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

更新时间:2021-08-30 浏览次数:16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 1. (2021八下·萧山期中) 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 H B . Fe C . CO2 D . O2
  • 3.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2K+中“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B . H2SO4中“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C . NO2中“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D . Cu2+中的“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 4. 1909 年卢瑟福领导的团队用一束α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时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 . 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核外是空的,不存在其他粒子 B . 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较大 C . 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外电子质量较大且带负电 D . 该实验说明α粒子无法穿透原子与原子间的空隙
  • 5. 在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相等 B .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数和负价总数相等 C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等 D . 在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 6.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 , 该化合物中含有 等微粒。已知 N 为 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一种单质 B . 1 个 带 1 个单位的正电荷 C . 1个 中共含有 35 个质子 D . 1 个 中共含有 35 个电子
  • 7.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可以写成12C。1个12C的质量为akg,1个12CO2的质量为bkg,若以12CO2中的1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12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
    A . B . C . D .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放出大量的热 B . 镁在空气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9. (2020九上·慈溪月考) 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 a 克水受热形成 a 克水蒸气 B . 铁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C . 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 . 10 克食盐溶于 70 克水中得到 80 克食盐水
  • 10.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反应生成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2:1 C .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的m倍,则该反应生成 的质量比(m+2):m D . 一个 分子是由一个 分子和两个“ ”原子构成的
  • 11. 元素 A 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xA,元素 B 与氯形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BCly。则 A、B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 AxBy B . AyBx C . BxAy D . ByAx
  • 12. 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 13. (2020九上·余杭期中) 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 .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 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 C .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 不能确定
  • 14. 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 2 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 . 只打开止水夹,不移开玻璃片,会看不到实验现象 C .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 . 去掉烧杯中的 1 支蜡烛,不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 15. (2020九上·慈溪月考) A、B、C 三种物质各 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 D 30g。若增加 10g A,A 与C 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 B 与C 的质量比是(    )
    A . 5∶3 B . 5∶2 C . 2∶3 D . 3∶2
  • 16. (2020八下·上虞期末) 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收集装置

    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18·杭州模拟) 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C . 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 D . 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
  • 18. (2019八下·温州期中) 有一份纯氯酸钾固体a,另有一份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b,两份固体质量相等.分别同时加热a和b,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19. 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直接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瓶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口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在 CO、CH2O2、C2H2O3 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氩气
    2. (2) 4 个二氧化硫分子
    3. (3) 2 个氢氧根离子
    4. (4) +5 价的氮元素
    5. (5) 硫酸铵
  • 22. 有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的元素:甲的单质是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工业上应用广泛,且在地壳中的含量也很丰富。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甲的单质是,乙元素是,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丁的离子符号
  • 23. 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1. (1) 请在图中第二、三个方框中,把 NH3 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 2N2+6H2O)的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2. (2) 第三个方框中的物质属于(填: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
  • 24. 小强同学学了图甲所示实验后,想到铝丝是否也能在氧气中燃烧呢?经过查阅资料后得知:铝丝和铁丝一样,也能在氧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   你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铁丝和铝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2. (2) 集气瓶底部水或细沙的作用是
    3. (3) 铁丝和铝丝下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 25. 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 (1) 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填字母)。
      A . 医疗急救 B . 食品防腐 C . 航天火箭 D . 霓虹灯
    2. (2) 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 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  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①;②
    3. (3) 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填字母)。

      A.硫   B.水   C.氦气

      ②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请写出氧气与铁点燃条件下发生反   应的方程式:;这三个反应都会(选填“放热”或“吸热”)。

  • 26.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人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 (1)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曲线①表示(填“块状”或“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最后产生二氧 化碳的量(填“块状多”或“粉末状多”或“一样多”)。
三、<h1 >探究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h1>
  • 27. 实验室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 (1) 小明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来制取氧气,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 (2)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玲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小玲应选择制取甲烷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若用如图②装置收集甲烷,甲烷应从(填“a”或“b”)端进入。

  • 28. 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友情提示:使用分液漏斗时,可通过开启、关闭活塞控制液体的流入,同时防止装置漏气;浓硫酸能干燥气体,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原理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类似。

    1. (1) 若打开止水夹 K1 , 关闭止水夹 K2 , 从长颈漏斗向装置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 中的现象是,可证明 CO2 能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B 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2. (2) 若打开止水夹 K2、K4 , 关闭 K1、K3 , 从长颈漏斗向装置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现象时,证明 E 中 CO2 已集满。关闭止水夹 K2、K4 , 打开 K3 , 从分液漏斗向 E 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 CO2 与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CO2 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h1 >解答题(第 29 题 4 分,第 30 题 6 分,第 31 题 8 分,共 18 分)</h1>
  • 29.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 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 Cl2 , 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 (1) 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
    2. (2) 高氯酸铵受热分解:
  • 30. 人体中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Ca10(PO4)6(OH)2]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牛奶是含钙丰富又易吸收的理想食品,根据下图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

    请回答:

    1. (1) 羟基磷酸钙晶体中各组成元素质量比为 Ca:P:O:H 是
    2. (2) 已知羟基磷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4,则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 (3) 上述牛奶中,每盒至少含钙元素克,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 0.6 克钙,且这些钙有 90%来自牛奶,则在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这样的牛奶盒。
  • 31. 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30g 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过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6.16g,然后继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放出为止,第二次收集到的氧气为 5.76g,求:
    1. (1) 共收集到 O2 多少克?
    2. (2) 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 MnO2
    3. (3) 第一次加热后,有多少克 KClO3 分解了?
    4. (4) 第一次加热后剩余的 26.16g 固体中含有几种物质?各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