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专题20力和运动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2-03-13 浏览次数:10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下·古冶期中) 首先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错误观点的物理学家是(   )
    A . 帕斯卡 B . 牛顿 C . 伽利略 D . 托里拆利
  • 2. (2021八下·德保期中)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例子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不拉车,车就不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C . 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火药推力的作用 D . 斜向上抛出的石块会落地,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
  • 3. (2021八下·揭阳期中) 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我们用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1·潮南模拟) 汽车紧急刹车过程中,会在公路上留下车胎的擦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擦痕是由于刹车后摩擦增大造成的 B . 擦痕越长,说明车的惯性一定越大 C . 刹车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刹车能使汽车迅速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5. (2021·河源模拟) 力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运动员将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阻力而改变运动状态 B . 物体受到的一对平衡力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 C . 速度为零的物体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 .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摩擦力与运动速度无关
  • 6. (2021九上·深圳开学考) 在奥运会运动场上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利用身体的惯性 B . 跳水运动员在跳板起跳后,上升过程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C . 掷出去的铅球总是沿曲线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D . 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7. (2021八下·环江期末) 如图所示是冰壶运动的场景。下列关于这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静止在冰面的冰壶,只受到重力作用               B . 冰壶离手后向前滑行,是因为受惯性力的作用 C . 两个冰壶相碰时,受力越大的冰壶被弹开越远                  D . 冰壶向前滑行越来越慢,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 8. (2021·湘潭) 小贝用力将足球踢出去,足球在水平地面上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足球由于具有惯性,继续向前运动 B . 足球受力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 . 足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9. (2021·连云港)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B . 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 . 运动员百米赛跑后很难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力
  • 10. (2021八下·玉田期末)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C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D . 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 11. (2021八下·滦南期末)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时物体总是静止的 B . 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静止状态,不受力时物体总是作匀速直线运动 C . 一切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 . 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 12. (2021八下·承德期末) 有关力和运动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C . 子弹从枪膛射出之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作用 D .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可以处于静止状态
  • 13. (2021八下·顺平期末)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 . 物体受力平衡时,一定保持静止 C .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 . 物体受力平衡时,运动方向可能改变
  • 14. (2021八下·东城期末) 关于篮球运动员的一次投球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篮球离开运动员的手后能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篮球受到了运动员的推力作用 B . 运动员起跳之后减速上升,是因为他的惯性消失了 C . 运动员投出篮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运动员用力蹬地,身体向上跃起,是因为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 15. (2021八下·广安期末) 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弹簧变长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对手没有产生力的作用 B . 两只手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C . 手对弹簧的拉力不属于弹力 D . 此现象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 16. (2021八下·宁津期末) 如图所示,小伙伴们在玩滑板车,脚蹬地后,人和车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对车的压力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蹬地时,地面对脚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 C . 停止蹬地后,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D . 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车将立即停下来
  • 17. (2021八下·玄武期末) 若小华和小明乘坐的平底小船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他们将书包向某个方向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船对冰面的压力是由于冰的形变产生的 B . 书包向某个方向扔出,船将向相同方向运动 C . 书包飞出后,若冰面无限长,船将一直运动下去 D . 扔出去的书包运动到最高点时,书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18. (2021八下·娄星期末) 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不受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 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一定不受力
  • 19. (2021八下·利辛期末) 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斜面上。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0. (2021八下·枣阳期末)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就会运动 B .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C . 力一定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二、填空题
  • 21. (2021八下·丰润期中) 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 22. (2021八下·丰润期中) 足球是学生喜爱的运动:
    1. (1) 用力踢足球,足球改变了运动轨迹,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 (2) 足球离开脚后仍要向前飞是由于足球具有
    3. (3)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足球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的;
    4. (4) 足球落地后仍向前滚动,速度越来越小,是因为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5. (5) 足球静止在地面上时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力和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23. (2021·霍邱模拟)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木块A在水平向右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失去摩擦力,则物体会沿原来方向运动(选填“加速”、 “减速”或“匀速”)。

  • 24. (2021八下·邛崃期末) 图是我国长五火箭发射场景,当火箭在加速升空时,运载的天和核心舱受到的合力(选填“向上”、 “向下”或“为零”);由于具有,发射进入太空的天和核心舱脱离火箭后能继续运动。

  • 25. (2021八下·醴陵期末) 如图所示,单摆小球在A、C两点之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动到C点(最高点)时,处于状态(填“平衡”或“非平衡”),若此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球将会 (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26. (2021·海口模拟) 如图所示,小车A与物体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B在竖直方向受到 (选填“两”或“三”) 个力的作用;当小车A与正前方的墙碰撞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选填“左”或“右”)。

  • 27. (2021·临沂) 2021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下图是中国女子冰壶队积极备战训练的情景。掷球员将冰壶沿水平冰面推出后,冰壶由于继续向前运动;刷冰员不停地刷冰面可以(选填“增大”或“减小”)冰壶受到的摩擦力;如果摩擦力为零,运动的冰壶将(选填“静止”“逐渐停下来”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28. (2021·嘉定模拟)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汽车突然开动时,人会因而向前倾(均填物理概念);落叶随风起舞,是因为力能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三、实验探究题
  • 29. (2021八下·谷城期末) 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1. (1) 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由静止开始滑下;
    2. (2) 逐渐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小车运动得越
    3. (3) 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 30. (2021八下·肇州期末) 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1. (1) 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

      接触面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

      毛巾

      18.30

      棉布

      较大

      26.83

      木板

    2. (2) 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
    3. (3) 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运动。可见,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31. (2021八下·吉林月考)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

    1. (1) 实验时,要将棉布或毛巾铺在(选填"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
    2. (2) 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 相同。
    3. (3) 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选填“快"或“慢”)。
    4. (4) 根据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出:

      ①运动的小车如果所受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运动;

      ②力是(选填“维持”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32. (2021八下·德惠月考) 小华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 (1) 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滑下。
    2. (2) 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选填“快”或“慢”)。
    3. (3) 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
    4. (4)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     。(填序号)
      A . 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 .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 . 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 33. (2020九上·安徽开学考)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 (1) 实验需要木块从同一斜面的开始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相同;
    2. (2) 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3. (3) 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4. (4) 若要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应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上处释放,比较小车在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