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名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戴着面罩工作一段时间后,面罩会模糊不清,这是由于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了面罩的(选填“内侧”或“外侧”),这个过程中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2. 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有关,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法。

  • 3. 如图所示,公交车甲和公交车乙从同一车站同时同向匀速行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车速度为km/h,若运行5min,则乙车行驶的路程是

  • 4.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是的;以树木为参照物,青山是的.(以上两空均填“运动”或“静止”)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而言的.
  • 5. (2018·鹤岗) 一块质量为20g的冰化成水,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cm3
  • 6. (2020八上·安徽期末)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g/cm3 , 容器的质量是g.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V/cm3

    15

    22

    50

    8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g

    67

    72.6

    95

    119

  • 7.           
    1. (1) 如图所示,小华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为 cm,测长度时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目的是

    2. (2) 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 图象如图所示,

      ①物体在 处于 状态;

      ②物体在第 的速度是

      ③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是 m。

二、单选题
  • 8. (2020八上·河西期中) 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其长度约为成年人拇指至中指之间一的长度(约18cm),下列物体的长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 . 粉笔的长度 B . 课桌的高度 C . 乒乓球的直径 D .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 9.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10. 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的(   )
    A . 形状不同 B . 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C . 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D . 状态不同
  • 11. (2020·宜昌) 一般来说物质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当物体发生“热胀”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体积变小 B . 物体密度变小 C . 物体质量变大 D . 物体没有任何变化
  • 12. (2020八上·海陵期末) 2020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   )
    A . 相对太阳静止 B . 相对火星静止 C . 相对地球静止 D . 相对月球静止
  • 13. (2020·枣庄)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 . 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 . 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 . 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 14.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 . 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C . 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液化现象 D . 水的沸点是98℃,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 15. (2019·德州) 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 . 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 . 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 . 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三、双选题
  • 16. 一辆长 的货车,以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 的大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

    A . B . C . D .
  • 17.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C . 甲、乙两种物质等质量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 D . 甲、乙两种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
四、实验题
  • 18. 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1) 为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 (2) 冰熔化前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3. (3) 实验时,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4. (4) 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熔化持续了 ,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第 时,该物质处于状态(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5. (5) 待冰完全熔化成水后,对烧杯中的水继续加热,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 19. 小明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 ,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横梁静止时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 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3. (3) 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4. (4) 小明配制的酒精的密度为 。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选填“纯酒精”或“水”);
    5. (5) 由于将烧杯中的部分酒精倒入量筒过程中,烧杯内壁沾有部分酒精,这对测量酒精的密度(有/没有)影响。
五、计算题
  • 20. 某同学用天平、玻璃瓶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测得空瓶的质量为 ,瓶中装满水后总质量为 ,将瓶中水全部倒出并装满待测液体后总质量为 。(水的密度为
    1. (1) 玻璃瓶的容积;
    2. (2) 待测液体的密度。
六、综合题
  • 21. 已知铝的密度为 ,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用天平测得此球的质量是594g,体积为300cm3
    1. (1) 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2. (2) 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多少?
    3. (3) 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0.666kg,请参考下列部分物质的密度表,该液体可能是什么?

      物质

      水银

      煤油

      酒精

      植物油

      密度(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