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

更新时间:2022-12-2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1分共25分)
  • 1. (2022九上·德惠期中) 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A . 金字塔 B . 儒略历 C . 种姓制度

    D . 佛教
  • 2. 古巴比伦人对刑事、民事、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并形成《汉谟拉比法典》。这充分说明古巴比伦(    )
    A . 社会生活非常浪漫 B . 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C . 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D . 法典内容相对完备
  • 3. 下列人类早期文明中属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有(    )

    ①摩亨佐•达罗文明

    ②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③哈拉帕文明

    ④爱琴文明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4. 据《政事论》叙述:“雅利安人进入五河流域分成部落时,形成了农村公社。……随着以职业世袭和内婚制为特征的种姓制度的形成,两者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种姓制度在农村公社中发挥了强大而持久的作用。”这种现象发生在(    )
    A . 古埃及 B . 古代印度 C . 古希腊 D . 古罗马
  • 5. (2022九上·朝阳期中) 据记载,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   )
    A . 使亚历山大帝国长治久安 B . 使世界开始从分散联合为一体 C . 开始打破区域文明的界限 D . 为东西方文明交流创造了条件
  • 6. (2022·长春模拟) “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以上材料体现了亚历山大东征的(    )
    A . 背景 B . 过程 C . 影响 D . 局限
  • 7. (2022九上·汽开区月考)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是(    )
    A . 凯撒被任命为终身独裁官 B . 地中海成为了国家的“内湖” C . 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D . 灭掉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
  • 8. (2022九上·净月月考) 屋大维首创的政治形式是(    )
    A . 奴隶制民主政治 B . 元首制 C . 种姓制度 D . 津贴制度
  • 9. 凤凰卫视制作“千禧之旅”节目,带你重游西方文明之源。“西方文明之源”应是(    )
    A . 古代埃及 B . 古代巴比伦 C . 古代希腊 D . 古代罗马
  • 10. 它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等内容,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它是(    )
    A . 《十二铜表法》 B . 《新法典》 C . 《大宪章》 D . 《拿破仑法典》
  • 11. (2022九上·汽开区月考) 《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著,它主要反映了(    )
    A . 阿拉伯半岛的概况 B . 法兰克王国的历史 C .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D . 早期希腊的社会风貌
  • 12. 如图的建筑名称是什么(    )

    A . 克里特岛上的宫殿 B . 罗马大竞技场 C . 帕特农神庙 D . 高架引水桥
  • 13. (2022九上·榆树期中)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圣贤先哲之一。下列思想主张与他无关的是( )
    A . 原子论 B . 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 C . 认识你自己 D . 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
  • 14. (2022九上·净月月考) 下列属于德谟克利特成就的是(    )
    A . 制定太阳历 B . 制定法典 C . 提出“原子论” D . 创立逻辑学
  • 15. (2022九上·农安期中) 9世纪,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以下不是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来的是(   )
    A . 奥地利 B . 法兰西 C . 德意志 D . 意大利
  • 16. (2022九上·榆树期中) 宗教既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信仰和文化。下列主张符合基督教的是( )
    A . 信仰真主安拉 B .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C . 世间万物的发展有因果缘由 D . 信仰“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 17. 下列历史要素中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 源赖朝——幕府统治 B . 主持庄园法庭——农民 C . 《罗马民法大全》——欧洲民法的基础 D . 与阿拉伯帝国同时期——唐朝
  • 18. 封君与封臣正式结成关系,要行“臣服礼”与“授职礼”的仪式,明确彼此的义务和权利,“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下列哪一选项符合题中描述的封建政治特点(    )
    A . 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B . 日本的中央集权制度 C . 阿拉伯的政教合一制度 D . 欧洲的封建等级制度
  • 19. (2022九上·朝阳期中)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的一句谚语。下列最能印证这句谚语的是(   )
    A . 当时没有污染,城市空气清新 B . 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 C . 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 D . 城市里文化氛围好
  • 20.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的花朵”。大学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B . 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选拔官吏的需要
  • 21. 下列是古代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与序号①②③依次对应的国家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查理曼帝国、英格兰 B . 拜占庭帝国、查理曼帝国、德意志 C . 阿拉伯帝国、拜占庭帝国、德意志 D . 波斯帝国、查理曼帝国、奥匈帝国
  • 22. (2022九上·汽开区月考)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次改革(    )
    A . 仿效了唐朝的典章制度 B . 削弱了武士集团的力量 C . 有利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D .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23. 同学们在开展“中外海上交通发展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到如图示意图。该图所示历史事件开始的时间是(    )

    A . 1487年 B . 1497年 C . 1492年 D . 1519年
  • 24. 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他”是(    )
    A . 但丁 B . 彼特拉克 C . 达•芬奇 D . 莎士比亚
  • 25. 如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四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其中与哥伦布和麦哲伦开辟的航线相对应的数字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5分)
  • 26.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提升史学素养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围绕世界史相关问题,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1. (1) 【唯物史观】

      材料一:某同学学完世界近代史部分内容,依据唯物史观制作了如图思维导图。

      完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

      ①:

      ②:

      ③:

      ④:

    2. (2) 请列举“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三例,④处事件使人类进入哪一时代?
    3. (3) 【时空观念】

      材料二:(见图)

      培养时空观念:依据图片回答,新航路开辟中,西欧的两个国家走在前列,其中A是  ,B是  ,发现美洲大陆航海家的航海路线是  (填字母),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路线是  (填字母)

    4. (4) 【史料实证】

      材料三:蛮族进入西罗马帝国后,对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和劫掠;基督教排斥一切世俗学问,教士们把写在羊皮纸上的古典著作刮去,抄写基督教文献,无数古典著作因此而失传,古典文化中大量不能纳入基督教的成分被抛弃和毁灭了。公元五世纪时,欧洲进入了被称为“黑暗年代”的中世纪,古希腊、罗马文明灰飞烟灭。

      ——摘自《西方民主的起源及相关问题》

      培养史料实证意识:请你依据材料三概括古希腊、罗马文明被摧毁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黑暗的“中世纪”哪一帝国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明?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何关系?

    5. (5) 【历史解释】以下两段材料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

      材料四:敌人(拿破仑军队)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人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暗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都化为灰烬。

      ——俄国诗人普希金《皇村回忆》

      材料五:从政治、文化和理念的层面,而非战争的层面,揭示出拿破仑最珍贵的价值:“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馈赠。”

      ——俄国诗人普希金《拿破仑》(创作于拿破仑离世之后)

      怎样进行科学的历史解释,根据提供的以上两段史料,材料四中普希金的描述体现出他站在了哪个国家的立场?普希金从拿破仑军队行为的什么角度进行历史解释的?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军队)最珍贵的价值”是什么?

    6. (6) 【家国情怀】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对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一点即可)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社会转型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欧洲在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的生活哲学和社会思潮活跃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探险家的行为打破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殖民者活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许多地区。这些都为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1. (1) 依据材料指出“社会转型”的具体含义。
    2. (2) 历史写作:依据材料分析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形态的具体变化,并结合史实对变化的过程加以论证。要求:表达清晰流畅,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