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好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联考...

更新时间:2022-06-16 浏览次数:65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算法社会的到来势不可当,从信息传播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算法在为公众提供极大技术便利的同时,对网络生态的发展亦产生了深刻影响。

    算法极大降低了公众筛选有效信息的社会成本。算法的核心价值是利用对用户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网络行为与时空环境等关键信息的统计分析,致力于在信息内容、产品服务等多元层面实现对用户的追踪推测、精准分发和有效供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既往技术语境下公众付出的高昂时间与经济成本,让人们能够从以往单一重复的信息、产品和服务筛选行为中得以解放,满足了公众对于信息和服务的分众化需求。

    算法不断建构和重塑着既有的网络群体关系。算法场景造就了公众的数据化和标签化,在强化了既有群体边界的同时,也促进了新的共同体关系的形成。以往网络群体互动关系的形成,大多是公众自发性主动找寻、相互选择的结果。而算法社会下,无论是信息内容的分发还是产品服务的送达,作为中介的算法在进行一对一的关系匹配或资源分配时,首先要对用户进行标签化甚至评分制的“全面数据化”处理。

    在此过程中,主要是依据用户接收到相关信息和服务后的点击次数、停留时长、举报屏蔽以及转评赞等各种反馈行为,对其主要观点、情感倾向和媒介消费行为进行精准的图谱画像。进而通过后台信息匹配等方式,帮助用户发现、连接起具有相似观点或共同兴趣的其他共同体关系。

    毋庸置疑,技术驱动的算法红利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购物离不开“算法比价”、商业运营离不开“算法宣传”、日常出行离不开“算法导航”,甚至求职姻缘也需要“算法匹配”等。但看似理性、中立的算法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偏见:大数据“杀熟”“欺生”、算法侵犯隐私乃至引发群体极化等现象时有发生。算法盛行给网络生态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值得警觉与深思.

    一方面,算法盛行容易造成“把关人”角色弱化,人沦为算法“囚徒”的可能性急刷增加。算法虽然带来了个人信息、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但在算法技术主导下,个性化分发力度得到空前强化,而信息、产品与服务编辑审校等“把关角色”却经常遭到弱化甚至缺位。一旦算法的设计与应用失当,个体在认知判断、行为决策以及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很可能会受到单一算法的钳制乃至禁锢,成为算法的“囚徒”。

    另一方面,算法盛行容易强化“信息孤岛”效应,网络生态失衡、失真的风险可能不断加大。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与某类信息的快速连接和匹配,但也自动过滤掉了其他潜在有效息。信息窄化下的公众容易形成“很多人都是这种想法和价值取向”的错觉,这种“选择性”的接触、过滤与相信,不仅会阻塞与不同意见群体的交流沟通,更会造成在自我重复和自我肯定中的视野受困与故步自封。同时也会为偏见滋生、黏性缺失的网络舆论场埋下被操控的巨大隐惠,甚至陷入恶性循环、诱发线下群体性事件,破坏网络生态的晴朗稳定.

    简单粗暴、一刀切式的“算法抵制”并不可取,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公开推行更加透明的行业技术准则,已迫在眉睫;同时,必须摒弃“算法崇拜”,进行更加全面专业的算法设计者素质培训,强化对算法使用者的素养教育。总体而言,从认知与关系的维度看,算法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既有的网络生态,也把自由与枷锁的张力推向了极致。算法场景的无限扩张,快速推动着人们的“全面数据化”,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和伦理争议。有意识地对算法技术进行价值反思,始终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摘编自李巨星《算法无限扩张带来自由还是枷锁》)

    材料二:

    当前人工智能算法通常依赖于数据驱动的方式,其行为不可控、决策机理难解释,带来了公平性、隐私性等相关安全问题。更严重的是,人工智能算法“黑箱”特性导致了算法治理困难,加剧了算法被资本利用的可能,给算法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一些平台利用算法决策侵犯受众权益的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监管手段失效,极易引发监管机构信任危机。

    监管信任危机的根源在于企业在数据和算法上的非对称优势。当前,基础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主要集中在互联同平台企业,这些企业全程操纵算法设计、运行、测试和分析,由此占据着优势地位。监管部门在“算法社会”中已经呈现出被边缘化的趋势,极易失去对关键数据和关键算法的监督权和控制权。

    应对挑战,尤其需要从法律责任、行政责任、道德责任三方面构建算法治理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会各方之间的合作互信。在法律责任层面,国家应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多元主体之间建立起监管算法“黑箱”的共同准则;在行政责任层面,着眼于行政审查、行政监管与行政问责,制定技术标准和操作守则,要求平台企业使用的算法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公共利益,削弱或消除算法“黑箱”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道德责任层面,着眼于算法伦理的嵌入,监管部门应该要求平台在算法设计上符合社会一般道德观念、价值与规范。

    针对算法设计、应用、监管等全流程治理问题,需要构建算法基础标准、风险评估标准、安全等级标准以及监管标准等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分级分类,设立全面、清晰、可操作的技术指标体系,做到实时可控可监管。算法企业应积极主动配合国家算法治理过程,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制定和公开算法相关信息,提升算法透明度。与此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监督作用,加强第三方监督,平衡算法信息的不对称。

    针对算法“黑箱”风险难定义、难监管、难预防、难取证、难追责等问题,需要推动研究院所、企业、高校和政府的技术合作,突破度量评估、行为监测、风险防护、博弈演化、突变溯因等原创理论与核心技术,创建并丰富监管技术手段,确保算法在各个阶段中的安全风险可控。为实现算法治理自动化、标准化,还应当开展算法全周期、立体化智能评测和监测技术的研发,构建可解释性、公平性兼顾的安全可信的算法监管平台。

    (摘编自刘祥龙《打开算法“黑箱”》)

    1.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算法改变了网络群体互动关系的形成方式,由以自发性主动找寻、相互选择为主变成了通过精准的图谱画像、后台信息匹配等方式形成。 B . 算法虽然可以使人们与某类信息实现快速连接和匹配,但更容易使信息窄化,因此我们要自觉抵制利用算法进行信息匹配。 C . 算法盛行容易强化“信息孤岛”效应,而“信息孤岛”效应会使人们阻塞与不同意见群体的交流沟通,还会视野受困与故步自封。 D . 要扭转监管部门在“算法社会”中被边缘化的趋势,就需要从法律责任、行政责任、道德责任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各方之间的合作互信。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算法可以依据用户接收到相关信息和服务后的点击量等各种反馈行为帮助用户发现、连接起具有相似观点或共同兴趣的人。 B . 在算法技术主导下,个性化分发力度得到强化,而“把关角色”却越来越弱化甚至缺位,这大大地增加人沦为算法“囚徒”的可能性。 C . 传统监管手段对一些平台利用算法决策侵犯受众权益束手无策,其根源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黑箱”特性。 D . 要防范算法“黑箱”风险,需要我们加强各方技术合作,突破一系列原创理论与核心技术,创建并丰富监管技术手段。
    3. (3) 下列选项中,最能全面而准确地概括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
      A . 算法在为公众提供极大技术便利的同时,对网络生态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B . 看似理性、中立的算法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偏见。 C . 必须摒弃|“算法崇拜”,进行更加全面专业的算法设计者素质培训。 D . 算法场景的无限扩张,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和伦理争议。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 (5) 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算法对当前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马格比的小堂倌【英】狄更斯

    我是马格比的小堂倌,这就是我的身份。

    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多么可怜!但我想你明白,你应当明白。瞧这儿,我是马格比车站饮食店的伙计,我们最大的骄傲便是从没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

    这是个快活的场所!真的,我们是马格比的模范餐室。我本人原来对顾客也客客气气。但我们的老板娘一下子把我改造好了。

    这真是个逍遥自在的地方!我认为,我们饮食业者在整个铁路线上,是唯一真正享有独立自主地位的。只有在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当然,我这是指我们大不列颠),饮食业才合乎养生之道,对顾客的口腹之欲发挥了如此显著的节制作用。有一个彬彬有礼的外国人,摘下帽子,要求我们的老板娘和女士们给他“一小杯白兰地”,她们只是透过他望着他背后的铁路,毫无反应,他只得亲自动手,大概这是他本国的习惯,这可不得了,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睛,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不准自己动手!”外国人吓得脸色发白,耸起肩膀惊呼道:“我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

    我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我们的老板娘才想上法国实地考察,看看那些吃青蛙的家伙[注]怎么经营饮食业,好做个比较,明确认识到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的饮食业如何出类拔革。我们几个女招待,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喷夫太太,一致表示反对,因为正如她们每人说的,尽人皆知,除了英国,没有一个国家精通做生意的门槛。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烦,要证明业已证明的真理?然而老板娘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买了一张船票,动身走了。

    斯尼夫是嗤夫太太的丈夫,是我们店里一名无足轻重的正式职工。有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便让他拿着开塞钻站在柜台后面;但是只要应付得了,从不请他帮忙,因为他对顾客低声下气,实在叫人受不了。几个女招待对他很不客气,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这样,她们弄得他老是眼泪汪汪的,仿佛他没有把芥末撒进三明治,却撒进了自己的眼睛。

    我们的老板娘出国考察期间,店务便由嗤夫太太负责,她常把顾客弄得哭笑不得,真是妙不可言!

    老板娘回来了,据说,带回了不少骇人听闻的信息,她宣布:在一星期中生意最清淡的时刻,在梳洗室报告她出国考察的见闻。

    梳洗室布置得庄严肃穆。两个学员用花在墙上布置了三组花纹。一组的文字是:“英国永远不向外国学习!”另一组是:“不让顾客得逞!”还有一组是:“这是我们饮食业的大宪章。”整个设计华丽美观,可以与舒坦的心情互相媲美。

    老板娘登上了庄严的讲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喷夫小姐和吹夫小姐坐在她的脚边。她们后面,一般人不易看到的地方,是一位小堂倌,那便是在下。

    老板娘板着脸,向周围扫视了一眼,问道:“斯尼夫在哪里?”

    嗤夫太太当即答道:“我想最好还是别让他参加。他是一头蠢驴。”

    老板娘赞同道:“他的确是一头蠢驴。但正因为这样,不是更加应该对他加强教育吗?”

    嗤夫太太说道:“可惜什么教育对他也不起作用。”

    但老板娘自有主张:“以西结,叫他进来。”

    我把他叫了进来。这家伙垂头丧气的,一进屋便遭到了众人的呵斥,因为他仍随身带着开塞钻。他辩解说这是“习惯力量”。

    “力量!”嗤夫太太道,“我的上帝,请你别再谈什么力量。听着!站在这儿别动,把背靠在墙上。”

    老板娘开始道:“我本来不打算讲那些令人作呕的见闻,但我还是决定谈一下,因为我相信,这能使你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行使你们在一个宪政国家中的权力,更加忠于我们的格言。”

    那些学员,作为格言的制造者,当即响应道:“对,对,说得对!”斯尼夫刚为参加这大合唱表现了一点意向,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吓得他只好半途而废。

    老板娘接着道:“法国人的卑贱无耻,从他们饮食业中奉承顾客的风气看来,已相等于拿破仑臭名远扬的任何卑鄙行径了。”

    “信不信由你们,但我得告诉你们,当我踏上,”说到这里,她狠狠瞪了斯尼夫一眼,“那个大逆不道的国土后,我立即给领进了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

    大家喊道:“可耻!”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

    老板娘继续补充道:“我要求你们以最大的愤怒注意我的话:他们对顾客服务周到,不,简直可以说彬彬有礼!”

    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

    骚动的会场突然安静了。原来,讨好顾客的天性使斯尼夫再也忍耐不住,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

    你如果到马格比车站附近饮食店来,你假装不认识我,我会把右手的大拇指伸到肩上,向你指出哪位是我们的老板娘,哪位是喷夫小姐,哪位是吹夫小姐,哪位是嗤夫太太。但是你再也见不到斯尼夫了,因为那天夜里他就失踪了。他是遇难了,还是给撕成碎块抛弃了,这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他的开塞钻作为他一味奉承顾客的罪证,依然留在店里

    (有删改)

    【注释】“食蛙者“是法国人的外号。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两段交代了“我“的身份,以嘲讽的口气与读者对话,指出马格比车站饮食店最大的骄傲是从不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确立了全文讽刺的行文风格。 B . 小说中将几个女招待取名为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这样的命名颇具嘲讽意味,直白形象地写出了她们对待客人的服务态度。 C . 小说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这一细节反映了在老板娘的淫威下斯尼夫的顺从心理。 D . 小说通过种种夸张描写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衬托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在这样的对比下,人们更易反思自我、他人和社会,达到教化的作用。
    2. (2) 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称呼法国人为“吃青蛙的家伙”,认为法国人“卑贱无耻”,反映出英国人的傲慢、自大的心态,恰恰暴露其自身的顽固与愚昧。 B . “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也通过“我”与店中其他服务人员的对比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C . 小说以车站上的一个小小饮食店为故事背景,将锋芒指向了整个英国社会和制度,体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D . 这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给人以非常荒诞的感觉,但实则是作者对荒诞现实的批判,讽刺了英国人自诩为文明人的丑态。
    3. (3) 小说最后画横线处,为什么“我说不清楚”?“开塞钻”为什么最后依然留在店里?
    4. (4) 狄更斯在人物塑造方面独具匠心,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文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文本一: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以敝邑之为盟主 , 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子产,名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踰越;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文本二: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惠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节选自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B .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C .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D .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盟主,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后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 B . 文公,指晋国国君重耳。“文”是其年号,“公”是先秦时期诸侯的通称。 C . 隶人,古代称因罪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文中指职位低贱的官吏。 D . 乡校,指西周春秋时设在乡的学校,也是国人议论政治的地方。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国因为丧事,没有接见郑国国君,并且用狭小的屋子接待,这实际上是对郑国的怠慢,甚至侮辱。 B . 子产面对士文伯的责难,强调晋过去对诸侯礼遇周到,而现在傲慢拖延,已方为保护礼品,不得已毁坏围墙。 C . 子产的话使赵文子产生了很大触动,赵文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道歉,并答应了子产把围墙修好了再走的请求。 D . 对于民众的意见,子产认为,不能害怕言论,也不能堵塞言论,对的就采纳,不对的就防止,是好是坏,先观察一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②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5. (5) 子产的内外政策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 4. (2022·榆林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注释】①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很早就以文才著名,受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赏识,成为王茂元幕僚。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②裛裛(yì yì):香气袭人。③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颔联上句写素娥让月亮放出清光,为梅花增添姿色,传达出诗人对素娥的感激之情。 B . “不饶霜”写“青女”不会因为梅花开放而少下些霜,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幽怨。 C . “赠远虚盈手”一句诗人感叹想折一把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却无人可赠。 D . 尾联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为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的痛惜之情。
    2. (2) 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诗歌首联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阿房宫赋》结尾中分别指出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其中写秦灭亡原因的两句是“”。
    2. (2) 李白《蜀道难》中,表明蜀国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两句是“”。
    3. (3) 古诗词中采用以声写声的手法来表现“乐器”声音的美妙诗句数不胜数,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功勋》一刷为功勋人物_______________,寓史于艺,极大地扩展了英雄们的影响力。在讲述这些人物曲折奋斗史的过程中,该剧不仅强调了榜样的力量,而且表现了真实矛盾的存在。该剧打动人心的力量,来自人物的传奇故事,来自对情节结构、视听语言的_______________,更来自对人物心理动机的深刻挖掘。比如在孙家栋的故事中,如其所言,“当过‘亡国奴’的人,更懂‘祖国’二字的意义”。于敏、黄旭华、孙家栋等人冲破国外的技术封锁,纵被奚落,遭失败,仍_______________,一心为国。因为他们感受过“国破山河在”的悲愤,渴望祖国早日强盛。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带给观众感动和启迪。这部剧在网上播出时,弹幕不断涌现观众们发出“泪目”“致敬”等词句出现就是明证

    在优秀主创团队的加持下,该剧_______________的细节很多。如在于敏的故事中,象棋的对弈、京剧的演唱、《后出师表》的朗诵,这些细节既强化了作品的本土文化特点,又丰富了剧情,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功勋精神自然流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境界动人心魄,

    《功勋》是一曲英雄主义颂歌,它是对时代洪流下为民族进步、国家富强做出贡献的人物的铭记与歌颂,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树碑立传               匠心独运                     满腔热血                     可圈可点 B . 歌功颂德               匠心独运                     满腔热忱                     可歌可泣 C . 歌功颂德               别出心裁                     满腔热血                     可歌可泣 D . 树碑立传               别出心裁                     满腔热忱                     可圈可点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部剧正在网上播出时,弹幕不断涌现观众们发出的“泪目”“致敬”等词句就是明证。 B . 在网上播出这部剧时,弹幕不断涌现观众们发出的“泪目”“致敬”等词句就是明证。 C . 在网上播出这部剧时,弹幕不断涌现观众们发出的“泪目”“致敬”等词句出现就是明证。 D . 这部剧正在网上播出时,弹幕不断涌现许多观众们发出的“泪目”“致敬”等词句就是明证。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为了及时、有效控制疫情,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门将会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病毒基因测序等疫情信息,科学划定一定区域,短时间内进行该区域内全部人员新冠核酸检测。

    但是病毒是个狡猾的微生物,它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我,也就是变异来适应宿主环境。核酸检测①           , 但是无法发现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异,基因测序就是一个放大镜 , ②      。目前大家熟知的德尔塔株、奥密克戎株,以及之前的阿尔法株、贝塔株,都是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新冠病毒在DNA水平上的不同而命名的。通过基因测序我们还③             , 例如2021年10月份发生在遵义的病例,广西疾控中心就通过基因测序,将获得的结果与内蒙古、甘肃等地的结果做比较,发现它们都高度相似,因此得出遵义的这起新冠疫情与内蒙古、甘肃的疫情是同一传染源的结论,为我们的疫情判断和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1. (1) 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式”的说法最初源自王海鸽的小说《中国式离婚》,改编成电视剧后曾火热一时,衍生出“中国式××”等说法。2012年,网友提出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凄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成为“中国式”爆发的导火线。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2022年2月4日,大年初四,立春,第24届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盛会缓缓拉开帷幕。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数,惊艳世人,被誉为“中国式浪漫”。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