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种工具不属于测量长度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6八上·江夏期中) 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 B . 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 .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 .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 3. (2016八上·延安期中)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4. 晚上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应自觉调小电视机音量,这一做法改变的是电视机声音的(  )
    A . 音色 B . 响度 C . 音调 D . 传播速度
  •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 C . “蒋大为是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这里的“高音”是指响度大 D .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响度要放低些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医院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 . 音乐不可能成为噪声 C . 人类通过语言交流,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 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
  • 7. (2017八上·滨州期末)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 . 光只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C .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D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8. 以下现象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
    A . 立竿见影 B . 一叶障目 C . 鱼翔浅底 D . 三点一线
  • 9.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阳光下人的影子 C . 池水看起比实际的浅了 D . 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
  • 10. (2013·柳州) 如图所示,一根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蜡烛成像的位置在(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 11. 下列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是( )
    A . B . C . D .
  • 12. 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

    A . 只有b B . 只有a、c、d、e C . 只有a,b、c D . a、b、c、d、e均可
二、多选题
  • 13. 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能减弱噪声是(  )
    A .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 .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C . 在城市中心区安装噪音测量设备 D .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 14.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 . 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 . 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 . 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三、填空题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7.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连起来的硬纸板,且可绕ON转动。

    1. (1) 实验时,将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线OB将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b)所示,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2. (2) 从(a)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
    3. (3)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4. (4) 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得:①;②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0°

      50°

      反射角

      20°

      30°

      40°

      50°

  • 28.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1) 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 (2) 实验室有两块玻璃板,厚度分别是2mm和5mm,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小丽选用的玻璃板应该是mm;
    3. (3) 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 (4) 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填“实”或“虚”)像。
  • 29.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甲所示位置时,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 (1) 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2. (2) 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可确定出焦距f=cm;
    3. (3) 图甲中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是(选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选填“虚”或“实”)像;
    4. (4) 若图甲中将烛焰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可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原来的像要些;
    5. (5) 凸透镜成虚像时,像与物在(选填“同”或“异”)侧,且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6. (6) 若图甲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动到cm刻度处,光屏上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
六、综合题
  • 30.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1. (1)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回来,形成了
    2. (2) 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列式写出计算过程)
    3. (3) 用超声波能不能测量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呢?为什么?
    4. (4) 请你列举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用实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