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上历史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单元测试卷B

更新时间:2021-10-09 浏览次数:8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
    A . 伯里克利改革 B . 大化改新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 明治维新
  • 2. 日文中“武士”一词其本义是侍者,贴身随从。在10一19世纪武士是日本的一个社会阶层。一般指通晓武艺、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他们产生的背景是( )
    A . 社会安定 B . 土地私有与兼并 C . 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D . 进人幕府统治后
  • 3. 古代日本幕府政治中,武士集团的最高首领被称为( )
    A . 主教 B . “征夷大将军" C . “国司” D . 领主
  • 4. 山本一木作为僧人长期旅居中国,12世纪晚期回到日本,他有可能亲身体验的是( )
    A . 国家权力集中于天皇 B . 在镰仓幕府中担任要职 C . 向孝德天皇介绍中国的先进经验 D . 最早建立起日本庄园
  • 5. 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在他们的领地上,居民组织生产的形式是( )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人民公社化 C . 以“部"的形式 D . 家庭联产承包
  • 6. 从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可以看出,中国哪一时期的文化对它影响很大( )
    A . 秦汉时期 B . 三国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宋元时期
  • 7. 大化改新使部民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中央集权制,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以上内容是( )
    A . 大化改新的背景 B . 大化改新的内容 C . 大化改新的性质 D . 大化改新的影响
  • 8. (2021·扬州) 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内容包含(   )
    A . 一切私地收归国有 B . 推行“殖产兴业” C .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D . 提倡“文明开化”
  • 9. (2021·攀枝花) 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封建国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点学习唐朝的(   )
    A . 科举制度 B . 租庸调制 C . 中央集权制 D . 均田制
  • 10. (2021·烟台) 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号为大化,颁布改新诏书,吸收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这一“改革”(   )
    A . 确立土地私有制 B . 使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C . 提倡“文明开化” D . 使日本进入近700年幕府统治时期
  • 11. (2021·射阳三模) 646年,孝德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效仿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该材料表明大化改新使日本(   )
    A . 确立土地私有 B . 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 天皇大权旁落 D .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12. (2020九上·龙华期末) 横向观察下面表格所列历史现象,存在着因果关系的是(    )
      历史现象 原因
    公元前21年,罗马共和国演变罗马帝国 凯撒控制元老院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日耳曼人大举侵入
    日本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大化改新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基督教
    A . B . C . D .
  • 13. 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在保存和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
    A . 查理曼帝国 B . 亚历山大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罗马帝国
  • 14. 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
    A . 伯里克利改革 B . 《荷马史诗》 C .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和浮力定律 D . 《天方夜谭》
  • 15.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与阿拉伯人的口相关的史实是( )
    A . 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 B . 将中国的重大发明传人欧洲 C . 创制了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D . 穆罕默德利用宗教实现统一
  • 16. 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
    A . 耶稣 B . 穆罕默德 C . 释迦牟尼 D . 安拉
  • 17. 830年,哈里发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这段材料最准确地反映了( )
    A . 阿拉伯人取得了突出的文学成就 B . 阿拉伯的伊斯兰教向世界各地传播 C . 阿拉伯人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角色 D . 阿拉伯保存了大量世界各地的文化
  • 18. 美国学者麦克·哈特著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在书中穆罕默德排名居百位人物之首。你认为他能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他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B . 他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C . 他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 D . 他完成了传播宗教信仰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 19. 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其中“阿拉伯人的口”主要说明了( )
    A .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B . 阿拉伯人善于言辞 C . 阿拉伯人的口非常有特色 D . 阿拉伯人喜欢交际
  • 20. “花剌子密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人欧洲,代替繁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
    A . "公历”的由来 B . 阿拉伯数字 C . 巴格达的“智慧宫” D . 计算机网络
  • 21. (2021·德阳)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 . 古埃及文化 B . 阿拉伯文化 C . 古印度文化 D . 古希腊文化
  • 22. (2021·福建) 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 . 创新与交流 B . 冒险与挑战 C . 征服与重建 D . 统一与扩张
  • 23. (2021·禅城一模) 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
    A . B . C . D .
  • 24. (2021·长沙模拟)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 . 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B . 阿拉伯帝国持续时间最长 C . 阿拉伯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 D . 阿拉伯帝国繁荣富庶
  • 25. (2021·长沙模拟) 在描述历史事件时,要遵循历史的时序观念,即要将史事置于特定的时间、空间框架下,认识史事的来龙去脉,运用特定的时空术语理解历史的发展变化,并对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下列历史事件的描述与历史发展进程存在差异的是(    )
    A .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B . 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C . 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D .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二、材料分析题
  • 26. (2020九上·潜山月考) 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最早对日本有确切记载的历史书籍;《隋书·东夷倭国传》记载:公元607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上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新唐书·日本传》也记载:成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音(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

    请回答:

    材料二: 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独我国自隋唐以来广泛采用中国的制度文物,但惟有宦官制度不拿来,这不能不说实在是好事……我们就此也必须十分感谢我国当时先觉者的思考辨别。”

    ——《桑原鹭藏全集·东洋史说苑》

    1. (1) 从材料中看出中日之间的交往最早始于哪一朝代?中国史书多次出现有关日本的记录说明了什么?
    2. (2) 材料二中“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宗教信仰”,请列举一史实证明。这些“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掀起什么运动?
    3. (3)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民族学习外来文化有何特点。
  • 27. (2019九上·安仁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大化改新后一二百年,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把自己的家族和仆人武装并蓄养起来,组成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仆关系为纽带的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后来,日本形成了武士应遵守的封建道德,称为“武士道”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忠君”“节义”“勇武”等。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请回答:

    1. (1) 材料中所说的“大化改新”指的是什么时间,谁在位时采取的对日本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措施?
    2. (2) 材料中所说的“大化改新”在经济、政治上的措施是什么?
    3. (3) 材料中所说的“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进程的影响是什么?
    4. (4) 如何看待日本社会中出现的武士道精神?
  • 28. 辨析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摩奴法典》规定 :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如果是吠舍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罚款150到200帕那。要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材料二: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材料三:穆罕默德最初在 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国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由高到低的等级名称。此法典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哪国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领导人是谁?
    3. (3) 材料三中的“宗教”指什么宗教?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主要原因。
    4. (4)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中兴的认识。
  • 29. 辨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 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

    材料二:阿拉伯部落长期在阿拉伯半岛上游牧,各部落都有自己信仰的神。后来传教者称: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而自己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他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信仰本部落的神。

    1. (1) 材料一反映了阿拉伯半岛是一种怎样的局面?此时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思考“传教者”指谁?他为什么要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安拉,放弃信仰本部落的神?
    3. (3) 根据以上材料及问题解答,请你谈谈“传教者”的主要事迹。从学习中你体会到宗教与阿拉伯的统一之间有何关系?
  • 30. (2021九下·太谷开学考)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文化遗产】在古代历史中,东西方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明交流】

    历经十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就在亚历山大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化带到了他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使北非、西亚、中亚、甚至印度,都受到了希腊文化的洗礼和影响。希腊文化优秀的成果也因此而逐步传遍当时世界各个文明区域。

    【文化现象】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宗教。

    1. (1) 从下面的文化遗产中任选两例,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2. (2) 结合图及文字介绍,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3. (3) 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完成下列表格内容填写。

      名称:基督教

      兴起:1世纪

      地点:① 

      4世纪:被定为罗马国教

      名称:伊斯兰教

      兴起:7世纪初

      地点:阿拉伯半岛

      人物:② 

    4. (4) 【文化传承】世界古代文明中无数成就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光芒,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文明成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