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测试卷专题05—物体的运动

更新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18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上·南宁期末) 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80℃ B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20m/s C .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cm D . 人的心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30s
  • 2. (2020八上·河池期末)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 . 刻度尺读数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 . 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 .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 . 刻度尺的刻线没有紧贴课本
  • 3. (2020八上·内江期中)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速度公式v= ,理解正确的是(   )
    A . 物体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 . 物体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C . 物体通过路程越长,时间越大,速度越大 D . 速度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表示,大小不变
  • 4. (2020八上·防城港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   )
    A . B . C . D .
  • 5. (2020八上·莲湖期末) 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那么它通过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 4m/s B . 4.8m/s C . 5m/s D . 6m/s
  • 6. (2020八上·扶风期末) 运动会上,400m决赛,中间过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大 B . 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C . 小明的平均速度比小亮的平均速度小 D . 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 7. (2020八上·福绵期末) 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0八上·邛崃期末) 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图),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在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以“嫦娥五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B . 若以发射架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是静止的 C . 若以月球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是运动的 D . 若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发射架是静止的
  • 9. (2020八上·上海期末) 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 . 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 .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快 C .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慢 D . 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
  • 10. (2020八上·桂林期末) 小林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①测 1 张纸的厚度:先用刻度尺测出 100 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 1 张 纸的厚度;②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量取一段较 小的半径,从一端量到另一端,最后用圆规所量次数×半径,就可算出曲线的长度;③测量细铜 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 30 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11. (2020八上·聊城月考)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 . 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 . 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 . 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 12. (2020八上·越秀期末)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10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柱,将玻璃管反转后如图所示,观察气柱从A点运动到B点,这个过程中,气柱的运动情况如表(表中均以气柱上端移动的距离进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从A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2

    10.8

    14.4

    2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2

    10.8

    14.4

    A . 从表格数据可知,气柱的平均速度与它的大小无关 B . 1cm高的气柱从A点开始运动到距离A点40cm位置时,它的平均速度为0.18cm/s C . 从表格数据可知,2cm高的气柱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它在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D . 根据公式 可知:若本次实验中的气柱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大小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二、填空题
  • 13. (2020八上·南宁期末) 2020年7月23 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载着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在升空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长征五号”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如图所示,测得“天问一号”某部件的长度为cm。

  • 14. (2020八上·清城期末) 如图所示,木块B的长度为;温度计示数是;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 15. (2020八上·邛崃期末) 如图所示,是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的“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1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①位置运动到④位置的距离是cm(保留3位有效数字);木块从①位置到③位置运动的速度为cm/s(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6. (2020八上·蜀山期末) 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块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某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多次测量,读数分别为:3.80cm、3.79cm、3.81cm、3.82cm,则物块的长度应记为cm。
  • 17. (2020八上·大连月考) 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

    北京南

    06:43

    06:43

    0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1

    09:15

    536

  • 18. (2020八上·射洪月考) 甲、乙两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都向东运动,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同学在第s时相遇,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选填“快”或“慢)

  • 19. (2020八上·来宾期末) 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 000 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 s,则动车速度是m/s,已知车长150 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m,所需要的时间是s.
  • 20. (2020八上·盘龙期末) 如图所示,小南利用频闪相机拍下的图片测量纸锥在空中下落的平均速度,已知相机相邻两次频闪拍照的时间间隔为∆t,利用刻度尺,测量得AB之间的距离为h,则纸锥从A下落至B的平均速度v=,此过程是一个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

    图片_x0020_100005

  • 21. (2020八上·永定月考)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则汽车的速度是m/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

三、实验探究题
  • 22. (2020八上·珠海期中) 小明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C、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D、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E、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1.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
    2. (2) 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3. (3) 小明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渎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

      ①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②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③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④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3. (2019八上·沂水期中) 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

    1. (1) 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
    2. (2) 观察纸锥下落的快慢时,小明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的先后;你也可以比较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所运动的距离。
    3. (3) 在接下来的“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活动中,实验原理是。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选填“A”或“B”)。
  • 24. (2020八上·覃塘期中)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 (1) 该实验的原理是,所需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
    2. (2) 实验中,应使斜面保持(填“较大”或“较小”)的坡度,以减小测量的误差;
    3. (3) 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 的平均速度 ,下列方法最好的是(填序号)______;
      A . 小车从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 所用的时间 ,与路程 ,计算得到 B . 小车从 点由静止释放,经过 点开始计时,到达 点后测得时间 ,再测量路程 ,计算得到 C . 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 ,再计算得到
    4. (4) 实验中全程 的平均速度 ,上半程 的平均速度 ,下半程 的平均速度 ,三者中速度最大的是
    5. (5) 若选用的刻度尺是用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的金属材料做成,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小车的路程时,其算出速度的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5. (2020八上·阿城月考) 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5m高的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
    1. (1) 这个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 (2) 测量气泡运动速度的原理是
    3. (3) 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2的坐标中画出s—t图像。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气泡从0点开始运动的时间t/s

      0

      5

      10

      15

      20

    4. (4) 根据你画出的图像得到这个气泡在玻璃管中的运动规律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