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3-09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小明在地球的不同位置释放手中实心球,实心球的下落路径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1八下·红桥期末) 穿轮滑鞋的小红因推墙而运动,对此现象中相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红相对于墙是静止的 B . 小红对墙的力小于墙对小红的力 C . 力改变了小红的运动状态 D . 力改变了墙的运动状态
  • 3.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 . 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C . 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 D . 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
  • 4. (2021·东明模拟)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 气垫船 B . 磁悬浮列车 C . 汽车轮上加装防滑链 D . 加润滑油
  • 5. (2020八上·沂水期末) 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利用固定在桌面上的同一把钢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水平方向的力F1>F2 ,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由甲、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 由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 6. (2021八下·永年月考) 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突然向右水平抽动瓶子时,相对瓶子而言,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B . 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C . 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D . 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 7. 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 .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 .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静止 D .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 8. (2021八下·江城期末) 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 . F3<F1<F2 B . F2<F1<F3 C . F1<F3<F2 D . F2<F3<F1
  • 9. (2021·哈尔滨模拟) 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 )

    A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 .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 .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 10.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②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③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

    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
  • 11. (2021八下·靖江期中) 如图所示公共自行车绿色标志由人、自行车和道路三个元素组成,寓意绿色出行。关于人在水平路面上骑车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自行车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B . 人对自行车的压力和自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二力平衡 C . 自行车受到路面的支持力和自行车的重力是二力平衡 D . 人受到的重力与自行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2. 如图所示,甲图是小强在水平地面上向右直线推物体A,乙图是水平推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丙图是物体A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0~1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 . 在1~2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60N C . 在1~3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40N D . 在0~3s内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40N
二、填空题
  • 13. 某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红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以岸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小红是的;如果说小红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14. 汽车司乘人员应系安全带,主要是防止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因(选填“人”或“车”)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状态而造成伤害。
  • 15. 坐在小船上的人用力推另一艘小船,将另一艘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会向反方向运动,如图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6. 如图,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支架上,此时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N。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选填“地球”“A”或“挂钩”)。

  • 17. 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A点时处于(填“平衡状态”或“非平衡状态”);若抛出的小球在最高点A点时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则小球将保持(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18.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A、B两个木块,A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墙板上,现用力F=5N拉木块B,两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若绳子对A的拉力为2N,则A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B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N。

  • 19. 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前进时,若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f=3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是N,当绳子自由端向左移动3米时,物体A向左移动m。

  • 20. 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中点悬挂重为80N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是N,保持F的方向不变,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3.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1) 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 (2) 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  的特点,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 (3) 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  (选填“能”或“不能”)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  。

  • 24. (2021八下·陈仓期末) 小刚发现汽车在柏油马路上容易停下来,而在冰雪路面上不容易停下来。

    1. (1) 小刚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2. (2) 于是小刚利用长木板、毛巾、装有沙子的纸盒A、长方体物块B,以及弹簧测力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时,应使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纸盒A。
    3. (3) 小刚通过比较两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他的猜想。丙图中,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N。
    4. (4) 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还和受力面积有关,所以他进行的操作是,将A从中间切断,并拿走一半,测出剩余一半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受力面积有关。老师说操作是错误的,原因是
    5. (5) 该实验很难保证匀速,于是改进如图丁,要测量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下方木板是否匀速。(选填“必须”或“不必须”)

  • 25. 如图所示是小王“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装置,每个钩码重为0.5N(钩码个数若干),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1. (1) 将该装置置于水平桌面上,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的。小王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2. (2) 小王在实验中,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2.0

      0.16

      4.0

      0.08

      2

      1.0

      0.12

      0.5

      0.06

      3

      2.5

      0.06

      1.5

      0.10

      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用字母表示)

    3. (3) 乙图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若在A点下方再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则需将B点的钩码向右移动格;
    4. (4) 丙图中杠杆每个小格长度均为5cm,在C点竖直悬挂4个重为0.5N的钩码,当在D点用如丙图所示动力F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动力臂为cm,动力F为N。
五、计算题
  • 26. 某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h后,离目的地还有一半的路程,要想在30min内到达目的地,问:
    1. (1) 它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2. (2) 全程有多远的距离?
    3. (3) 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 27. (2020·潍坊) 疫情期间,大壮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坚持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已知AO长1.5m,OB长0.5m,大壮质量m2=56kg,g取10N/kg,求此时:

    1. (1) 大壮对杆的拉力大小;
    2. (2) 地面对大壮的支持力大小。
  • 28. 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 N的拉力在20 s内将重为480 N的物体匀速提高2 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 (1) 动滑轮重;
    2. (2) 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
    3. (3) 若重物再增加150 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至少多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