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03-15 浏览次数:9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开瓶器手柄上不同位置,作用在B点比A点更容易打开瓶盖,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 . 大小有关 B . 作用点有关 C . 方向有关 D .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 2. 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1000N的水平拉力拉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保持静止状态,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 1000N B . 0N C . 2000N D . 0
  • 3. 如图是特奥会乒乓球混双赛中香港选手高抛发球的情景,当球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若它所受的重力突然消失,球将(   )

    A . 竖直下落 B . 匀速竖直上升 C . 静止不动 D . 加速上升
  • 4. 图所示的受力示意图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21八下·宣化期中) 托起下面哪个物体所用的力与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致相同(   )
    A . 一头牛 B . 一个西瓜 C . 一位中学生 D . 一袋方便面
  • 6. 自2020年7月1日开始,淮安市“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从动员教育阶段进入集中整治阶段,倡导大家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下列交通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 珍爱生命,远离酒驾 B . 系安全带,平安出行 C . 车辆起步,站稳扶好 D . 保持车距,安全驾驶
  • 7. 少林功夫驰名中外,一武术爱好者保持如图所示的“扎马步”姿势练功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 则其中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强为(   )

    A . B . C . D .
  • 8. (2019八下·汽开区期末) 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 ,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 . PA=PB     B . PA>PB     C . FA=FB    D . FA>FB
  • 9. (2017·淮安) 医院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如图所示的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查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采血管,血液便自动流入采血管,此时的血液是(   )

    A . 靠自身重力流入采血管 B . 被真空吸入采血管 C . 被空气压入采血管 D . 由血压压入采血管
  • 10. 1912年秋的一天,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远洋轮之一“奥林匹克号”正在大海航行,离它10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铁甲巡洋舰“豪克号”与它平行疾驶。突然,“豪克号”失控偏离了方向,一个劲地向“奥林匹克号”冲去,结果“奥林匹克”号躲闪不及,船舷被“豪克号”的船头撞了个大洞。下列对事故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两船外侧水流较急,压强较小 B . 两船外侧水流较缓,压强较大 C . 两船内侧水流较缓,压强较小 D . 两船内侧水流较急,压强较大
  • 11. (2021·铁东模拟) 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自制气压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ρ水银g(h1+h2) B . 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真空部分如有空气,测最值将偏大 C . 乙图中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D . 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h1会变小,h3会增大
  • 12. (2021八下·路北期末) 将同一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放置在水中,如图所示,物块悬浮在水中,它所受到的(  )

    A . 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B . 向上、向下压强差不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C . 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不等 D . 向上、向下压强差相等,向上、向下压力差相等
  • 13.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 遨游太空的‘’天宫二号‘’ B . 海试中的‘’山东号‘’航母 C . 下潜中的‘’蛟龙‘’号 D . 飘在空中的热气球
  • 14. 一些民间谚语、优美的诗词以及俗语等也包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语句和相应的物理本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低,泉水沸点高 B . 一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 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D . 落叶归根——物体受垂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二、填空题
  • 15. 在本次期中考试所学内容范围内,我们学过的两个物理规律分别是定律和原理。
  • 16. 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石头受到的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受到的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 17. 图甲中,置于长木条上的足球将长木条压弯,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选填“足球”或“木板”)形变所产生的力。图乙中,用细线拴着的橡皮正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的橡皮一定受(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 18. 如图所示,瘦弱的小聪用水平推力却没有推动停放在水平地面的汽车是因为小聪对车的推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汽车受到的摩擦力,汽车行驶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是(选填“滑动”或“滚动”)摩擦。

  • 19. 小聪同学骑着自行车上学,到了校门口用力刹车,是通过的方法增大摩擦力;刹车后自行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自行车具有(选填“惯性”或“惯性力”)。
  • 20. 小聪站在松软的泥地上会留下两个较深的脚印,这个现象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而他站在水泥地上时则没有脚印,在这两种情况下,此人对松软泥地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人对水泥地的压强。
  • 21.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粗细相同甲、乙两把水壶,其中甲壶壶身略高,乙壶壶嘴略高,其中能装更多的水的水壶是(选填“甲”“乙”或“甲乙一样多”),其中原因可以用原理解释。

  • 22. 用水平风吹如图A机翼模型时,空气流经模型上表面的流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空气流经模型下表面的流速,因此产生升力;图是汽车尾翼模型,有助于汽车行驶时压紧在地面上。

  • 23. 托里拆利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数值,一标准大气压是Pa。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m高的水柱。
  • 24. 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脚会感觉越来越(选填“痛”或“不痛”),这是因为人受到的浮力(选填“变大”或“变小”)的缘故。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7.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必须水平拉着木块做运动,目的是使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2) 由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3. (3) 由两次实验可得: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4. (4) 在甲实验中,当木块的运动速度变大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小明在图甲实验中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的错误结论,其原因是
  • 28. 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 (1) 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将探头放进盛水容器中,探头的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会(选填“内凹”或“外凸”);
    2. (2) 如图甲、乙、丙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的深度处(选填“同一”、“不同”),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选填“不改变”或“改变”)。
    3. (3)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根据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4. (4) 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该同学用水和盐水,利用图戊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若橡皮膜出现图示情况,由此判断隔板(选填“左”或“右”)侧的液体是盐水。
  • 29.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 (1) 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测量,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 (2) 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步骤

      A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0.5

      0.3

      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初步结论,接着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

    3. (3) 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利用本实验的器材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五、计算题
  • 30. 如图,水桶的底面积为500cm2 , 重为10N;现倒入19kg的水,桶内水的高度为30cm,放在水平地面上,(g取10N/kg)求:

    1. (1) 水对桶底的压力。
    2. (2) 水桶对地面的压力。
    3. (3)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
  • 31. 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由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始终未与喜器接触)。物块下放过程中,水面位始终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与物块下表面漫入水中的深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 (1) 物体的质量。
    2. (2) 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 (3) 物块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