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202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人类及其利用 ...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4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1. (2020九上·林芝期末)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对比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对比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不同;实验中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是

  • 12. (2020九上·阳城期末) 篝火晚会是一项传统的欢庆活动。常用干燥的石块围出一个篝火环,环内放置干燥的树枝和煤炭形成引火堆。篝火环材料的选择依据是,引火堆搭建松散的目的是;篝火使用完毕,熄灭的方法是

  • 13. (2020九上·睢县期中) 某地厂房发生火灾,原因是由于电线线路老化漏电引起塑料泡沫天花板燃烧,塑料泡沫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中毒身亡。从燃烧条件分析:塑料泡沫是,漏电产生的电火花所起的作用是
  • 14. (2020九上·长白期末)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①熄灭液化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②木材着火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④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分析以上方法中,分别符合以下灭火原理的是(填序号):

    1. (1) 隔绝空气
    2. (2)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3. (3) 隔离(移走)可燃物
  • 15. (2019九上·平和月考)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 (1) 周瑜的士兵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 (2) 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 (3) 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更旺.
三、简答题
  • 16. (2021九上·上蔡期末) 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在教材中被多次应用。

    1. (1) 图1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请分析该实验选用红磷的原因。
    2. (2) 图2是“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写出你对教材编者设计该实验时选用红磷和白磷作为实验药品的理解。
  • 17. (2019九上·怀化期末) 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但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
    2. (2) 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所示),我们发现火柴头斜向下的那根更容易持续燃烧,原因是

四、综合题
五、实验探究题
  • 19. (2020九上·秦都期末) 燃烧与灭火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1. (1) 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2. (2) 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3. (3) 图三所示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有2个作用:①,②。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4. (4) 预防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的目的是
    5. (5) 酒精使用时应远离火种,若不慎小面积泼洒燃烧,灭火的方法是
    6. (6) 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原理是
  • 20. (2021九上·新民期末) 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需要哪些条件”的探究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④一直未燃烧。

    请你利用这个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装置的温度调到60℃,对比,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 (2) 将装置的温度调到260℃,对比,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 (3) 你认为④一直未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4. (4) 实验过程中,如果想使②中的红磷燃烧,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