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九龙坡区石桥铺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

更新时间:2020-04-30 浏览次数:2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 . 用沐浴露洗澡 B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 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D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 2. 下列物质中溶于水会使温度降低的是( )
    A . 硝酸铵 B . 氯化钠 C . 氢氧化钠 D . 浓硫酸
  • 3. 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某地区土壤显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pH范围

    4.5~5.5

    5.8~6.7

    6.0~7.0

    7.2~8.5

    A . 西瓜 B . C . 油菜 D . 甘草
  • 4. (2018九上·溧水期末) 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酸奶 B . 玉米糊 C . 冰水 D . 可乐
  • 5. 下列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 . 食醋 B . 柠檬汁 C . 苏打水 D . 生理盐水
  • 6. (2019·申扎模拟)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 . 无色透明 B .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 混合物 D .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 7. 20℃时,向100g质量分数为26.5%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3.5g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 2.5% B . 29.1% C . 26.5% D . 40%
  • 8. 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

    A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 . 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 . 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 9. (2017·东莞模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而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 碱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D .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10.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Ca(OH)2+SO2=CaSO4+H2O B . 3H2SO4+2Fe=Fe2(SO4)3+3H2 C . Fe2O3+3HCl=2FeCl3+3H2O D . 2HCl+Ca(OH)2=CaCl2+2H2O
  • 1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的硝酸钾固体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②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 B . ③中溶液是该温度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 C .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 . ②③中溶液的质量不相等
  • 12. (2017九下·福州月考)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常温下,稀释KOH溶液 B . 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C . 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 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 13. (2017九下·灌云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称取氯化钠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的pH
  • 14. 溶质质量分数20%的氢氧化钾溶液500g,稀释到10%,稀释过程中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A . 10g B . 500g C . 900g D . 1000g
  • 15. t1℃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b B . M点表示t1℃时甲、乙的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图一烧杯②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成不饱和溶液 D . 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 16. 小明同学归纳总结了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的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Ag,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0,则Y为H2O

    C

    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若X为BaCl2 , 则生成白色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 17. 从H Na O Cl S Al C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 (1) 选择元素组合成氧化物,酸,碱 ,盐(写化学式,分别写一种);
    2. (2) 治疗胃酸过多的中和反应方程式
  • 18. 按要求填空
    1. (1) 纯碱制烧碱
    2. (2)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沉淀生成)
    3. (3)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写出用盐酸除去水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 (4)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9. 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 (1) P点的含义是
    2. (2) 当温度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 (3) t2℃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的是,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4. (4) 图2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 。
    5. (5)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 . 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 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D . 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 20.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芳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小明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图2。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

    1. (1) 为了验证图1中的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成色。
    2. (2)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验证性质②的是        (填字母)
      A . 打磨过的铝条 B . 光洁的铜片 C . 崭新的铁钉
    3. (3) 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以用来清除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不同酸具有相似的性质,但也存在差异。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却能与其反应,原因是两种酸的不同。
    5. (5) 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一次为           (填字母)
      A . OH、H、H2O B . H2O、OH、H C . OH-、H+、H2O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
  • 21. 如图是小明同学配制100g 10%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 (1) 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 (2) 认真观察指出图中错误的操作步骤(填序号)。
    3. (3) 配制该溶液需要NaCl固体g,需要水mL(ρ水=1g/mL),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4. (4) 下列因素会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填序号)。

      ①药品和砝码放错了盘②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③所用烧杯内事先残留少量蒸馏水④将所配溶液转入试剂瓶时,不慎洒到外面少量。⑤使用粗盐代替氯化钠进行配制.

  • 22. 为了证明酸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 (1) 氢氧化钙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 (选填“酸性”或“碱性”)土壤;
    2. (2) 写出加入足量稀盐酸后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该实验达到了实验目的,最终你都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有
    4. (4) 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通过验证        来设计的。
      A . 某种反应物的缺失 B . 有新物质的生成
    5. (5) 实验过程中,将Ca(OH)2换成,不用指示剂,只滴加稀硫酸,若出现(填现象),也能说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四、计算题
  • 23. 镁条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表面生成了一层氧化物膜,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镁条表面氧化程度,将3.2g镁条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镁条除有MgO外,不含其他杂质)。

    1. (1)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 (2) 该镁条中MgO的质量分数为
    3. (3)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