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无为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0月月考...

更新时间:2020-11-26 浏览次数:2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说话声音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频率 D . 响度
  •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B . 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C . 利用次声可以监测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 D .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 3. 对一些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小明本人的身高约为165 dm B . 圆珠笔的长度约为15 cm C . 讲台的高度约为75 dm D . 万里长城的长度约为6300m
  • 4. 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和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19·南京) 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 B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C . 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 D . 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
  • 6. (2019八上·遵义期末) 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
    A . 提出问题 B . 制定实验方案 C . 建立猜想和假设 D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7.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0.35m=0.35×100cm=35cm B . 0.1h=0.1×100 s=10s C . D .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 18. 如图所示,有4个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瓶,各玻璃瓶内装的水如图所示,其中乙、丙内液体深度相同,甲和乙、丙和丁的粗细分别相同。某同学根据生活的经验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空气柱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气柱的长短有关;

    猜想二:空气柱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气柱的粗细有关;

    猜想三:玻璃瓶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瓶内水柱的长度有关;

    猜想四:玻璃瓶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瓶内水柱的粗细有关。

    1. (1) 该同学选择玻璃瓶乙、丙,可以验证猜想(填序号);
    2. (2) 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甲和乙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则能听到发出的声音音调(选填“甲”、“乙”或“一样”)高;
    3. (3) 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丙和丁使它们发声,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
  • 19. 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 (1)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最后几乎听不到声音。
    2. (2) 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3. (3) 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不能将玻璃罩内抽到绝对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______(填序号)得出的,该实验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A . 假设推理 B . 实验验证 C . 归纳总结
  • 20. 1589年的一天,年仅25岁的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他将一个重100磅和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抛下。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铁球出人意料地同时落地。看到这个历史故事,爱思考的小丽同学想知道物体由高处静止下落,落地所用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小丽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选择的实验器材有:三个不同金属球、天平(测量质量)。

    1. (1) 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小丽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有皮尺和
    2. (2) 1589年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否定了小丽同学的猜想
    3. (3) 小丽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1和2,得出的结论是:质量和材料都相同的物体,静止下落的高度越高,落地所用的时间越

      实验序号

      材料

      物体质量(kg)

      下落高度(m)

      下落时间(s)

      1

      铁球

      1

      20

      2.02

      2

      铁球

      1

      30

      2.47

      3

      铅球

      1

      20

      2.08

      4

      铅球

      2

      20

      2.06

    4. (4) 剩下的一个猜想应选择哪两个实验序号比较来证明:
四、计算题
  • 21. 某同学用柔软的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 00 cm,京沪铁路线长13.18 cm。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 km,则京沪铁路实际总长为多少km?
  • 22. 蝙蝠在捕食昆虫时发出一种每0.1 s振动9000次的声音,声音碰到昆虫后会反射间来,蝙蝠听到回声后可以确定昆虫的方位。某次昆虫在距蝙蝠正前方17 m的位置。问∶(超声波传播的速度按340 m/s计算)

    1. (1)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为多少?该声音人耳是否能听到?
    2. (2) 蝙蝠发出声音后多久能发现昆虫?
  • 23. 小明乘坐一艘匀速驶向一座山崖的汽艇,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4s听到回声,且从发声到听到回声,汽艇已经行驶40 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 m/s。求:
    1. (1) 汽艇行驶的速度;
    2. (2) 4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
    3. (3) 他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