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2-04-02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 1. (2020七下·河南期中) “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由材料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是(   )
    A . 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B . 巩固了国家统一 C . 沟通了南北交通 D . 加强了中央集权
  • 2. (2019·龙东) 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3. 精耕细作一直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出现于唐朝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A . 耒耜 B . 耧车 C . 曲辕型 D . 筒车
  • 4. (2021七下·长春期末) 下面两幅图中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

    A . 社会政治状况 B . 科举选才标准 C . 思想开放程度 D . 手工制作水平
  • 5. (2021七下·长春期末) 757年春,杜甫写下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诗中的“烽火”指的是(   )
    A . 宦官专权 B . 藩镇割据 C . 陈桥驿兵变 D . 安史之乱
  • 6. (2017七下·盐都月考)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王维
  • 7. (2021七下·长春期末) 某歌手在歌曲《王者莫问归》中唱到:“黄袍轻扬,扬起天子端方,顷刻间杯酒销兵芒……” 歌曲中所歌颂的“王者”是(   )
    A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B . 清太祖努尔哈赤 C . 宋太祖赵匡胤 D . 明太祖朱元璋
  • 8. (2020·德州) 北宋时期,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将出身者39人。这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    )
    A . 藩镇割据 B . 民贵君轻 C . 休养生息 D . 重文轻武
  • 9. (2021七下·长春期末) 历史上有一支“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英勇之师的主帅是(   )
    A . 岳飞 B . 黄巢 C . 寇准 D . 李密
  • 10. (2019·山西)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 .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 达官贵人的需要 C . 城市商业的繁荣 D . 海外贸易的兴盛
  • 11. (2018七下·龙湖期中)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A . 建立元朝 B . 设置行省 C . 统一蒙古 D . 开凿运河
  • 12. (2021·菏泽模拟)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地方来管事。这一制度创设于(    )
    A . 唐朝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 13. (2020·成都)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的标志是(   )
    A . 秦朝设置南海郡 B .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C . 明朝设置奴儿干都司 D . 清朝设置台湾府
  • 14. (2020七下·西宁月考)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 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 . 除夕夜,放鞭炮,互相拜年 C . 诵读李清照的词作 D . 赏读关汉卿的《窦娥冤》
  • 15. (2019七下·宜宾期中)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描写的是(   )
    A . 西周分封制 B . 三国鼎立局面 C . 南宋偏安政权 D . 满族入主中原
  • 16. (2021七下·长春期末) 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施推恩令 B . 设立三省六部 C . 设置通判 D . 废除丞相
  • 17. (2019·北部湾) “(明代读书人)只会按照固定的题目做没有原创性的文章。他们对‘四书’的内容甚至并不了解,但只要能背诵模范文,就可以应付考试。”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明朝(   )
    A . 设立军机处 B . 采用八股取士 C . 废除丞相制度 D . 设立厂卫机构
  • 18.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勃兴 B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C .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 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 19. 有学者评论道:“作为展望在悠久历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齐民要术》 B . 《本草纲目》 C . 《天工开物》 D . 《农政全书》
  • 20. 如图漫画为“军机木偶”,他可以体现清朝时期(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 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C .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D . 思想控制的加强
  • 21. 康熙时,组织民工修浚永定河,开挖了一条新河道,使“往年永定河冲决之处”,“斥卤(盐碱地)变为膏腴,不下数百十顷”。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   )
    A . 开垦荒地 B . 兴修水利 C . 改进技术 D . 发展商业
  • 22. 随着商业的发展,为了增强竞争力,清朝时期,各地域商人结成商帮,投身于商贸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   )
    A . 晋商  徽商 B . 晋商  闽商 C . 川商  粤商 D . 川商  徽商
  • 23. (2019·顺德模拟) 它以细密精工而又深沉阔大的现实主义笔力,活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人生道路和作者的生活理想,在艺术上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它”指的是(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 24. (2019八上·苏州开学考) “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A . 都江堰 B . 隋大运河 C . 明长城 D . 北京故宫
  • 25. (2021七下·四平期末) 2010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带有北京地方特色 B . 形成于乾隆年间 C . 形成中得到皇室的扶持 D . 经过不断创新,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二、 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 26. 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友好,也经受了挑战,中外交往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仔细观察下列图示,依据所学知识,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

    ②对年代尺中六例中外交往史实进行阐述,并写出你从中得到哪些认识?

    ③史实准确、语言流畅、表述成文,字数240字左右。

三、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秋,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警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皮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李焘《续贡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元朝时,回族形成示意图(如图1)

     

    材料五:(如图2)

    材料六:

    1. (1) 材料一中“朕”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三例说明当时唐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 (2) 材料二中“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了哪一少数民族政权?依据材料总结出它们制度建设的共同特点。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你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从不同角度分析)
    4. (4) 材料四图1体现了元朝在民族关系发展方面有怎样的历史趋势?
    5. (5) 材料五中印章是元朝对哪个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历史见证?元朝的统一在中国国家发展史和民族关系史上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
    6. (6) 材料六中三幅图片反映了清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采取的哪三种方式?
    7. (7)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有哪些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