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第四次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5-29 浏览次数:45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判断的论述蕴含着如下观点:审美作为道德的象征,是通往道德的阶梯。一个对美有着赏鉴和追求的人往往也是一个有德行的人,这正是康德将鉴赏判断的兴趣导向道德判断的深刻用意,判断力的媒介作用在此得到体现。然而,由于康德严守道德法则的先验性,将道德情感限制在经验层面“情”的属性里,因此同属于情之范畴的审美与道德之间就产生了罅隙,判断力的媒介作用也被弱化。

    审美判断没有利害性,但它会导向一种道德兴趣,而这种道德兴趣在趋向道德律以后,又会反过来激发我们对美的敏锐感受,引导我们对美的鉴赏进入更高层次。善于发现美的心灵虽然不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但一定不是粗鄙不堪的。因为对美的无利害的鉴赏已经使他们在面对低俗癖好时具备了一定的抵御能力。在康德看来,优美与崇高都能激发人们的感情,崇高激发出敬重之感,一切崇高的形象都易于引起我们内心的敬重甚至敬畏;优美则引出爱慕之情,所有优美的事物都会引起我们的愉悦感。

    关于崇高,巍峨的高山,喷薄而出的朝阳……这些形象都能在我们内心唤起敬重甚至敬畏之感。非但大自然的崇高形象对我们的内心能够起到上述作用,人性的崇高更易在我们心中唤起崇敬之情。慷慨赴义的英雄也会在我们内心唤起敬重之感。一个沉浸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中的人,自身就具有一种道德兴趣。自然美展示了这样一个理念:大自然的终极目的是成就有道德的人。而只有自身已经具备道德兴趣或教养的人,在静观自然美时才能体认到这份道德使命,因为这种兴趣和教养孕育出的道德情调会自然地赋予自然美以种种象征。总之,崇高和优美均蕴含着道德性质。然而,要想将其从人心中激发出来以达到普遍的道德律还需要共通感。

    美的共通感使道德情感导向普遍的道德律,道德律又使得美更具道德象征的力量。之所以说“美是道德的象征”,是因为审美活动与人类的道德之间有着内在联系。面对同一个对象,有些人会觉得美,另一些人未必有同感。我们如何有理由要求所有人都认为某一物是美的?这个问题在经验层面上很难回答,但对于康德而言不是难题,只需从可能性和必然性上说即可,亦即从先验的层面考虑。当我们说一朵花是美的,似乎理所当然地将“美”这个属性视作花本身具有的,即它是花的客观属性。实则不然。康德认为,我们之所以将花的美客观化,是因为我们先天具有一种共通的情感,它能够使我们达成主观上的普遍认同。从审美活动的性质来说,这一共通感当然不是普遍性的概念或规则造成的,而是情感导致的,是人同此心的结果。相信在鉴赏判断中能达成共识,作为审美理想,其对象实质上是人自身,是综合了各种智性概念和人格完善性的人。其实,对此理想的追求本身已经具有道德性了。

    然而,在康德看来,审美中的共通感,其本质依然是“情”,因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情感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亦属于“情”的范畴。康德亦承认,道德情感虽不是道德本身,却能充当道德的动机,对道德的敬重会促使我们做出道德的行为。尽管它可能只是朴素的,不是出于法则的行为,毕竟已经是导向道德律的幽径了。

    当我们将“美是道德的象征”置于情理双彰的阐释模式中,不再仅将道德情感限制在情的单一属性里,因而割裂情—理的本质联系,就会发现由优美和崇高中蕴含的道德性质,到本属于情之范畴的道德情感,最终导向了道德律。此时,道德情感已是兼具情、理属性的了,是审美和道德之间的桥梁。借助它,审美才能实现向道德的平顺过渡。

    (摘编自郭瑞《美,道德的象征》)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审美判断会导向一种道德兴趣,进而趋向道德律,最终引导我们进入对美更高层次的鉴赏。 B . 审美是通往道德的阶梯,一个对美有着赏鉴和追求的人很难不是有德行而且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C . 康德严守道德法则的先验性,弱化判断力的媒介作用,从而导致审美与道德之间产生了罅隙。 D . 美的共通感体现了审美活动与人类的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美是道德的象征”成为可能。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康德的理论为支撑,深入地论证了审美如何才能实现向道德的平顺过渡。 B . 文中对自然美的论述,体现了外因还需要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的原理。 C . 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以举例分析为主,兼顾说理分析,两者互为支撑,论证严谨。 D . 文章对审美中的共通感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有力地阐述了美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在面对一切崇高的形象时易于从内心激发出敬重感和愉悦感,无论是大自然的崇高还是人性的崇高。 B . 一个能在静观自然美时体认到道德使命的人一定是具备道德兴趣或教养的人,因为大自然的终极目的是成就有道德的人。 C . 从先验的层面考虑,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美”是花的客观属性,是基于先天的共通感产生的,是人同此心的结果。 D . 道德情感之所以能成为审美和道德之间的桥梁,是因为它具有情的属性,借助它,审美才能实现向道德的平顺过渡。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涉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有是否丰富及数量多少的问题,也与自然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像云南这样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的地方,生物多样性就非常丰富,而西北沙漠地区干旱、少雨,生物种类就相对偏少。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息息相关。首先,从自然环境条件来看,有的物种对周边环境特别敏感,水、大气、土壤等因素的轻微变化,都会导致特殊生物种群的灭亡。地质及考古学的研究表明,地球生物史上经历过六次大灭绝,都与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改变有紧密联系。比如,很多人所知的白垩纪大灭绝,很大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引发的气候巨变导致的。当下,若自然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仅很多动植物的生存会被影响,人类生存也将遭受威胁。

    其次,从人类活动的角度看,人类不适当的行为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严重损失。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与工业文明的出现不无关系,即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结果。特别是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野生物种栖息地逐渐丧失,出现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有科学家预测,在未来几十年里,地球上大约有100万个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任务变得更加迫切。

    (摘编自李进参《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重要指标》,《经济日报》2021年10月16日)

    材料二:

    “全球食物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推手。在过去50年中,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作物生产或牧场,是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了生物多样性完整。数据表明在面临灭绝危险的28000个物种中,农业对其中的24000个构成威胁。”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的樊胜根在论坛上说。樊胜根认为,由于畜牧业生产对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影响巨大,全球转向植物基础饮食将有利于世界各地人口的饮食健康,并有助于降低流行病的风险。保护土地不被转换或开发,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在闲置的农田上恢复原生生态系统,将为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更多机会。

    “物种生存和死亡的关键因素是留给它们的合适栖息地的数量。如果我们保护全球一半的地表,受保护物种的比例将达到85%或更多。”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说。高吉喜表示,现有全球保护地体系对重要物种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保护地面积远小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需大幅提高保护地面积,中国生态保护红线是可借鉴的模式。

    (摘编自黄俊毅、赵田格格、杨秀峰《共建万物和谐美丽世界》,《经济日报》2021年10月17日)

    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前段时间,云南大象的北上及返回之旅,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成果。”云南大象是中国保护生物多样性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40年间从1114只增加到1864只,朱鹮由发现之初的7只增长至目前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5000只,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让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摘编自吕晓勋《携手构建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5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云南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而西北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相对偏少,这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优劣有着密切关系。 B . 人类不适当的行为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严重损失,估计未来几十年地球上约有100万个物种受到灭绝的威胁。 C . 只要保护土地不被转换或开发,且保护地面积大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能取得彻底胜利。 D . 大熊猫、亚洲象、朱鹮等野外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都影响生物多样性,如果自然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仅人类生存受到威胁,很多动植物的生存也会被影响。 B . 如今的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若得不到有效治理,可能会使野生动物栖息地在若干年后逐渐丧失,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C . 作者认为现有全球保护地体系对重要物种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大幅提高保护地面积,中国生态保护红线是可借鉴的模式。 D . 因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所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
    3. (3) 针对材料中介绍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状况,请概括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要采取哪些措施。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马格比的小堂倌

    狄更斯

    我是马格比的小堂馆,这就是我的身份。

    你不明白我的意思吗?多么可怜!但我想你明白,你应当明白。瞧这儿,我是马格比车站饮食店的伙计,我们最大的骄傲便是从没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

    这是个快活的场所!真的,我们是马格比的模范餐室。我本人原来对顾客也客客气气。但我们的老板娘一下子把我改造好了。

    这真是个逍遥自在的地方!我认为,我们饮食业者在整个铁路线上,是唯一真正享有独立自主地位的。只有在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当然,我这是指我们大不列颠),饮食业才合乎养生之道,对顾客的口腹之欲发挥了如此显著的节制作用。有一个彬彬有礼的外国人,摘下帽子,要求我们的老板娘和女士们给他“一小杯白兰地”,她们只是透过他望着他背后的铁路,毫无反应,他只得亲自动手,大概这是他本国的习惯,这可不得了,我们的老板娘顿时怒火直冒,来不及搽发蜡,便竖起眼睛,劈手夺下了盛酒器,喊道:“放下!不准自己动手!”外国人吓得脸色发白,耸起肩膀惊呼道:“我的上帝!这是怎么回事?”

    我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些外国佬,我们的老板娘才想上法国实地考察,看看那些吃青蛙的家伙[注]怎么经营饮食业,好作个比较,明确认识到勇敢之岛和自由之土的饮食业如何出类拔萃。我们几个女招待,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一致表示反对,因为正如她们每人说的,尽人皆知,除了英国,没有一个国家精通做生意的门槛。既然如此,何必自找麻烦,要证明业已证明的真理?然而老板娘固执己见,不听劝告,买了一张船票,动身走了。

    斯尼夫是嗤夫太太的丈夫,是我们店里一名无足轻重的正式职工。有时我们忙得不可开交,便让他拿着开塞钻站在柜台后面;但是只要应付得了,从不请他帮忙,因为他对顾客低声下气,实在叫人受不了。几个女招待对他很不客气,看到他低声下气讨好顾客,把食物递给他们,便把东西从他手上拍掉;看到他卑躬屈节打算回答顾客的问题,便把他的话打断,不让他往下说。这样,她们弄得他老是眼泪汪汪的,仿佛他没有把芥末撒进三明治,却撒进了自己的眼睛。

    我们的老板娘出国考察期间,店务便由嗤夫太太负责。她常把顾客弄得哭笑不得,真是妙不可言!

    老板娘回来了,据说,带回了不少骇人听闻的信息,她宣布:在一星期中生意最清淡的时刻,在梳洗室报告她出国考察的见闻。

    梳洗室布置得庄严肃穆。两个学员用花在墙上布置了三组花纹。一组的文字是:“英国永远不向外国学习!”另一组是:“不让顾客得逞”,还有一组是:“这是我们饮食业的大宪章”。整个设计华丽美观,可以与舒坦的心情互相媲美。

    老板娘登上了庄严的讲台,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喷夫小姐和吹夫小姐坐在她的脚边。她们后面,一般人不易看到的地方,是一位小堂馆,那便是在下。

    老板娘板着脸,向周围扫视了一眼,问道:“斯尼夫在哪里?”

    嗤夫太太当即答道:“我想最好还是别让他参加。他是一头蠢驴。”

    老板娘赞同道:“他的确是一头蠢驴。但正因为这样,不是更加应该对他加强教育吗?”

    嗤夫太太说道:“可惜什么教育对他也不起作用。”

    但老板娘自有主张:“以西结,叫他进来。”

    我把他叫了进来。这家伙垂头丧气的,一进屋便遭到了众人的呵斥,因为他仍随身带着开塞钻。他辩解说这是“习惯力量”。

    “力量!”嗤夫太太道,“我的上帝,请你别再谈什么力量。听着!站在这儿别动,把背靠在墙上。”

    老板娘开始道:“我本来不打算讲那些令人作呕的见闻,但我还是决定谈一下,因为我相信,这能使你们更加坚定不移地行使你们在一个宪政国家中的权力,更加忠于我们的格言。”

    那些学员,作为格言的制造者,当即响应道:“对,对,说得对!”斯尼夫刚为参加这大合唱表现了一点意向,所有的眉毛已向他皱了起来,吓得他只好半途而废。

    老板娘接着道:“法国人的卑贱无耻,从他们饮食业中奉承顾客的风气看来,已相等于拿破仑臭名远扬的任何卑鄙行径了。”

    “信不信由你们,但我得告诉你们,当我踏上,”说到这里,她狠狠瞪了斯尼夫一眼,“那个大逆不道的国土后,我立即给领进了一家饮食店,那里——我毫不夸张——出售的食物是真正可以吃的食物!”

    大家喊道:“可耻!”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

    老板娘继续补充道:“我要求你们以最大的愤怒注意我的话:他们对顾客服务周到,不,简直可以说彬彬有礼!”

    我和女招待们无一例外,一致发出了愤怒的狂叫。

    骚动的会场突然安静了。原来,讨好顾客的天性使斯尼夫再也忍耐不住,在头顶上挥舞着开塞钻,奔出了屋子。

    你如果到马格比车站附近饮食店来,你假装不认识我,我会把右手的大拇指伸到肩上,向你指出哪位是我们的老板娘,哪位是喷夫小姐,哪位是吹夫小姐,哪位是嗤夫太太。但是你再也见不到斯尼夫了,因为那天夜里他就失踪了。他是遇难了,还是给撕成碎块抛弃了,这我说不清楚,我只知道他的开塞钻作为他一味奉承顾客的罪证,依然留在店里。

    (有删改)

    【注释】“食蛙者”是法国人的外号。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两段交代了“我”的身份,以嘲讽的口气与读者对话,指出马格比车站饮食店最大的骄傲是从不让一个人吃饱过肚子,确立了全文讽刺的行文风格。 B . 小说中将几个女招待取名为喷夫小姐、吹夫小姐和嗤夫太太,这样的命名颇具嘲讽意味,直白形象地写出了她们对待客人的服务态度。 C . 小说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只有斯尼夫没有作声,却用安抚的手在揉他的肚子”这一细节反映了在老板娘的淫威下斯尼夫的顺从心理。 D . 小说通过种种夸张描写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衬托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在这样的对比下,人们更易反思自我、他人和社会,达到教化的作用。
    2. (2) 小说最后画横线处,为什么“我说不清楚”?“开塞钻”为什么最后依然留在店里?
    3. (3) 狄更斯在人物塑造方面独具匠心,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文中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文本一: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以敝邑之为盟主 , 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子产,名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 , 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市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以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文本二: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节选自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B .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C .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D . 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盟主,古代诸侯盟会中的领袖或主持者,后泛指同盟首领或倡导者。 B . 文公,指晋国国君重耳。“文”是其年号,“公”是先秦时期诸侯的通称。 C . 隶人,古代称因罪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文中指职位低贱的官吏。 D . 乡校,指西周春秋时设在乡的学校,也是国人议论政治的地方。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国因为丧事,没有接见郑国国君,并且用狭小的屋子接待,这实际上是对郑国的怠慢,甚至侮辱。 B . 子产面对士文伯的责难,强调晋过去对诸侯礼遇周到,而现在傲慢拖延,己方为保护礼品,不得已毁坏围墙。 C . 子产的话使赵文子产生了很大触动,赵文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道歉,并答应了子产把围墙修好了再走的请求。 D . 对于民众的意见,子产认为,不能害怕言论,也不能堵塞言论,对的就采纳,不对的就防止,是好是坏,先观察一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②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注释】①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很早就以文才著名,受到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赏识,成为王茂元幕僚。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②裛裛(yì yì):香气袭人。③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颔联上句写素娥让月亮放出清光,为梅花增添姿色,传达出诗人对素娥的感激之情。 B . “不饶霜”写“青女”不会因为梅花开放而少下些霜,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幽怨。 C . “赠远虚盈手”一句诗人感叹想折一把梅花来赠给远方的朋友,却无人可赠。 D . 尾联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为梅花未能等到春的到来而过早开放的痛惜之情。
    2. (2) 咏物诗的最高境界是“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诗歌首联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 6. (2022·商洛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庄子·逍遥游》中,在慨叹水积聚不深就无法负载大船之后,直接说明大鹏鸟振翮高飞需要依赖大风的两句是“”。
    2. (2) 郦道元《三峡》中,借林凋水浅、猿猴凄异的叫声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来烘托出三峡秋景肃杀凄清氛围的两句是“”。
    3. (3) 古诗词中采用以声写声的手法来表现“乐器”声音的美妙诗句数不胜数,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一些商业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都在运用算法这个“读心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创造出一种新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信息获取已经从“           ”进入“私人定制”模式。然而,技术往往是一把冷冰冰的双刃剑,在价值和利益的天平上,一些网络平台一切都在围着流量转,以点击量、转发量            , “标题党”泛滥,价值取向跑偏,内容沦为附庸。

    在“网红爆款”刷屏的网络世界,人的注意力是最稀缺资源,“10万+”的阅读、百亿量的点播成为竞相追逐的“眼球经济”。一些平台打着定制服务、精准推送的幌子,让算法变成了打擦边球的工具。侵权盗用原创作品、违规制作生产信息的现象,更是           。网上的歪理邪说无视事实,            , 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商业广告,都被一股脑、无休止地推送过来,让广大受众被迫地接受。

    先进技术带来的原本应该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技术再怎么变,传播渠道再怎么变,内容为王的地位没有变也不会变。互联网企业要秉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以“人工推荐+智能筛选”相结合的方式,用户获得信息的选择权,不能让“良币”驱逐“劣币”。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海捞针           马首是瞻              屡见不鲜              信口雌黄 B . 水中捞月           马首是瞻              熟视无睹              巧舌如簧 C . 大海捞针           唯命是从              屡见不鲜              巧舌如簧 D . 水中捞月           唯命是从              熟视无睹              信口雌黄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互联网企业要秉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人工推荐+智能筛选”相结合的方式,用户获得信息的选择权,不能让“良币”驱逐“劣币”。 B . 互联网企业要秉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人工推荐+智能筛选”相结合的方式,用户获得信息的选择权,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 C . 互联网企业要秉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人工推荐+智能筛选”相结合的方式,将信息的选择权还给用户,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 D . 互联网企业要秉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原则,以“人工推荐+智能筛选”相结合的方式,将信息的选择权还给用户,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
    3. (3)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B .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C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D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新冠抗原自测产品上市后,有些人认为①          ,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疫情发生后,多国推广的抗原检测,只是新冠病毒检测的一项有效补充。相比核酸检测,②        , 一般来说15至30分钟即可得到结果,操作也更便捷,但准确度较低,一般用于感染早期。国家卫生健康委特别说明,核酸检测仍是③             , 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普通流感要高。有研究对有关国家在2021年8月至10月、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做了比较分析,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是,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却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数。可以说,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严重的,并不能因其症状较轻就误以为它是“大号流感”。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请分别用否定句概括上述材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要求每句不超过2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式”的说法最初源自王海鸰的小说《中国式离婚》,改编成电视剧后曾火热一时,衍生出“中国式××”等说法。2012年,网友提出的“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成为“中国式”爆发的导火线。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2022年2月4日,大年初四,立春,第24届北京冬奥会盛大开幕。开幕式倒计时,从“雨水”开始倒数,历经二十四个节气,最终落至“立春”,盛会缓缓拉开帷幕。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数,惊艳世人,被誉为“中国式浪漫”。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