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4节 植物的一生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一章 第4节 植物的一生(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5-23 浏览次数:17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七下·丽水月考) 外来植物的引入往往会对本地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 B . 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C . 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D . 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 2. (2019七下·台州期中) 芒果是我们海南的特产之一,芒果树长出芒果需经历的过程(   )

    ①萌发形成花粉管       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③花粉传到雌蕊

    ④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A . ④→②→①→③ B . ③→②→①→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③→①→②→④
  • 3. 现在有100粒子粒饱满的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种子播种在25摄氏度、潮湿贫瘠的土壤中,乙组种子播种在25摄氏度、潮湿富含养料的土壤中,除此之外,所有条件、措施相同.分别测定发芽率则可能的结果是(  )

    A . 甲组发芽率明显高于乙组 B . 乙组发芽率明显高于甲组 C . 甲、乙两组发芽率差不多 D . 根据所给条件无法判断
  • 4. 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  )

    组别

    种子数量(粒)

    温度(℃)

    光照

    空气

    水分

    50

    20

    无光

    通风

    适量

    50

    20

    有光

    通风

    少量

    A . 水分 B . 空气 C . 光照 D . 温度
  • 5. (2021八上·台州开学考)

    如图是某种花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受精卵的形成在图中的(  )

    A . B . C . D .
  • 6.

    如图是桃花及其所结果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 花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B . [4]中的精子到达胚珠完成受精作用 C . [7]是由[6]发育而来的 D . [8]萌发的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 7. 下列有关开花、结果及种子萌发的一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 B . 受粉后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 . 雄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细胞,都是花最重要的部分 D . 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阳光
  • 8.

    如图表示果实的形成,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

    A . 子房、胚、果实、受精卵 B . 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C . 胚珠、受精卵、果皮、胚 D . 子房、珠被、果皮、种子
  • 9. (2021七下·台州月考) 掐去尖端的茎还会年年长长吗?原因是什么?(  )

    A . 不会,茎尖的分生组织被去掉 B . 不会,茎的细胞无法伸长 C . 会,茎尖下端的细胞会恢复分裂能力 D . 会,茎内各个部位都有分生组织
  • 10.

    现有与某种植物种子萌发有关的4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下列组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A . 仅做I组与Ⅱ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B . 仅做I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种皮完整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C . 仅做Ⅱ组与Ⅲ组实验,可探究赤霉素或机械破损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D . 仅做Ⅱ组与Ⅳ组实验,可探究机械破损条件下赤霉素对该种子萌发的影响
  • 11. 下列植物种子中有两片子叶,且有胚乳的是    (    )


    A . 黄瓜和花生   B . 柿和蓖麻 C . 高粱和毛竹  D . 甘蔗和大豆
  • 12.

    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条件下下,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Ⅰ、Ⅲ阶段种子的鲜重显著增加 B . Ⅰ、Ⅱ阶段种子的干重显著减少 C . 第Ⅲ阶段种子的胚根已发育成幼根 D . 第Ⅲ阶段种子增加的重量主要是水
  • 13.

    在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后,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了新的问题:“种子萌发还需要光吗?”以下是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前进行的对话,对这段对话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乙同学提出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的假设 B . 有光和无光是该探究实验控制的变量 C . 实验中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有生命活力的胚 D . 实验中需给种子提供适量的水、无机盐和空气三个必需的外界条件
二、填空题
  • 14. (2020七下·拱墅期末) 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的②将发育成图甲中的(填序号)
    2. (2)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3. (3) 种子的胚通常包括(选填图乙中的标号)。
    4. (4) 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5. (5) 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A . 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B . 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C . 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 . 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 15. (2020七下·越城期末) 如图是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读图回答:

     

    1. (1) 蚕豆幼苗的根由图1中的发育而来。(填字母)
    2. (2) 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2中的
    3. (3) 对蚕豆幼苗来说,构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是图中种子的哪些结构组成的?
    4. (4) 一粒玉米能够萌发成一颗玉米幼苗,从种子的结构来说,主要是由于          
      A . 子叶中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B . 种皮对种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C . 胚根可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D . 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
  • 16. (2020七下·柯桥期末) 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朵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⑨雄蕊和⑩
    2. (2) 受精后,花瓣、花萼等先后凋落后萎缩,子房不断发 育而形成
  • 17. (2020七下·柯桥期末) 如图所示的植物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面粉来源---小麦,在我国广为种植。

    1. (1) “白露至霜降”是冬小麦播种的适宜时节,“霜降”以后播种会造成小麦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 (2) 农业生产上,播种时通常选用籽粒饱满的小麦种子,因为小麦种子的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小麦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 (3) 小麦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最先突破种皮形成根。
  • 18. (2020七下·温岭期末) 下图中的玉米种子能长出幼苗但是幼苗相对弱小的是,原因是受损,不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足够的营养。(阴影部分表示受损伤部分)

  • 19. (2020七下·余杭期末) 以下是绿色植物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乙中的②将发育成图甲中的(填序号)
    2. (2)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3. (3) 种子的胚通常包括(选填图乙中的标号)。
    4. (4) 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5. (5) 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植物种子的     。
      A . 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B . 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C . 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 . 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 20. 如图所示是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干重(种子除去水分后质量)和鲜重(种子实际质量)的变化而分别绘制的两条曲线。表示鲜重变化的是曲线。该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起点时间是

  • 21. 不管花的外形如何,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受精后子房发育成

  • 22.

     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 和[7] .

    2. (2) 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 、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 (3) 桃子由[3] 发育而来.

    4. (4) 采用 的方法,可以让毛桃树上结出油桃.

  • 23.

     如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合称为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 (2) 菜豆种子萌发时,需要图甲中的 (填序号)提供营养物质.

    3. (3) ⑥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

    4. (4) ⑧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是由图甲中的 (填序号)发育来的

    5. (5) 菜豆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 作用提供的.

三、实验探究题
  • 24. (2021七下·金华月考) 图甲至图丁分别是大豆的种子、幼苗、花蕊和豆荚的结构示意图

    1. (1) 乙图中的⑥是分别是由图甲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来。丙图为结的豆荚,其中有3粒种子,你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2. (2) 如果将甲图中的④切除一部分,再进行播种,这些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非常弱小,原因是
    3. (3) 某同学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放在上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各装置的设置及实验结果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记录的发芽情况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①该同学选择甲和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这是要探究,他不选用乙和丙作为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②根据四套装置中种子萌发的情况,可以知道种子发芽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 25. (2020七下·温州期中) 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之后,同学知道了种子萌发需要水分,因此,同学买了一包含羞草种子,通过实验探究含羞草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水分,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20颗种子,编号A、B;

    ②将两个培养皿都放入20℃恒温箱中培养;A中放干纱布,B中放湿纱布;

    ③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数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A

    B

    水分

    干燥纱布

    湿纱布

    种 了萌发数量

    0

    19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同学猜测B组实验中有一颗种子不萌发和种子自身原因有关,可能是
    2. (2) 根据实验结果,同学得出的结论:
    3. (3)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含羞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请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 26. (2019七下·天台月考) 大雪过后,人们常在道路上撒大量的融雪剂以加快积雪融化.为了研究雪水中融雪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情况,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收集纯雪水(不含融雪剂的雪水)和融雪水(含有融雪剂的雪水).

    (二)测定融雪水中融雪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16%.

    (三)准备五个相同的结晶培养皿,各铺上一层棉花,并标记为A、B、C、D、E.取200粒大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4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

    (四)用纯雪水和融雪水按下表比例配置溶液,并全部加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纯雪水质量/克

    20

    17.5

    15

    10

    0

    2.16%的融雪水质量/克

    0

    2.5

    10

    20

    (五)将各组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适时补充水分,4天后统计各组的种子萌发率.

    1. (1) 上表中C组缺少的数据应是
    2. (2) 经过多次试验获得数据并统计如图,结合图表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老师认为本实验中种子的数量已经足够,但在种子的选择上还存在不足,请提出两点改进建议:
    4. (4) 上述适宜的环境指的是 。
  • 27. 植物种子的萌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在人工气候培养室(温度、湿度等可调控)的适宜条件下进行了某品种玉米种子的萌发研究。各组种子7天后的萌发率数据如表:

    温度(℃)

      萌发率(%)      

    土壤含水量(%)

    20

    15

    10

    25

    100

    96

    74

    20

    92

    84

    66

    15

    44

    36

    10

    10

    4

    0

    0

    5

    0

    0

    0

    1. (1) 根据如表数据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写出2条结论即可)
    2. (2) 除了土壤含水量与温度之外,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还有
    3. (3) 设计实验探究:土壤含水量为15%时,该玉米种子在25 ℃~30 ℃温度区间内种子的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
  • 28.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毫升,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度 的重金属污染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1. (1) 【统计和分析】

        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进行比较。

    2. (2) 【预测结果】

        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

    3. (3) 【反思与评价】

      a.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b.实验方案存在缺陷,还需要增加一组实验,用与实验组相同量的蒸馏水代替重金属污染液,培养水稻种子,其目的是

  • 29.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特别感兴趣,于是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现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数据结果整理于下表.请认真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的环境因素,均认为条件适宜)

    学生名称

    装置标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A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B

    4

    潮湿

    有光

    100

    0

    C

    25

    干燥

    无光

    100

    0

    D

    25

    潮湿

    无光

    100

    98

    E

    25

    潮湿

    有光

    5

    100

    F

    25

    潮湿

    无光

    5

    100

    1. (1) 甲同学实验设计的目的是______.

    2. (2) 丙同学设计的实验与甲乙两同学的相比,明显不足之处是种子数量太少,这样做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_.

    3. (3) 从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 (4) 在适宜的条件下,A.D二组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5. (5) 一般来说,种子吸水萌发时自身有机物的总重会逐渐减少,是因为 ______.

  • 30. 老师要同学们培养绿豆以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有人问:“怎样才能让绿豆快点发芽?”小苹说:“可能要有水分及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吧!”于是小明用绿豆进行四组实验,其处理方法及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有,-表示没有):

    组别

    处理方法

    七天之后的发芽率

    光照

    水分

    温度















    1. (1) 小苹说:“可能要有水分及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吧!”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的

       (填写科学探究的步骤)。

    2. (2) 甲、乙、丙、丁四组中,可以用来证明“光线是否会影响绿豆发芽”的是,其中的变量是

    3. (3) 小明的实验证明了绿豆的萌发与有关,与无关。

  • 31.

    如图所示,将三粒大豆种子A.B、C用细线分别系在部分插入烧杯中的玻璃棒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只有B种子萌发。请分析回答:

    1. (1) 本实验的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2. (2) 这些种子在萌发中所利用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3. (3) 如果B种子不能萌发原因可能是

    4. (4) 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两组做对照实验。

  • 32.

    在“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A.B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主要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 (1) 本实验的变量是

    2. (2) 你认为A.B两组同学的设计是否科学?请简要说明理由.
  • 33. 某校学生小敏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一些生物探究创意。某天,她在游览泗水桃花园时,看着枝头红艳的桃花,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

    请根据她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

    2. (2) 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过程中的,除此之外,在果实和种子形成之前还必须要完成过程。

    3. (3) 实验结果表明A组结出了桃子,那么,设计B组的意义是

  • 34.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下表:

    装置

    温度

    23℃

    光照情况

    日光下

    黑暗中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粒数

    92

    0

    93

    0

    1. (1) 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2. (2) 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 组.你判断的理由是:该组种子萌发出的幼苗能进行 制造有机物,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3. (3) 要证明“光照的有无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两组作对照.根据这组对照实验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35.  玉米叶的绿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绿色对白色为显性.为证明基因和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取1000粒饱满程度相似的玉米种子,先播种在黑暗处,待其萌发成幼苗后,观察并记录幼苗叶的颜色,然后再将其移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叶的颜色,统计数据如下表:

    环境

    幼苗株数及颜色

    绿色

    白色

    黑暗

    0

    1000

    明亮

    999

    1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 (1) 由暗处移至光下后,由白色变成蓝色的这999株幼苗可能的基因组成是 ,仍为白色的这一株幼苗的基因组成是 .

    2. (2) 此实验用了1000粒种子,而不是只用了少数几粒,原因是 .

    3. (3) 此探究实验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
  • 36. (2020八上·长兴开学考) 如图,“耙耙柑”是桔橙和桠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酸甜适口,少籽或无籽,请回答:

    1. (1) 若1个“耙耙柑”中出现了1粒种子,可以推断,发育成果实之前子房中.至少有1个 ;“耙耙柑”种子内新植物的幼体是
    2. (2) 为保持其优良性状,建议果农采用(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来繁殖植株,如压条、等(写一个即可)。
  • 37. (2020七下·新昌期末)   2020年5月5日农历四月十三立夏,浙江各地区“立夏”的食俗有所不同,如图甲是我县立夏时吃的食物。

    1. (1) 看蚕豆,蚕豆呈绿色,是因为蚕豆(选填“吸收”或“反射”)了绿色光。食用蚕豆的主要部分是种子结构中的
    2. (2) 吃茶叶蛋时,通过觉闻到特殊香味。
    3. (3) 如图乙,地球一边绕地轴自转,一边在公转轨道上沿A→B→C→D绕着太阳公转。

      ①地球公转产生了 (选填“昼夜交替”或“四季更替”)现象。

      ②立夏这一天新昌白天比晚上(选填“长”或“短”)。

  • 38. (2020七下·奉化期末) 幼苗的出土率是否与种子种植的深度有关?为研究这一问题,小科展开了相关的探究:将相似的120粒绿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在相同砂土中按不同深度种植,放置在相同且适宜萌发和生长的条件下。连续观察15天,发现只有三组有幼苗先后出土,如图所示。在第15天对所有幼苗进一步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种植深度

    6cm

    11cm

    18cm

    25cm

    出土幼苗数量

    29棵

    30棵

    26棵

    0棵

    未出土幼苗生长状况

    1棵种子未萌发

    /

    幼苗略有萎缩现象

    幼苗萎缩现象较明显

    幼苗子叶大小

    较大

    较小

    只有痕迹

    只有痕迹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当绿豆种子种植深度超过11cm后,随着种植深度的增加,幼苗的出土率将会如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 39. (2020七上·浙江期中)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萌发

    潮湿的棉花,置于冰箱冷藏室(4℃)

    种子不萌发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中

    种子不萌发

    从上述实验甲、乙得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从乙、丙两组可得出,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40. (2021七下·拱墅开学考)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A、B、C、D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表,请你回答问题:

    装置

    A

    B

    C

    D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情况

    23粒

    0粒

    24粒

    0粒

    1. (1) 对该同学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本实验探究了是否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两个环境条件。
    2. (2) 实验A和B对照,变量是
    3. (3) 根据实验A和实验的实验结果判断,光照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环境条件。
    4. (4) 实验设计中,实验A和实验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两个变量。
    5. (5) 实验A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应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寻找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