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1-01-22 浏览次数:15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6·十堰)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树根“变”根雕 B . 玉石“变”印章 C . 水果“变”果汁 D . 葡萄“变”美酒
  • 2. (2019九上·农安期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 B . 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 C .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D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
  • 3. (2016·邵阳)

    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核内有20个质子 B . 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 C . 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在化学反应中,钙原子易失去两个电子
  • 4. (2019·潍坊模拟)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18八上·右玉期中) 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6. (2016九上·达茂旗期中)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是( )
    A . 等于8mL B . 大于8mL C . 小于8mL D . 无法确定
  • 7. (2019九上·龙湖期中) 下列图示中的“不符合题意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液体喷出 B . 污染试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偏大
  • 8. (2019九上·临洮期中)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 9. 以下反应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 2C+O2 2CO B . CaO+H2O= Ca(OH)2 C . 2HgO 2Hg+O2 D . C2H5OH+3O2 2CO2+3H2O
  • 10. (2020九上·绥中月考)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①向分液漏斗中倒入双氧水②向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收集气体,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④②①⑤ C . ③④①②⑤    D . ④③②①⑤
  • 11. (2020九上·北关月考) 下列有关物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Hg由原子构成,H2由分子构成 B . 最外层都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C . X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n,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为n D . ,分别表示Mg2+和Cl-
  • 12. (2020九上·绥中月考) 下列各项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物质是(    )。
    A . 铁锈,墨水 B . 氯化钠,食醋 C . 液态氧气,二氧化碳 D . 洁净的空气,干冰
二、填空题
  • 13. 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 (1) 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空气中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2. (2) 体积分数占0.94%,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气体
    3. (3) 小兰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1/5,请你帮助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

  • 14. 有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晶体,其中由原子构成的是,由分子构成的是,由离子构成的是
  • 15. 王佛松院士在《展望21世纪的化学》一书中提出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任何物质和能量以至于生物,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即任何物质都对人类有益,同时也对人类有害”。

    我能选择一种物质说明它的两面性。我选取的物质是

    它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是

    它对人类有害的一面是

  • 16. (2020九上·绥中月考) 如图A、B是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C是一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图C中X数值是;D,E,F中与C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2. (2) 写出图B中元素形成离子的符号;D、E、F中表示离子的是(填序号)。
    3. (3) F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与B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三、简答题
  • 17. 2013年初春首都等多个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了人体的健康.
    1. (1) 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谈一谈产生雾霾天气的两点原因.
    2. (2) 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发生,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18. 某同学在做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试管发生了炸裂,试分析可能的原因(至少写三条)。
  • 19. 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 (1) 钠原子和钠离子化学性质不同;
    2. (2)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3. (3) 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四、实验题
  • 20. 如图1为实验室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该装置所用三种主要仪器的名称
    2. (2) 该实验的主要现象是
    3. (3)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红磷是否能用木炭或硫代替?为什么?
    4. (4) 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所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那么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三条)
    5. (5) 该实验后来瓶中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请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条
    6. (6) 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21. 下列各图是实验室用来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按下列要求填空。

    1. (1) 装置A 中试管口一定要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所需的发生装置(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是,该实验中若水槽内的水变红,原因可能是
    3. (3) 收满氧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后(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因为,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
    4. (4)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
    5. (5) 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
    6. (6) 已知在实验室可用稀盐酸(液体)和石灰石(固体)在常温下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那么该反应所选取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