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压强 检查卷

更新时间:2021-03-31 浏览次数:21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下·武昌月考) 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重8N,容器的底面积为 100cm2 , 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 属块,从水面上方开始以恒定的速度,缓慢直至全部浸没入水中,容器内水的深度由16cm升高到20cm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不计水的 阻力,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金属块未浸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600Pa B . 金属块浸没后受到的浮力为4N C . 金属块的密度为2.5×103kg/m3 D . 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400Pa
  • 2. (2019八下·北京期中)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两杯液体,甲杯内装有水,乙杯内装有酒精。已知两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且两杯液体内A、B两点距底部的距离hA= 1.6hB。A、B两点处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已知ρ酒精=0.8×103㎏/m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pA<pB , 且pB –pA= 1.2ρg hB B . pA<pB , 且pB–pA = 0.8ρg hB C . pA>pB , 且pA –pB = 0.4ρg hB D . pA>pB , 且pA –pB = 0.8ρg hB
  • 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容器,将两容器壁一侧开孔并用粗玻璃管相连。注水管紧贴左侧容器壁,现向内缓慢、均匀地注水,直至水注满两个容器。下列表示此过程中左侧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9八上·重庆期末) 两个底面积不同的(SA>SB)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若在两容器中同吋倒入或同时抽出原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

    A . 倒入的液体体积V可能等于V B . 倒入的液体高度h一定小于h C . 抽出的液体体积V一定小于V D . 抽出的液体质量m可能小于m
  • 5.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 )

    A . 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 . 甲球的密度等大于乙球的密度 C . 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D . 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
  • 6. (2018八下·岑溪期末) 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 . ρ<ρ B . ρ C . ρ>ρ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 7. (2018八下·揭阳期末) 图甲是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标记处的示意图。在图乙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8. (2018八下·铜仁期末) 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P>P B . P<P C . P=P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9. (2018八下·民勤期末)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如图中能正确描述水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
    A . B .      C . D .
  • 10. (2018八下·广东期中)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水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 ,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 , 则(   )


    A . pA>pB , FA>FB B . pA<pB , FA=FB C . pA=pB , FA<FB D . pA<pB , FA>FB
  • 11.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ρ酒精),现在向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倒入水和酒精,使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则(  )

    A . 可能是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 一定是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 可能是倒入水体积大于酒精的体积 D . 可能是倒入水的质量小于酒精的质量
  • 12. 某同学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B . C . D .
  • 13. 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 . pApBpC B . pApBpC C . pApBpC D . pApCpB
二、计算题
  • 14. (2020八下·重庆月考)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 100cm2、高为 14cm 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深度为 10cm 的水。另有一个底面积为 50cm2 , 高为 10cm 的厚底柱形玻璃杯(ρ玻璃=2.5g/cm3 , ρ酒精=0.8g/cm3)。求:

    1. (1) 容器中水的质量为多少?
    2. (2) 向玻璃杯中倒入质量为 160g 的酒精,刚好将杯子装满,此时玻璃杯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为多少?
    3. (3) 将酒精全部倒出,并将玻璃杯擦干;然后杯口向上、竖直缓慢放入水中,直至静止在容器底部,待水面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为多少?
       
  • 15. (2018八下·乌鲁木齐期中)    如图所示为一个电热水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 ,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在水壶内装入重2kg的水后,水的深度为 。求:

    1. (1) 水对壶底的压强;
    2. (2) 水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16. (2018八下·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平底烧瓶的底面积为3×10-3m2 , 水的深度为10cm , 求水对烧瓶底部的压强和压力。(g取10N/kg


  • 17. (2018八下·崇仁月考) 如图所示, A、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金属容器, 质量为0. 5kg, 底面积为0. 01m2 , 容器高50cm, 分别装有2×10 - 3m3 的水和3×10 - 3m3 的酒精, 置于水平桌面上( ρ酒精= 0. 8×103 kg/m3 , g =10N/kg) 。求:


    1. (1) A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 (2) B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
三、解答题
  • 18. (2016八下·揭西期末) 如图所示,一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附一塑料薄片,竖直浸入水中22cm深处,如果在管中缓慢地注入某种密度为0.88×103kg/m3的液体,当该液面离水面至少多高,薄片就会落下?

  • 19.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00cm2 , 里面装有水,深度为16cm,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着重为15.6N的空心铁块,现将铁块慢慢地浸到水中,当铁块完全浸没后容器内水面由16cm上升到19cm(g=10N/kg,ρ=7.8×103kg/m3).求:

    (1)铁块未放入容器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铁块空心部分的体积.

    (3)若在空心部分灌满水,铁块的总质量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
  • 20. (2020八下·湖北期中) 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1.0×103kg/m3 , 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关于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 . 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 . 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 C . 甲乙装置,测量液体压强的准确度相同
    2. (2) 如图2是甲小组的实验过程:

      ①实验前要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②深海鱼类多是扁片状,其原因可以用对比两图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说明;

      ③比较a、b两图可知,当一定时,液体内部压强随增大而增大;

      ④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⑤小组成员将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当向玻璃管中吹气时,如图d所示,U形管内液面较高的是(选填“a”或“b”)侧。

    3. (3) 若在图b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3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约为Pa。
    4. (4) 乙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图3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侧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图中橡皮膜不代表真实形状),待液面稳定后,橡皮膜将向(选填“左”或“右”)边发生形变。

    5. (5) 若大烧杯中始终装水,并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探头的深度不变,U形管中分别注入不同液体,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
      A . 酒精(ρ酒精=0.8×103kg/m3 B . 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kg/m3 C . 盐水(ρ盐水=1.1×103kg/m3 D . 红墨水(ρ红墨水≈1.0×103kg/m3
  • 21. (2019八下·中山期中) 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ρo)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填空:

    1. (1) 如图所示,液柱会上升是因为玻璃管内部气压玻璃管外部气压,形成压强差。(选填“大于”或“小于”)
    2. (2) 为了测量右侧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3. (3) 根据已知液体密度和测量到的物理量可得出待测液体密度ρ的表达式为
    4. (4) 玻璃管中的空气不能完全抽空,测量结果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22. (2019八上·重庆期末) 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强做了如图1甲、乙、两所示的三次实验。

    1. (1) 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液面的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将橡皮膜置于空气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 (2) 图1甲、乙实验表明: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有关;图1乙、丙实验表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小,液体压强越
    3. (3) 细心的小强发现,当金属盒的橡皮膜置于水面下较浅处时,U形管内两液面无高度差而无法反映出压强大小,其原因可能是
    4. (4) 他结合液体压强的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盐水密度的方案,请你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2中的A所示,用细线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紧,向管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记为h1

      ②如图2中的B所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将玻璃管缓慢浸入其中,直至,用刻度尺测出盐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记为h2

      ③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利用ρ、h1、h2等表示)。

      ④按照图2所示实验过程,所测盐水的密度偏(选填“大”或“小”)。

  • 23. 在初中阶段,我们可以用矿泉水瓶做很多实验:

    例如:透过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看物体(物体放在距瓶适当的位置),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表明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1. (1) 双手挤压空矿泉水瓶,  , 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2. (2) 在空矿泉水瓶侧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锥出上、下两个小孔,往里面倒满水,可以观察到  , 这表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 (3) 将空矿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当用力向它的侧壁吹气时它会滚动,当用相同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气时它却不容易滑动,这表明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