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

更新时间:2022-03-24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总分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表所示为老子、孟子和墨子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道德经》老子

    “鳏、寡、独、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孟子·梁惠王下》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

    《墨子·兼爱中》

    A . 主张以德治国的思想 B . 体现人文主义的思想 C . 反映民贵君轻的思想 D . 强调纲常伦理的思想
  • 2. 《唐律疏议·名例》在谈到立法宗旨时指出,圣人(国家)立法的直接目的是“防其未然”,其深远意图则是“存乎博爱”,而圣王(国家圣主)为此之所以要动用刑罚,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由此可见,唐代法律(   )
    A . 顺应了普通民众的意愿 B . 为君主实施仁政提供保障 C . 对君主的权力形成制约 D . 体现“德主刑辅”的理念
  • 3. 明朝常熟谭晓、谭照兄弟的家乡“湖田多芜”,乡民弃田不治者数以万计。晓与照“买佣乡民百余人”,让他们将低洼地凿为池塘,其余地垫高后用来耕种。池塘里养鱼,池上架梁造舍,养鸡、猪等,“鱼食其粪,悉罗取而售之”。上述材料反映出(   )
    A . 商品化农业集约经营 B . 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 C . 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 D . 千耦其耘的劳作方式
  • 4. (2021高一上·喀什期中) 据表可知,清代(   )

    顺治

    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称号

    康熙

    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称号

    雍正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乾隆

    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清政府规定达赖、班禅去世后再选的转世灵童要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从朝廷颁发的金瓶中抽签决定

    A . 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统治 B . 中央政府对西藏因俗而治 C . 政府高度关注边疆问题 D . 君主均重视对西藏的管理
  • 5. 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单位:1000海关两)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A . 国民政府重视工业,忽视农业的机械化 B .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机械化低 C . 受“提倡国货”影响,农民抵制进口农机 D .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农机具的进口
  • 6. “第一节:在停止没收地主土地政策的同时,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第二节:实行没收汉奸财产筹措经费的政策;第三节:国防经济政策,建立不脱离生产的自卫军;第四节:建立银行,发行货币;第五节:开源节流,克服财政经济困难;第六节:实行鼓励私人投资、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以上是《抗日根据地经济史》部分目录。据此可知,当时根据地(   )
    A . 得到了多种政治势力援助 B . 实施多种措施使经济空前繁荣 C . 实行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D . 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7. (2021·济南模拟)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美国态度的历史因素是(    )
    A .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 . 借鉴朝鲜战争的教训 C . 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D . 中美外交关系的改善
  • 8. 下面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目的是(   )

    A .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C . 掀起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 D . 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民众素质
  • 9. 《剑桥古代史》中描述,希腊人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使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品尝腓尼基的椰枣和西西里的干酪。这种饮食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古希腊(   )
    A . 人文主义思潮兴盛 B . 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 C . 政治环境民主宽松 D . 海岛国家地理环境局限
  • 10. “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根据下图判断合理的是(   )

    A . 图1推动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B . 图2标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 . 图3有利于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三者都体现西方资本主义扩张性
  • 11.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下了其死敌一命,战时如此,平时亦然。”其意在说明(   )
    A . 十月革命使颓废的资本主义焕发了生命力 B .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启发了欧美政策调整 C .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了资本主义 D . 欧美政府干预经济消除了私人生产盲目性
  • 12.  1959年9月,在第14届联合国大会上,古巴外交大臣劳尔·罗亚发表讲话,宣布古巴今后的外交政策既不倾向共产主义阵营,也不倾向资本主义阵营,将古巴定位为不结盟国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 古巴导弹危机改变了古巴外交政策 B . 拉美地区受到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C . 新兴国家寻求保持独立自主的愿望 D . 美苏冷战的重心转移到拉美地区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世界上最贫弱的国家,国际中最低下的地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的地位在此时最为危险。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我们要挽救这种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义,用民族精神来救国。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材料二: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摘自金冲及《中国百年历程的启示》

    材料三:欧洲的两场大战,都由德国人挑起,而德国人似乎应是最为自觉地捍卫欧洲文明的民族。或许不能不说,在欧洲现代文明内部,本身就蕴涵着一颗毒瘤,它使得欧洲时不时陷入疯颠状态。这个毒瘤,就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在德国发育得最为完整、成熟,并表现出其极端的形态,也许并不偶然。民族主义是后进国家与现代化相伴相生的现象。德国诗人席勒讲过一个比喻:受伤的民族精神就好像压弯的细枝,它可能会因外在的压力过大而被最终折断,但是如果树枝的韧性极大,那么,一旦外力舒缓,树枝就会以极大的力量反弹。民族自尊进发的时候,时常是专横中带着侵略性的。

    ——摘自秋风《民族主义惨剧为何发生在欧洲》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民族已经站立起来”的表现。
    3. (3)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列关于欧洲思想的三种观点:

    观点1:它的思想在任何时期都带有批判精神。康德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要把一切事物、一切问题都摆在理性的天平上加以批判。”

    观点2:在欧洲的内部,思想之间交流、辐射,是从古到今分不开的;欧洲的思想通过商业、传教、殖民、征服,逐步传到欧洲以外的别的地方去。

    观点3:对欧洲任何世纪而言,任何一种思想,一个特定的国家,一个特定的民族,特定的思想家,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有一个一贯的东西,它既是断代的又是连贯的。

    请你任选一观点,运用世界史相关知识加以解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999年,在第一轮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材料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安排表(2001年)

    品德与生活

    2

    2

                 

    品德与社会

       

    2

    2

    2

    2

         

    思想品德

               

    2

    2

    2

    语文

    8

    8

    7

    7

    6

    6

    5

    5

    5

    数学

    5

    5

    4

    4

    4

    4

    5

    4

    4

    外语

       

    3

    3

    3

    3

    4

    4

    4

    体育

    4

    4

    4

    3

    3

    3

    3

    3

    3

    音乐

    2

    2

    2

    2

    2

    2

    1

    1

    1

    美术

    2

    2

    2

    2

    2

    2

    1

    1

    1

    科学

       

    2

    2

    3

    3

         

    物理

                 

    2

    3

    化学

                   

    3

    生物

               

    3

    2

     

    地理

               

    2

    2

     

    历史

               

    2

    2

    2

    信息技术

       

    1

    1

    1

    1

    2

    2

    2

    综合卖践活动

       

    4

    4

    4

    4

    4

    4

    4

    地方课程与学习课程

    3

    3

    周总课时

    26

    26

    31

    30

    30

    30

    34

    34

    34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甫全《新中国小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2. (2)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根据对朝鲜战场敌情的分析,认为上甘岭地区要加强我方的火炮,遂指示志愿军总部“注意火炮的调配,加强该方面的作战”。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虽然不如美军,但从志司到兵团乃至军、师,都尽了最大努力,将炮兵集中使用到上甘岭战场。而且,凡参战部队炮兵均组织得较好,快、准、狠,不仅本身战术得当,而且炮兵与步兵的协同十分默契。大量炮兵参战,形成准确猛烈的火力,这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上甘岭战役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无论是传统战争还是现代战争,亦或是未来的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精确化战争,虽然我们一时改变不了战争力量敌强我弱、武器装备敌优我劣、军事科技敌先进我滞后的客观现实,但我们只要全面进行战略设计和战略运筹,改变军事力量对比,变整个战场的总体弱势为局部战场的相对优势,集中优势军事力量以制数;重视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深海、报地、大空、生物、网络、电子、智能等领域战略技术的持续突破,形成一招制敌的关示铁地,人民战争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发扬我军一往无前、决战决胜的战斗精神,就一定能够打赢未未战争,履行好捍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上甘岭战役打出了“上甘岭精神”,并且举国传扬,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同义词。

    ——摘编自刘波《上甘岭战役的战略复盘》(《前线》杂志2020年第10期)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上甘岭精神”?
  •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卢梭否认先天道德,认为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在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卢梭主张道德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卢梭看来,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教育实质上就是自由的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为此,他对经院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指出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下的教育,是对儿童本性的压抑和摧残。此外,卢梭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在理想社会里,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倪愫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等

    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一可以享受”;“自从人们察觉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卢梭的道德教育观念。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卢梭在构建资本主义理性王国的政治理论上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