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阳泉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19-12-03 浏览次数:2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如图所示,我国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比一般动车组列车行驶的速度(约为200km/h)快得多,则复兴号列车行驶的速度接近于( )

    A . 50 m/s B . 100m/s C . 300m/s D . 600m/s
  • 2. 为营造安静良好的阅读环境我校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为了控制发声体的(   )

    A . 频率 B . 音调 C . 音色 D . 响度
  • 3. 我省四季分明,四季交叠变化形成了各种美丽的景象,下列景象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 B . 盛夏露珠凝结 C . 深秋树枝凝霜 D . 严冬雪花纷飞
  • 4.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 .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 . 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 . 将湿衣服晾在太阳照射的地方 D . 将新鲜水果用保鲜膜包裹后放入冰箱
  • 5. (2019·宜昌)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当嫦娥四号从空中下降时,说嫦娥四号是运动的,所选参照物是(   )
    A .   嫦娥四号 B . 月球表面 C . 嫦娥四号上的照相机 D . 嫦娥四号上的计算机
  • 6. 星期天的早晨,小明在家做作业,小区里的广场的音乐声对学习产生干扰。下列措施中对减弱干扰无效的是(   )
    A . 关上门窗并拉上窗帘 B . 通过居委会要求减小音乐声 C . 戴上耳罩做作业 D . 在房屋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 7. 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雪月饼”的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中出现了“白雾”。这一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 . 升华  吸热 B . 升华  放热 C . 液化  吸热 D . 液化  放热
  • 8.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机对话得以实现。在英语学习中,小明与智能机器人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了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机器人的声音与小明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对小明来说属于噪声
  • 9. 搭乘自动扶梯时“右侧站立,左侧急行”,是城市的文明规则,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搭乘扶梯上行时,如果以扶梯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地面是运动的 B . 右侧站立的人是静止的 C . 扶梯是运动的 D . 左侧急行的人是运动的
  • 10. (2018·黑龙江模拟) 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熔化,后凝固 B . 先汽化,后液化 C . 先升华,后凝华 D . 先汽化,后凝固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7分,12小题5分,13小题7分,14小题7分,15小题6分,共32分)
  • 11. 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某固态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1. (1) 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应按(选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的顺序。实验中采取“水浴法”加热是为了让固态物质受热
    2. (2) 分析图象可知,该固态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的熔点是 ℃。
    3. (3)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 12.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分析图片可知,小球在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
    2. (2) 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m/s;CD段的路程为 m;AB与AD段的平均速度:vAB  (选填“>””<”或”=“)。

      路程

      运动 时间

      平均速度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

      SAB=0.3m

      tAB=0.5s

      vAB=0.6m/s

      vB=1.2m/s

      SBC=0.9m

      tBC=0.5s

      vBC=

      vC=2.4m/s

      SCD=

      tCD=0.5s

      vCD=3m/s

      vD=3.6m/s

    3. (3) 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m/s。
  • 13. 小亮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 (1) 按规范要求,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调节铁圈2的高度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 (2) 当水温升到92℃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当观察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时,表明水正在沸腾。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温度/℃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3. (3) 根据实验数据请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中画出“温度一时间”图象。
    4. (4) 分析实验数据或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5) 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措施。(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 14. 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用尺子“探究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的实验。

    1. (1) 在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再次拨动,对比两次尺子振动的声音。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有关。
    2. (2) 在探究响度的影响因素时,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振动的 。
    3. (3) 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即使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也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4. (4) 在以上实验中研究问题的实验方法是 。
  • 15. 周末,小明和妈妈一起在超市选购保温杯。在选择双层不锈钢杯还是双层玻璃杯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妈妈认为不锈钢杯的保温性能好,小明认为玻璃杯的保温性能好。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小明和妈妈判断哪个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 (1) 实验器材:
    2. (2) 实验步骤:
    3. (3) 实验结论: 。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9个小题,1617、18小题各2分,19小题4分,20小题8分,21、22小题各4分,23、24小题各6分,共38分)
  • 16. 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如图乙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 17. 在日常交通出行中,汽车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递。如图所示,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直接交流谈话需借助电子设备才能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 18. 2019年4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星导航系统第44颗卫星(北斗三号KGSO-1卫星)送人预定轨道。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实现第100次发射,成为我国首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一系列运载火箭!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吸引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 19. 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 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 2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药剂

    体育比赛中,有时候运动员突然受伤,医护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常常会对着受伤部位喷一种雾状的药剂,如图所示。运动员如果伤得不太重经过这种紧急救治,往往能重返赛场,坚持比赛。这种神奇的药剂是一种叫作氯乙烷(C2H5Cl)的有机物,它的沸点只有12.5℃。通常它以液态形式被储存在压强较大的金属罐中。在喷出来的一刹那,压强减小且由于接触到温暧的皮肤,氯乙烷迅速地从运动员受伤部位的皮肤上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受伤的部位温度迅速降低,神经被麻痹,于是疼痛就迅速缓解了,这样就可以继续参加比赛到比赛结束以后,运动员再接受正式的治疗。

    1. (1) 氯乙烷(C2H5C)在常温(20℃)常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是以(选填“气“”液“或“固”)态存在的,可通过(选填”降温“或”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变成液态储存在金属罐中。
    2. (2) 氯乙烷从金属罐喷出接触到温暖的皮肤后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从而给受伤部位降温。
    3. (3) 在体育活动中,小强同学因用力不当造成了脚踝关节扭伤,校医务室医生用冰块对受伤的关节冷敷,减轻肿痛,这是利用的原理。
  • 21. 咀嚼口香糖可以清新口腔,但一不小心嚼过的口香糖落在衣服上就会黏在衣服上,不容易去除干净。聪明的小亮同学通过学习发明了一个轻松去除口香糖的方法,用冰块将口香糖冰镇一会儿,就轻松地将口香糖从衣服上剥离干净。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轻松去除黏在衣服上的口香糖的原因。
  • 22. 小腾同学在平直的操场跑道上骑自行车匀速行驶100m用时25s,请在如图所示坐标中画出他骑自行车行驶的v-t图象。

  • 23.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估测家中小区里电梯的运行速度。小明测出电梯从一楼到达自家十一楼所用的时间为20s。
    1. (1) 估算电梯上升时的速度;
    2. (2) 若电梯以(1)中估算的速度从一楼运行到顶楼需用时50s,求大楼的高度。
  • 24. 为了生命安全,我国交通严禁超速行驶!高速公路超速行驶非常危险会给人身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小明一家利用国庆假日到太原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小明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

    1. (1)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如图甲所示的标志牌到太原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 (2) 若小明的爸爸以如图乙速度表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