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

更新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77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实验图示不能用于分离操作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名称及化学式均正确的是(   )
    A . 乙醚: B . 明矾晶体: C . 熟石膏: D . 甘氨酸:
  • 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 B . CSO的电子式: C . 对硝基苯酚的结构简式: D . 16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5. 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A . 氧化亚铁不稳定,空气中受热能迅速氧化成氧化铁 B . 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锂 C . 盐酸和碳酸氢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 二氧化氮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新疆棉、人造棉、涤纶的主要成分均为纤维素 B . 尿素和甲醛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脲醛树脂 C . 橡胶硫化交联的程度越大,经硫化后的橡胶弹性越好 D . 组成人体内蛋白质的21种常见氨基酸均为α-氨基酸,都能通过人体自身合成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 . 甲醇和乙二醇均含有羟基,互为同系物 C . 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转化为石墨是物理变化 D . 互为同位素,它们的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不同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胆矾和石灰乳混合可制得一种常用农药“波尔多液” B . 金属钠不能保存在石蜡中,以免两者相互反应产生氢气发生爆炸 C . 碳纳米点是一种直径小于10 nm的材料,不是胶体 D . 燃料的脱硫、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Fe和Cu均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 B . 键比键的电子云重叠程度大,因此键一定比键强度大 C . 激光的产生、LED灯发光、焰火、荧光等都与电子跃迁有关 D . 两种有机物不能通过核磁共振氢谱鉴别
  • 10. 制取高效消毒剂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的C被还原 B . 是氧化剂 C .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 . 每消耗1 mol 转移2 mol电子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OTC”标识的药品需要凭医生处方就能自行前往药店购买 B . 键长和键角的数值不能通过晶体的X射线衍射实验获得 C . 实验室中固体废弃物高锰酸钾、过氧化钠可配成溶液将其转化为一般化学品再进行常规处理 D . 蒸馏实验时若温度计的水银球低于支管口,则收集到的馏分沸点会偏高
  • 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25℃时,1 L pH为2的溶液中含有数目为 B . 2.0 g()中所含质子数为 C . 30 g乙酸、乳酸()、葡萄糖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22.4 L D . 70 g的烃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一定为
  • 13. 能符合题意表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是(   )
    A . 血红色溶液的电离方程式: B . 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 C . 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 . 少量通入NaClO溶液中:
  • 14. 新冠病毒是一种具有包膜的RNA病毒,核酸检测就是检测新冠病毒的RNA,其包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RNA和DNA均具有酸性,分子中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酯键连接 B . RNA和DNA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所含碱基不同 C . 抗新冠病毒疫苗需要冷藏保存是防止其发生变性 D . 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
  • 15. 关于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共平面 B . 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 . 能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 D . 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 16. 已知非金属元素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其中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原子核外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E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4,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与A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C>B B . 由A与C以个数比1∶1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C . A与B,A与C,A与D均能形成18电子的分子 D . 如图为D和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则E离子的配位数为4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若溶液久置,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得结果偏低 B . 常温下,等体积、等pH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中 C . 常温下溶液和溶液pH均为7,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 . 如果常温下体积、浓度均为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m、n倍使溶液的pH都变为5,则m<n
  • 18. 环戊二烯的键线式为: , 其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工业合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相关键能和能量循环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共价键

    键能

    436

    299

    151

    A . 在相同条件下,反应:   , 则 B . C . 表中键能可知将1mol气态解离成气态碘原子需要吸收151kJ能量 D . (g)转化为(g)的过程属于氧化反应
  • 19. 已知 , 关于反应   , 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取氯水稀释,增大 B . 100 mL的新制氯水中:mol C . 已知溶液的pH一定比溶液的pH小 D . 饱和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有气体逸出
  • 20. 反应 , 在100℃和T℃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100/℃

    0.80

    0.55

    0.35

    0.20

    0.15

    0.15

    T/℃

    1.00

    0.65

    0.35

    0.18

    0.18

    0.18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在100℃时,2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B . T℃下,3min时反应刚好达到平衡状态 C . 根据上表内A浓度变化,可知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 . 从表中可以看出
  • 21. 双极膜电解法制巯基乙酸(HSCH2COOH)和高纯NaOH溶液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b为离子交换膜,双极膜在直流电压下可解离出H+和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膜a和膜b均为阳离子交换膜 B . 双极膜解离出的H+在双极膜的右侧 C . 碱室1和碱室2的NaOH溶液可以循环使用,电解过程不产生其他副产物 D . 若将盐室的原料换成Na2SO4溶液,当外电路通过2mole-时,可生成2molH2SO4
  • 22. (2022·浙江模拟) 已知氯磺酸(ClSO3H)是极易水解的一元强酸,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ClSO3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生成两种盐 B . 相同条件下,ClSO3H比FSO3H更容易水解 C . ClSO3H的制备可以用HCl与SO3反应,也可用浓盐酸和浓H2SO4反应制得 D . 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ClSO3H和HCl分别溶于水制成1L溶液,两者pH不同
  • 23. 常温下,现有两份浓度均为的NaA溶液和NaB溶液,分别用浓度为的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滴定过程中混合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定前的两份溶液体积:V(NaA溶液)<V(NaB溶液) B . 常温下 , 且的数量级为 C . 交点P对应的两溶液中 D . 时,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NaA<NaB
  • 24. 某种制备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总反应可表示为 B . 分子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 C . HCl和可循环利用 D . 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25.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预期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目的

    实验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AgCl和AgI的大小

    向NaCl和Na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观察现象

    若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

    B

    比较C和Si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碳单质和二氧化硅固体混合置于硬质玻璃管内高温加热,并检验反应后产物

    若反应后有灰黑色金属光泽的硅单质生成,则非金属性:C>Si

    C

    检验苯中是否含有苯酚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浓溴水,观察现象

    若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苯中不含有苯酚

    D

    验证溶液中含有的含碘微粒

    向两支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溶液,观察现象

    若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则溶液中存在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
  • 26. 碳族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中硅元素为+4价,则H、Si、O、C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 (2) 基态锗原子(Ge)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3. (3) 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低;请解释其原因
    4. (4) 氮化硅()是一种耐磨损、耐高温的结构陶瓷材料,其部分空间结构如图所示,其结构中每个原子杂化类型相同且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请比较晶体结构中键角大小:N—Si—NSi—N—Si(填“>”“<”“=”)。

    5. (5) 某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是将锂原子嵌入到两层石墨烯层中间,其晶体结构如图。已知该晶体中最近的两个碳原子核间距离为a nm,石墨烯层间距离为b n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列式即可)。

  • 27. 化合物X由四种元素组成,某实验小组按如下流程进行相关实验:

    已知:①气体体积均在标况下测定;②反应均完全发生。

    请回答:

    1. (1) X的组成元素为(写元素符号)。
    2. (2) D是一种单质,其一种同素异形体(三原子分子)属于____。
      A . 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B . 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C . 由非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D . 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3. (3) 写出由F到B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由X到A的离子方程式
    5. (5) 写出两种检验气体B的方法
  • 28. 氨气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品。
    1. (1) Ⅰ.工业上使用氨气生产尿素,在一个体积恒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和4mol的混合气体,经历反应1、2合成 , 经历如下两个过程:

      反应1;  

      反应2:  

      能说明反应1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暂不考虑反应2)(填序号)。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相同时间内断裂3mol N-H键,同时形成1mol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的体积分数不变

    2. (2) 混合气体中氨气体积分数及气体总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对于反应Ⅰ,A点正反应速率与B点逆反应速率大小关系是(填“>”“<”或“=”),在B点氨气的转化率为

    3. (3) Ⅱ.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上发生  。测得在同种催化剂下分解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反应时间\min

      表面积/cm2

      0

      20

      40

      60

      80

      a

      3.0

      2.6

      2.2

      1.8

      1.4

      2a

      3.0

      2.2

      1.4

      1.0

      1.0

      根据组①数据,随着反应进行,减小,平均反应速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对该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4. (4) 在科学家推出合成氨反应在接近平衡时净反应速率方程式为: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p代表各组分的分压,如 , 其中为平衡体系中B的体积分数,p为平衡总压强16MPa,以铁为催化剂时 , 一定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5mol和15mol的混合气体,平衡时氨气的质量分数为40%,试计算
  • 29. 氯化亚铜(Cu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初级铜矿粉(主要含、CuS、、FeO等)制备活性CuCl的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可知:①CuCl为白色固体,微溶水,不溶于乙醇,在空气中能被迅速氧化。

    可在酸性条件下将氧化为硫单质和

    1. (1)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2. (2) 反应Ⅱ中通入的应适当过量,其目的是
    3. (3) “除”后得到的滤液呈深蓝色,则“蒸氨”的作用是
    4. (4) 准确称取氯化亚铜产品mg,溶于过量的溶液中得mL待测液,从中量取mL于锥形瓶中,加入2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立即用a硫酸铈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bmL。(已知:),则制得的氯化亚铜产品纯度为:(列式表示即可)。
  • 30. 诺氟沙星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

    ③卤原子为邻对位定位基,硝基为间位定位基

    请回答:

    1.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由A→H过程中涉及的取代反应共有5个 B . 化合物C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C . 化合物F中的含氧官能团为酮羧基和酯基 D . 化合物H具有两性
    2. (2) 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化合物B中属于杂化的碳原子有个。
    3. (3) 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4. (4) 写出由合成A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5. (5) 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谱和IR谱检测表明:分子中共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有2个酯基(不存在结构);

      ③分子中只含一个六元碳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