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26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古埃及金字塔是法老(国王)死后的陵寝。法老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这说明(    )
    A . 公民民主政治发展 B . 原始宗教日益成熟 C . 王权逐渐走向衰落 D . 古代医学愈加发达
  • 2. 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的古巴比伦,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载入史册。这个时期的古巴比伦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得益于(    )
    A .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 . 农业发展的需要 C .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施 D . 统一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 3. 中印两国古代文明互相影响。其中,起源于古代印度的艺术成就,对古代中国艺术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领域是 (    )

    A . 佛像艺术 B . 书法艺术 C . 绘画艺术 D . 舞蹈艺术
  • 4. 历史研究发现,古代希腊的斯巴达城邦,拥有公民权的斯巴达人,最强盛时期只有9000户,他们拥有 面积大小相当的土地,但不从事农业劳动。斯巴达人的每一户,占有7户被称为“希洛人”的奴隶。 奴隶从事繁重农业劳动。还有一部分无公民权的自由人,从事务农、工商业和手工业。这段史料可以说明,在斯巴达城邦,占有土地的是(    )
    A . 希洛人 B . 无公民权的自由人 C . 斯巴达居民 D . 斯巴达公民
  • 5.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示意图,可以看到,影响这时期古代亚非文明的地理环境主要是(    )

    A . 山地多,平原少 B . 位于陆上大河流域 C . 位于海洋沿岸 D . 位于交通发达便利之处
  • 6. 在古希腊的雅典城邦,执政官伯里克利主政下,雅典建立了津贴制度,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目的是( )
    A . 维护公民民主制度 B . 实现公民共同富裕 C . 增强雅典综合国力 D . 完善雅典福利制度
  • 7. 公元前4世纪,通过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这个帝国统治下,东西方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加强,新建城市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些说明,亚历山大帝国(    )
    A . 一度统一亚欧非三洲 B . 促进当时世界和平发展 C . 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D . 成为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中心
  • 8. 有同学将围绕某个拟探究主题,搜集了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资料。请判断该同学学习研究的主题,是 (    )

    A . 古代奴隶制国家统一 B . 罗马帝国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C . 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D . 人类古代文明的民主与法制
  • 9. “庄园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 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 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 . 开放式的经济实体 B . 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 . 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 . 以手工业经济为主的实体
  • 10. 世界各国古代建筑艺术,一直影响到今天。以下是古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典型建筑风格。美国国会大厦的建筑主体,如图所示。从中看出,影响美国国会大厦建筑风格的是(    )

    A . 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 B . 古代中国建筑风格 C . 古代印度建筑风格 D . 融合世界各国建筑风格所长
  • 11. 12世纪时,巴黎出现教师私人创办的学校。这些教师自发组织了教师行会,开创“教 授治校”的先河,且得到国王的支持。在不允许宣传异端言论的条件下,罗马教皇 也支持私人办学。这样的形势,有利于大学(    )
    A .   摆脱基督教会的束缚 B . 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需要人才 C . 推动西欧城市的复兴 D . 培养维护君主专制的统治人才
  • 12. 横向观察下面表格所列历史现象,存在着因果关系的是(    )
      历史现象 原因
    公元前21年,罗马共和国演变罗马帝国 凯撒控制元老院
    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灭亡 日耳曼人大举侵入
    日本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大化改新
    63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 穆罕默德创立基督教
    A . B . C . D .
  • 13. 1266年的佛罗伦萨由工商业者组成的“市民大会”与贵族平权,拥有了立法和监督行政大权;1293年,佛罗伦萨工商业者行会推翻封建贵族统治,取得城市共和国政权。13世纪末,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以法律形式将贵族排斥出市议会。这一过程反映了该城市(    )
    A .   资产阶级的形成 B . 争取自治的斗争 C . 封建势力的消亡 D . 王权统治的强化
  • 14. 如表,1650-1750年欧洲、非洲、美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一时段三大洲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1650年 18.3% 18.3% 2.4%
    1750年 19.2% 13.1% 1.6%
    A . 高产农作物品种的传播 B . 高致病致死的瘟疫流行 C . 工业革命向全球的扩展 D . 资本原始积累早期殖民扩张
  • 15. 意大利托夸多・塔索(1544-1594)的名作《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1575),以歌颂的态度叙述第一次十字军将士经过种科,挫折和残酷的战斗,最后取得胜利,攻下圣城耶路撒冷的故事。这部作品体现了(    )
    A . 宗教迷信色彩 B . 人文主义色彩 C . 民主自由精神 D . 追求公平正义
  • 16. 伏尔泰在一篇作品中描述,英国国王的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他们与国君共同分享立法之权。伏尔泰描述的是英国(    )
    A . 革命前的君主专制 B . 君臣关系的和谐 C . 王权受到议会制约 D . 国王权力被剥夺
  • 17. 2020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否决了国会通过的新冠纤困法案,要求国会修改其中不必要的组成部分。美国这种制度,开始建立于(    )
    A .   1776年的《独立宣言》通过之时 B . (1787年美国宪法》生效之时 C . 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建立之时 D .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胜利之后
  • 18.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呼吁外国君主军事干预法国革命的信件被人们发现,而且,他还带着王室核心成员计划逃往国外而被革命派抓获。因此,1793年1月,经过审判,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处死。这说明(    )
    A . 国王权利不受法律保护 B . 法国制宪会议具有司法审判权 C . 体现法律面前公民平等 D . 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由此确立
  • 19.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借助《法国革命史》等西方历史著作,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的独裁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段材料可以证明(    )
    A .   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B . 法国大革命群众基础比较广泛 C . 中国资产阶级要求走法国革命道路 D . 清王朝与法国路易十六统治相似
  • 20. 毛泽东的晚年专门研究了欧洲近代一位人物,关注的重点是他率领军队打破欧洲各国包围后,反过来称霸欧洲,但因战略失误而失败,从中体现失道寡助的历史规律。毛泽东研究的是(    )
    A . 查理一世 B . 罗伯斯庇尔 C . 孟德斯鸠 D . 拿破仑
  • 21. 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下来。在现代工厂制度下,有集中的生产场所、生产纪律和 管理制度,这些都属于广义的企业管理。相较于原来的手工工场,生产效益大大提高。这说明(    )
    A . 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B . 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C . 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D . 宏观规划的重要性
  • 22.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震动了世界。恩格斯称它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
    A . 对社会主义运动有指导作用 B . 批判吸收了前人的思想精华 C . 推动欧洲工人运动兴起发展 D . 是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著作
  • 23. 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根据因果关系,可以绘制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下图是小萌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空格中应该是(    )

    A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B .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 . 资本主义制度扩展 D . 欧美国家开始步入近代
  • 24. 南美洲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因“解放者”玻利瓦尔的名字而得国名。玻利瓦尔青年时期赴欧洲留学,接受了启蒙思想,立志以解放祖国为己任,后来成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著名领导人。这表明(    )
    A . 人文主义思想影响的世界性 B . 启蒙思想的世界影响 C . 民族主义成为当时世界潮流 D . 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
  • 25. 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鼓励兴建工厂,修筑铁路,举办邮政、电讯事业,扶植、保护私人企业的发展。这些举措(    )
    A .   促进日本资本主义发展 B . 完善了日本代议制民主政治 C .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 完成了近代日本政治统一
  • 26. 《大国崛起》:“瓦特驯服了地下之火,使之转化为机械能……爱迪生则以天上之火的形式,用于照明和动力……”材料反映了(    )
    A . 两次工业革命都使用了蒸汽动力机械 B . 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都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 . 各国人民都为人类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D . 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从一个国家率先开始再扩展到其他国家
  • 27. (2019·陕西) 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整,以最大化产出优势”。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 B . 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C . 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D . 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 28. 下表是参考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而编制的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表中信息能说明(    )
    时间 数量 财富来源 占有社会总财富(%)
    1861年前 仅有几人 主要是大农场主 3.6%
    1892年 4047人 财富继承(34人),其他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铁路业 9..6%
    A . 重化工业己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 B . 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 C . 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财富集中
  • 29.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尔干地区,俄国以“泛斯拉夫主义”(都属于斯拉夫民族事务)的理由支持塞尔维亚。奥匈帝国想控制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是巴尔干半岛国家之一)。1914年7月28日,即萨拉热窝事件后不久,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沙皇下达战争动员令,支持塞尔维亚。德国立即向俄国宣战。德国向俄国宣战的理由是(    )
    A . 德奥是同盟国集团国家 B . 德奥是协约国集团国家 C . 德奥是轴心国集团国家 D . 德奥是北约集团国家
  • 30. 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下面两段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影响是(    )

    A . 都通过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B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C . 都改变了本国的社会性质 D . 都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 31.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丹枫白露备忘录》中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其中的“和约”指的是(    )
    A . 《凡尔赛条约》 B . 《九国公约》 C . 《雅尔塔协定》 D . 《国际联盟盟约》
  • 32.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1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戈尔巴乔夫认为(    )
    A .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苏联谋求世界大国地位奠定基础 B . 斯大林模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联经济发展 C . 斯大林模式建立后帮助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D .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 33. 1920至1930年间,甘地领导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间,一些地方的人民自发发生了反英暴动。甘地因此一度终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向英国殖民统治妥协,谋取国大党利益 B . 维护印度国际地位 C . 保证资产阶级对不合作运动的领导权 D . 争取印度民族独立
  • 34. 1932年,德国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1933年,就任总理后的希特勒,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国会中的第二大党——德国共产党。接着,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这表明,纳粹党对内(    )
    A .   实行独裁专制 B . 积极扩军备战 C . 完善民主制度 D . 实行种族主义政策
  • 35. 1937年,德意日初步结成轴心国集团。墨索里尼解释说,“从柏林到罗马的这一条垂直线,不是区分线,而是一个轴心。所有怀着合作与和平愿望的国家,都可以围绕着这个轴心运转”。实际上,轴心国集团的性质是(    )
    A .   反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织 B . 推动国际合作与和平的组织 C . 在全世界侵略扩张的法西斯组织 D . 推动地区和平发展的区域性组织
  • 36. 如图,漫画《马歇尔计划开张》,选自《苏联政治讽刺画选集》,描述的是,“马歇尔计划”从开始实施时起,就为西欧各国提供了专供的套索,套索上还挂着钢盔、刺刀和枪。漫画作者的本意是,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A . 表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 . 是美国控制西欧各国的手段 C . 导致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峙 D . 导致西欧各国重新陷入战争状态
  • 37. 1945年4月,斯大林对南斯拉夫共产党代表团说:“这次战争(“二战”)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材料表明苏联的意图是(    )
    A .   扩展苏联式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 B . 加强“华约”国家团结对抗西方 C . 致力于提高苏联综合国力 D . 与美国由合作走向全面对抗
  • 38. 苏联的解体,为半个世纪的冷战划上了句号。苏联解体,意味着(    )
    A . 社会主义运动的彻底失败 B . 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动 C . 美国确立了以其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 . 动荡不安的局势完全消失
  • 39. 目前,中国快递年业务量占全球45%,中国人足不出户,可以在家中等待快递员送货上门。其技术基础是(    )
    A . 互联网的发展 B . 工业生产门类齐全 C . 中国人口众多 D . 高铁技术快速发展
  • 40.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推进,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世界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    )
    A . 发达国家率先节能减排 B . 全世界共同努力 C . 发展中国家加大科技投入 D . 积极发挥联合国作用
二、综合题
  • 41. 当今世界,国家关系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处理好国家关系,寻求区域合作,才能实现“和平发展”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语》等名篇经典;楔形文字、地图、玻璃、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创造;长城、麦加大清真寺、泰姬陵、吴哥窟等恢宏建筑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各种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

    ——摘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1848年戴贺胥任印度总督后,炮制了“丧失权利论”。根据这个理论,王公死后如无直系后嗣,他们的领地和年金均收归东印度公司。萨塔拉、那格蒲尔、占西等10多个土邦因此被公司兼并。1856年,戴贺胥又以治理不善为名,吞并了奥德王公的领土。随后又以种种借口剥夺了马拉特王公那那・萨希布领取年金的继承权,剥夺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大量土地。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反对殖民主义、要求民族独立,坚决维护自己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已经是觉醒了的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我们亚非国家需要在经济上和文化上合作,以便有助于消除我们在殖民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压迫下所造成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

    ——节选自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发言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亚洲文明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亚洲古代文明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选择材料中的一项文明成果,说明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2) 依据材料二分析,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这场斗争中,涌现了哪位英雄人物?这次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说说万隆会议上亚非各国共同的愿望是什么?中国代表团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 42. 纵观历史,大国的崛起、复兴无不与制造业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之所以能成为一时强国,与金银从美洲大量输入有很大关系。拥有大量金银之后,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鼓励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一方面为别国输送了资金,促进其他国家工商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本国工业的进步。因此,人们把西班牙称作“黄金漏斗”。

    ——改编自王加丰《强国之鉴》

     材料二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 3.3(1851-1873) 5   3.8
    1874-1890 1.7 5.2 2.1(1870-1890)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材料三  1983-1992年,日本科研人员总数由699万增加到953万,其中企业科研人员从377万增加到565万,由54%上升到5 9 A%。同时,科研机构与大学中的科研人员相对减少……这既能借助企业的盈利动机确保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又能及时、准确地搜集市场信息,对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起 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班牙所需金银,是如何从美洲输入到西班牙的?依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为何被称为“黄金漏斗”?(不得照抄原文)。
    2. (2) 据材料二表格,这一时期哪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快?结合所学分析原因。并列举这两国该时期突出的发明成果各一例。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科技人员分布的变化情况,并谈谈这种变化如何影响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 (4) 综上所述,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需要怎样的精神力量?
  • 43. 阅读《20世纪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列表》,完成研究任务。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1894-2010) 苏俄十月革命(1917年)
    一战后,英法相对削弱 苏俄新经济政策(1920-1928)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925年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
    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1933-1941)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1945)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945年)
    两极格局形成和发展(1945-1991)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全球化(1945以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开会)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改革(20世纪70年代至今) 苏联改革(1953年开始至1991年)
    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以后至今)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1992年以后)
      中国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2010年开始)
    1. (1) 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举两例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变化。
    2. (2) 依据表格所列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精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