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11-03 浏览次数:13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C . 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 D .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 2. (2017八上·梁子湖期末)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B .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 .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 .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 3. 如图所示为利用激光引导掘进机直线开凿,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选项中的光学现象与图中原理相同的是(   )

    A . 日环食 B . 雨后的彩虹 C . 红色的杜鹃花 D . 鱼鹰的倒影
  • 4. (2020八上·灵宝期中)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 B . 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C . 读数时视线倾斜会产生误差 D .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 5. 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说法正确的选项( )

    A . 甲物体做加速运动,乙物体做减速运动 B . 甲、乙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 C . 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是5m/s D . t=10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 6. 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B .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重力约为 C .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D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
  • 7. 如图为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传播的示意图,其中实线分别表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OB是折射光线 B . AO是反射光线 C . 反射角是 D . 空气在 的下侧
  • 8. 下列关于地球附近物体受到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B .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 C . ,说明 D . 悬浮在高空中的热气球同样受重力
  • 9. 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给机械安装滚动轴承 B . 防滑手套内侧凹凸不平 C . 自行车把手的条纹 D . 汽车轮胎上的防滑链
  • 10.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 .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 . 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 11. (2020八上·海淀期中) 关于密度公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公式可知 成正比, 越大 越大 B . 由公式可知 成反比, 越大 越小 C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通常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D . 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若其体积增加一倍,则它的密度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 12.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有可能是酒精 B . 乙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C . 甲、乙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D . 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
  •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两个物体互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 .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一定有一个物体受力,另一个物体不一定受力 D . 两个物体互相作用,这两个物体同时是受力物体,也同时是施力物体
  • 14. 如图所示,有关“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称量矿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B . 若将矿石切去一半,则剩余矿石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C . 矿石的质量为28.4g D . 矿石的密度为2.82g/cm3
  • 15. (2020·常德) 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 6kg/m3 B . 4kg/m3 C . 3kg/m3 D . 2kg/m3
  • 16. 某同学在烧杯中装入某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及对应的液体体积 ,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 ”图像,结合下面表格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

    物质种类

    硫酸

    煤油

    植物油

    密度

    A . 该液体密度为 ,可能是硫酸 B . 该液体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 烧杯的质量为 D . 的该液体质量为
  • 17. 为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利用固定在桌面上的同一把钢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水平方向的力F1>F2 ,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B . 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 . 由甲、丁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 由乙、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 18. 一个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如图所示,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B . 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木板上 C . 足球受到的支持力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D . 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 19. (2021八下·江油月考) 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将木块A放置于水平木板B上,加载一个钩码,把一支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列讨论中正确的是(   )

    A . 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B . B受到A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N,方向向左 C . A物体上面的钩码受到的摩擦力是2.4N,方向向左 D . 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 20. 如图,水平地面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3N的力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O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NO段的速度小于OP段的 B . 物体在OQ段受到摩擦力大小等于3N C . 物体在MO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3N D . 物体在MO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
  • 21.        
    1. (1) 2019年6月华为发布麒麟810芯片,成为第一家有2款7nm芯片的广商,纳米是长度单位,7nm=m;
    2. (2) 如图中,铅笔的长度是cm。

  • 22. (2020八上·夏津期中) 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测距;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的产生。(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 23. 如图所示,一头大象的质量约6,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一只蜜蜂的质量约0.95。[(填写单位)说明:填写汉字或字母均可。]

  • 24. 如图1,费县梁邱朱大哥在苹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以便提高苹果的红色度。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太阳光,苹果红色光,看起来是红色(选填“反射”、“吸收”或“折射”);如图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我们看到的白屏是色的。
  • 25. (2020八上·兰陵期中) 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甲和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所用时间之比2:3,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若他们通过相同的路程,则它们所用时间之比为
  • 26. (2021八下·毕节期中) 某运动员用头顶远处飞来的足球时,足球被顶了回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同时运动员感觉头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足球被顶到空中后由于受力作用(不计空气阻力),所以最终要落向地面。
  • 27. (2020八上·肥东期末) 在寒冷的冬天里,充满水的水管容易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变小, 变大造成的,体积为 90cm3 的水结冰后体积变成cm3。(ρ=0.9×103kg/m3    ρ=1.0×103kg/m3  )
  • 28.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0-2s内,物体是(选填“运动”,“静止”)的,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N。2s~4s物体加速运动,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31. 旺堆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如甲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如乙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调到。这时(如图乙),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 (3) 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
      A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 . 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 . 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 . 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 32. (2020八上·新乡期中)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 ,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3. (3) 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4. (4) 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选填“纯酒精”或“水”);
    5. (5) 由于将烧杯中的部分酒精倒入量筒过程中,烧杯内壁沾有部分酒精,这对测量酒精的密度(有/没有)影响。
  • 33. 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长木板和毛巾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应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
    2. (2) 对比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3. (3) 小明想进一步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图丙的实验,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使用现有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小明采取的办法是:,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和实验甲进行比较,完成了实验。
  • 34. 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按如下步骤操作:

    1. (1) 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方向调零;
    2. (2) 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而且发现细线被竖直拉直,这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的。
    3. (3) 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当物体的质量为0.7kg时,它受到的重力是N。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五、计算题
  • 35. (2020八下·常熟期中) 一空瓶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若在空瓶中放入一金属块,测得金属块与瓶子的总质量为1000g,然后再往瓶中装满水测得瓶子、金属块和水三者的总质量为1400g,则:

    物质

    密度/(g/cm3 )

    19.3

    11.3

    8.9

    7.9

    2.7

    1. (1) 求瓶子的容积;
    2. (2) 求金属块的体积;
    3. (3) 求金属块的密度,并判断它可能是什么金属?
  • 36. 东风汽车起源于1969年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中国的东风、世界的东风”为愿景,致力于成为全球市场品牌价值第一、下表是他们公司生产的一款重卡部分参数。如图是汽车行驶到某一桥梁时的标志牌,请回答:g取

    车辆型号

    驱动形式

    (前四后四)

    轴距mm

    车身长宽高度(mm)

    整车质量kg

    8200

    最高车速

    1. (1) 汽车的重力是多少?
    2. (2) 若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从此处到达临沂需要多少小时?
    3. (3) 已知汽车空载受到的摩擦力是汽车自重的0.05倍,空载时汽车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是多少?
    4. (4) 若汽车装载了 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 ,问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安全通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