . 商业活动的活跃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
  • 30.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今天我们进行一次“远古祖先的拜访”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 (1) 请将下列相关史实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序号)

      ①河姆渡人②元谋人③黄帝④半坡居民⑤北京人⑥山顶洞人⑦尧、舜、禹

      洞穴中的祖先   

      定居时代的祖先    ①④

      传说中的祖先   

    2. (2)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史实,完成探究任务。

      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典型代表。通过考古发现,我们知道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农业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请你结合具体史实举例说明这两种文化的不同点及其原因。

    3. (3) 结合上述探究,请你归纳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大规模的征调民力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征派40万人修筑长城……死刑种类也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材料二: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 (2) “秦是文化的摧残者”指的是秦始皇实行的什么措施?他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秦“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
    3. (3)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什么原则?
  • 32. 学习商周历史后,实验中学的师生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下列探究,请你参与进来。

    1. (1) 图1中的A代表的是西周的都城 (地名);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西周实行的是哪一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2) 图2反映的是东周哪一时期的政治形势?这一时期出现的第一个霸主是谁?他打出的旗号是什么?
    3. (3) 结合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图1到图2反映出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哪些变化?
  • 3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 ,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 ,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 ,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 (2) 据材料二,“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孔子。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百家争鸣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