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白银六中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1-31 浏览次数:1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 自带布袋购物   B . 草稿纸尽可能两面使用 C . 使用一次性木筷   D . 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
  • 2. 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烟花爆竹选用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3. (2017九上·苍溪期末)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0九上·丰南月考) 在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到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B . 用工业石蜡给瓜子上蜡“美容” C . 用硫磺燃烧后的气体熏蒸粉丝 D . 用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 5. 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 B . 百炼方能成钢 C . 纸里包不住火 D . 玉不琢不成器
  • 6.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D . 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 7. 某固态物质受热转变为气态物质,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一定是物理变化 B . 一定是化学变化 C .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剩的试剂一定要放回原瓶   B . 可用嘴尝化学实验室里试剂的味道 C .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效果更佳   D . 给酒精灯添加酒精时要填满
  • 9. (2018九上·麦积期中)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而物质在不断地变化.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大米酿酒 B . 菜刀生锈 C . 湿衣晾干 D . 食物腐败
  • 10. (2019九上·九龙坡期中)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轮胎爆炸、石蜡熔化 B . 食物腐败、于冰升华 C . 冰雪融化、钢铁生锈 D . 牛奶变酸、煤气燃烧
  • 11. 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公民公开征求建议.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 )
    A . 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B . 不可滥用塑料制品 C . 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D . 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
  • 12.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①公共场所因抽烟产生的气体;②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烟;③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④石油燃烧产生的气体;⑤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

    A . ①②③④   B . 只有①③⑤   C . 只有①③④   D . 只有①②③
  • 13. 下列气体中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
    A . NO2   B . CO   C . CO2   D . SO2
  • 14. 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4.2克食盐时(1克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 . 4.4克   B . 4.2克   C . 4.0克   D . 3.8克
  • 15. (2018九上·简阳月考)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 . 肯定大于6毫升    B . 肯定小于6毫升 C . 肯定等于 6毫升    D .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毫升
二、填空题
  • 16. 用元素符号或化学符号填空(要求书写规范)

    氢:;铝: ;碳;氯:;钙;水;二氧化碳

  • 17. 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2. (2) 铜在空气中加热:
  • 18. 通过近一个月化学课的学习,我们收获很多。
    1. (1) 收获一:我们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请在下面的空格处填上适合的仪器名称。

      ①取用粉末状固体常用

      ②量取8mL液体药品用

      ③称量18.8g的食盐用

      ④给药品加热用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2. (2) 收获二: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快用线段连接起来吧。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保护气

      稀有气体通电发彩光

      人工降雨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霓虹灯

      酒精具有可燃性

      抢救病人

      干冰升华吸热

      燃料

    3. (3) 收获三:通过学习我们学会了物质分类,快来分一分吧。

      ①氧气②洁净的空气③冰水共存物④氧化铜⑤食盐水⑥二氧化碳⑦柠檬水⑧铁

      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纯净物的有(填序号)。

    4. (4) 收获四:我们会从科普小知识中获取信息,并学会对化学反应做表示啦!

      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且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常用于自来水消毒,原因是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氯化氢,其中次氯酸能杀菌消毒,次氯酸不稳定,光照时,易分解成氯化氢和空气中大量存在的具有助燃性的气体。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信息,请归纳出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填写一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氯气的用途有:

      ③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④写出次氯酸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三、科学探究题
  • 19.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兴趣小组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 (1) Ⅰ.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集气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水倒流。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2. (2)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补全实验步骤);

      ④观察水倒流至集气瓶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多次实验发现,在实验操作完全规范下,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仍然始终小于理论值,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3. (3) Ⅱ.探究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原理是利用脱氧剂中铁在常温下能够消耗装置内氧气,但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打开弹簧夹;

      步骤2:注射器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一段时间后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记录数据。

      数据处理:

      ①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填字母)。

      A 反应前注射器中原有空气的体积

      B 反应后注射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

      ②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最终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