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9-2020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吉林...

更新时间:2019-12-16 浏览次数:68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上·朝阳期中)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教室的高度大约是2m B .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m/s C .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cm D . 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
  • 2. (2019八上·九龙坡期中)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经典永流传》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引领着大众吟诵经典,爱上古诗词。其中赵照和齐豫传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带给观众们深深地感动。他们声情并茂的引吭高歌,完美的诠释了乡愁的意境!其中“引吭高歌”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 音色 B . 响度 C . 音调 D . 频率
  • 3. (2019八上·台山期中) 如图所示,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木板MN上,在B点形成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满水时,光斑B将移向( )

    A . B的下方 B . B的上方 C . B的左边 D . B的右边
  • 4. (2019·衡阳)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天空彩虹 C . 池水变浅 D . 水中倒影
  • 5. (2019·新疆) 下列光学仪器或日常用品中,能够成与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的是(    )
    A . 穿衣镜 B . 老花镜 C . 显微镜 D . 望远镜
  • 6. 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块萘熔化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 航天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C . 把铁块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 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 7. (2019八上·平遥期中) 冬天,乌苏里江流域气温最低可达-50℃,但冰面之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与冰交界处水的温度是(   )
    A . -50℃ B . 0℃ C . 低于0℃,高于-50℃ D . 无法判断
  • 8. (2019八上·长春期中)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冬天在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B . 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C . 水烧开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
  • 9. (2019·东莞模拟) 晨光初中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像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
    A .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 . 放映机离屏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 .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 . 放映机离屏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 10. (2019八下·江阴期中) 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2g、8g、54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 . B . C .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 17. (2019八上·九龙坡期中) 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 (1) 计算火车的速度;
    2. (2) 计算大桥的长度;
    3. (3) 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
  • 18. 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0.4kg的水.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石块密度ρ石块=2.6×103kg/m3 , 求:

    求:

    1. (1) 瓶中水的体积V1
    2. (2) 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 (3) 乌鸦投入石块后,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四、作图题
五、实验探究题
  • 21. (2019八上·潮阳期末) 下表为李超同学研究“海波熔化过程”实验时记录的数据。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2

    1. (1) 根据数据作出海波的熔化曲线。

    2. (2) 由数据和图象可知4~8min是状态,9~10min是态。
    3. (3) 由物质状态与温度数据可判断,海波这种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4. (4) 海波熔化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
  • 22. (2019·怀化)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0°

    50°

    反射角

    20°

    30°

    40°

    50°

    1. (1) 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如图甲所示;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光屏上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
    2. (2) 从甲图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两侧。
    3. (3) 从表格记录的数据分析可得:(答出一个结论即可)。
  • 23. (2019·荆州) 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只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蜡烛B(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 (2)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 (3) 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虚像”或“实像”)
    4. (4) 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
  • 24. (2019·哈尔滨)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所用光源为新型“蜡烛”(新型“蜡烛”薄且烛焰稳定)


    1. (1) 调整好器材后,进行实验,某次实验结果如图1,凸透镜成这种像的条件是 .

      将“蜡烛”A从此位置在光具座上逐渐靠近透镜,发现经过图中位置后,无论怎样调节光屏都无法承接到像,只能透过透镜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2.

    2. (2) “蜡烛”移到距透镜二倍焦距处,观察光屏上的像感觉与物等大,请你简述证明像与物等大的办法.(器材足够用)
    3. (3) 君妍同学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如图3,她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再次观察,发现像发生变化,便萌生了探究凸透镜所成像与焦距关系的想法,请写出需要收集的证据.
  • 25. (2019·安徽) 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

    1. (1) 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2. (2) 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 (3) 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