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15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1mm B . 一个普通鸡蛋的重力约为5N C .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 . 中学生骑自行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2m/s
  • 2. (2016八上·福建期中) 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A . B .    C . D .
  • 3. 把一个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用抽气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罩中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到听不到为止。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 .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 . 声音在玻璃钟罩里发生了反射 D . 声波被玻璃钟罩罩住了
  • 4. (2020八上·覃塘期末) 为了保护嗓子,同时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们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改变声音的音色 C . 增大声音的响度 D .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 5. (2020·济南) “一枚金指环温柔了夏至一。 金指环’作‘聘礼’ ‘夏至'牵手‘日环食’”一这是 《济南时报》报道2020年6月21日下午日环食的新闻标题。这次日食在我国境内都能看到,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可见日环食。右图是济南网友拍摄的日食照片。形成这一天文奇观的物理学原理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色散
  • 6. 生物学研究表明,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而物理学研究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由此可以初步推测,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光是(  )

    A . 红光 B . 黄光 C . 绿光 D . 紫光
  • 7.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 .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 .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 .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 8. (2017八下·德惠月考) 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 . 大小有关 B . 作用点有关 C . 方向有关 D .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 9. (2018·北京)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 B . 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C . 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 给自行车的车轴加润滑油
  • 10. (2020八上·大邑期中) 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 .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 .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 .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A的像与蜡烛B不再重合
  • 11. (2017·连云港) 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 . 纯水 B . 酱油 C . 酒精 D . 植物油
  • 12. 小明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实验时,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侧,要使天平平衡他接着应该(   )
    A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 向右盘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
  • 13. 有一台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通过光束射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电光屏上来显示液面的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电光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的高度(   )

    A . 上升 B . 下降 C . 不变 D . 不确定
  • 14. 甲乙两金属块密度之比为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乙的体积之比为(   )
    A . 4∶5 B . 5∶4 C . 1∶5 D . 5∶1
  • 15. 如图所示,小娟随家长到某餐厅吃饭,站在餐厅门口2s后,电动玻璃门自动向两侧平移打开,小娟在左右两侧玻璃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 . 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 . 在两侧玻璃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C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D . 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不同,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玻璃门之间的间距
  • 16. (2019八上·阜新月考)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0-6s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B . 物体在2-4s内运动的路程为5m C . 物体在0-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D . 物体在0-2s的平均速度小于4-6s的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
  • 17. 周末阳光明媚,小红和妈妈一同来到天鹅湖边散步,看到湖中树影摇曳,鱼儿戏水。小红看到的树影是所形成的像,看到的鱼儿是所形成的像。
  • 18.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
  • 19. 2020年12月10日在中国台湾宜兰县海域发生5.8级地震,惠安也有明显的震感,在地震中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具有较大的破坏力,说明它可以传递一种(选填“能量”或“信息”)。
  • 20.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2kg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在返回过程中,样品相对于嫦娥五号返回器是的,相对于地球是的,月球样品从月球到地球其质量

  • 21. (2020八上·额尔古纳期末)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若秒表每格为1s(实验中指针没有转过1圈),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 22. 中学阶段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全面发展是每个中学生都需要关注的。牛奶是补钙的最佳品。如图是某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 , 则一盒纯牛奶的质量为g。把一盒牛奶喝掉一半,剩余牛奶的密度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 25. 黑板的表面通常比较粗糙,这是为什么?用了一段时间后,有时候黑板会反光“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使这些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请解释这个现象。
五、实验题
  • 26.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圆筒的直径d 为cm;图乙所示秒表示数为

  • 27.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 (1)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兵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 (2)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 (3) 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选填“图甲”或“图乙”)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 (4)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______法。
      A . 推理 B . 类比 C . 控制变量 D . 转化
  • 28.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cm)

    30

    20

    15

    10

    5

    像距v/(cm)

    15

    20

    30

    40

    /

    1. (1) 上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①实验中用的凸透镜的焦距f=cm。

      ②第5次实验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次数据是编造的。

    2. (2) 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3. (3) 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下半部分遮住了,(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
    4. (4) 实验后,小明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小明同学所带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29. 如图,小钦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左端,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一些。
    2. (2) 当天平平衡后,进行如下操作,正确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②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③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3. (3) 图①中液体的体积为cm3;图③中天平的读数为g;则该未知液体的密度是kg/m3
  • 30. 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1. (1) 如图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分度值是N,此时测力计的示数是N。
    2. (2) 分析比较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次数

      1

      2

      3

      4

      质量m/kg

      0.1

      0.2

      0.3

      0.4

      重力G/N

      1

      3

      4

    3. (3) 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 31. 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请你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中的其中一个。
    1. (1) 方法:
    2. (2) 现象:
    3. (3) 结论:
六、计算题
  • 32. 在本学期的校运动会上,小明同学在100m比赛项目中,取得16s的成绩,则:
    1. (1)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 (2) 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实际成绩是多少?(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33. (2021八下·永年月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广州赛特智能生产的一种智能送药机器人,空载时质量约为60kg。在疫情期间由机器人配送物资可以顶替四个人的工作,减少感染,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个型号为B1的机器人一次最多可以配送200kg物品,速度最快可达到2m/s,充一次电最长可以行驶8h,则:

    1. (1) 这辆机器人满载时物品的重是多少牛?
    2. (2) 若机器人满载行驶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0.1倍,则地面对机器人的摩擦力是多少N?
    3. (3) 机器人最远可以行驶多长的距离?(g取10N/kg)
  • 34. 75%的酒精是医用酒精。酒精能够杀灭人体表面的细菌、真菌,包括芽孢,所以可以用在完整表面消毒。如图是一瓶500mL的75%的医用酒精,现取20mL的酒精样品测得质量为17g(ρ=0.8×103kg/m3 , ρ=1.0×103kg/m3)求:

    1. (1) 75%医用酒精的密度;
    2. (2) 这瓶500mL的75%医用酒精的总质量是多少克?
    3. (3) 这瓶75%医用酒精里酒精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