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专题0...

更新时间:2019-12-13 浏览次数:289 类型:复习试卷
一、知识积累
  • 1. (2019八上·咸阳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老舍——现代——《骆驼祥子》 B . 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 C . 刘禹锡——宋朝——《陋室铭》 D . 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 2. (2019八下·福田期末) 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愈、柳宗元都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杜甫、白居易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他们都是唐代文人。 B . “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这个单句的主干是“角色没有台词”。 C . 写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以此来确定演讲的主题、内容和语言风格,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D .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民炎。”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 3. (2019八下·东阳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 . 古人为诗文集命名,或以作者的姓名、字、号等命名,或以谥号、书斋、官职、居官地或郡望、出生地等命名。如《韩昌黎文集》是以郡望命名的。 D . 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 4. (2019八下·长春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社戏》选自《呐喊》,从题材上说属于小说。 B . 说明文有其说明顺序,分为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C .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仆先生追悼会上的演讲,地点在昆明。 D . 《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它的中心论点是“食马者不知马”。
  • 5. (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 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标题、主体和背景。 B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3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新德里亚运会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 C .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兼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多用散句,间用整齐句式,富于变化,节奏舒缓。 D .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分别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
  • 6. (2019八上·萧山开学考)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臧克家,他在文中高度赞扬了充满爱国热情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 B .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重五”。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划龙舟、插茱萸的习俗。 C .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D .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出生于北京城一个贫民家庭,在北京底层市民的生活环境中长大。
  • 7. (2019八上·新昌月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与以下哪个节日最接近(    )
    A . 春节 B . 清明节 C . 端午节 D . 中秋节
  • 8. (2019八下·兴义期末)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插柳、戴花等习俗。 B .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算,2018年是戊戌年,可以推断出明年就是己亥年。 C . 老王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还是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但他总是笑着说说:“老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D . 老师提问:“今年农历四月份有哪些节气?”小莉回答:“小满和芒种。”
  • 9. (2019八下·嵊州期末)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A . 中秋 B . 七夕 C . 元宵 D . 端午
  • 10. (2019八下·嵊州期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 . 《论语》 B . 《大学》 C . 《中庸》 D . 《孟子》
  • 11. (2019八上·义乌月考) 下列关于新闻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篇消息(新闻),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有的还包含背景、结语。 B . 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C . 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写新闻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手法。 D . 新闻除了“用事实说话”外,还有“报道迅速及时”“语言简明扼要”的特点。
  • 12. (2019八下·萧山竞赛)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 305 首诗歌,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关雎》为其首篇。 B . 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注重谦敬之分。“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常见的谦词还有“在下”、“小女”、“家母”、“鄙人”等。 C .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 即为夏季的开始。 D .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哎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 13. (2019八下·保山期中)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一共305篇,也称“诗三百”,包括赋、比、兴三部分。 B .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等。 C . 竺可桢,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D .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 14. (2019八上·吴兴期末)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文中的“公”有着较多的意义。《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指的是旧时对男性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B . 汉语很有意思。有时候某个意思不便或不愿直言,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词。如《背影》中“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中的“大去”就是“婉词”,表示“死亡”的意思。 C . 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如《雁门太守行》中用典“易水”、“黄金台”表达作者对官兵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的赞美。 D . 古代的男子成人要举行冠礼。《富贵不能淫》一文中“丈夫之冠”是古时男子十六岁行冠礼。
  • 15. (2019八上·鄞州期末)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但是用错也会闹笑话,下列选项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用错的一项是(    )
    A . 有人带着自己的弟弟到朋友家去,说:“舍弟较调皮,请多多包涵。” B . 朋友好久不见,见面问候后,互聊近况,问:“张兄,现在一定另有高就吧?” C . 一文学爱好者的作品发表了,一友发微信给他:“已经拜读你的拙作 , 写得太好啦!” D . 有一人乔迁新居,很多朋友去贺喜。他说:“感谢大家光临寒舍!”
  • 16. (2019八上·南山期末)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 . 孟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孟子》则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 C .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这个句子的谓语中心语是“执行”。 D .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17. (2019八下·福田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散文《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朝花夕拾》,都出自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之手。 B .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120篇。作者是东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C .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其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可读性,所以更接近于文学体裁。 D . 杜甫的《春望》抒发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王绩的《野望》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18.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用到敬谦辞,用于自谦的词有“愚”“卿”“不才”“鄙人”等。 B . 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 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代表作品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 D . 《战国策》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
  • 19.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 . 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C . 阅读《史记》《左传》《战国策》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事迹。 D . 课文《社戏》选自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呐喊》。
  • 20.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B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二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 中国历史上因遭贬谪的官员,常常有饱读诗书之人。贬了官,失了宠,摔了跤,悲剧意识就来了。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甚至受贬期问亲热过山水亭阁,足迹所到之处便成了遗迹,这些文化便形成了贬官文化。 D . “六出飞花人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依次是描写春、夏、秋、冬之景的名句。
  • 21.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B .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问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 . 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D . 《卖炭翁》选自《自居易集》,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 22. (2018八上·义乌期中) 下列有关律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B .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C . 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D .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一、三、五、七句必须押韵,其它句子可押可不押。
  • 23. (2018八上·杭州期中)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其中的《藤野先生》作者用满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在日本留学时给予他无私帮助的老师,这也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写到自己老师的文章。 B . 古诗中常常运用典故来表达情感,如《野望》中用“采薇”表达诗人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使至寨上》用“征蓬”表达自己的孤寂之感。 C . 律诗共有八句,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D . 苏子瞻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一个秋日月夜的美景,表达了被贬黄州的郁闷心境以及豁达中的闲适乐观。
  • 24. (2018八上·长春期中)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总司令在母亲锺太夫人逝世之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语言质朴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过分的渲染,但深深打动读者,可谓“朴素见真情”。 B . 《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用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C . 《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内容多问候的套话和日常事物的叙述。 D .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25. (2018八上·鱼台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为“亚圣”,《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B . 《红星照耀中国》是通过埃德加·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C .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品有《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 D .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写就的科普巨著,这部作品着重描写了昆虫这种渺小动物的“灵性”。
  • 26.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十二属相”又称“十二生肖”。 B . 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与之对应的十二地支为代号,来命名各个时辰。 C . 丑时为凌晨3时至5时,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D . 古时候,为了让平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是一种十分古老而流传至今的纪年法。
  • 27. (2018八上·嘉兴月考) 下面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历来都认为草书(今草)是汉代张芝始创的,他被后人尊称为“草圣”。 B . 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系居左。 C .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年男子。 D .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中,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的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 28. (2018八上·萧山期中) 下列哪位文学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    )
    A . 苏轼 B . 柳宗元 C . 王安石 D . 白居易
  • 29. (2018八上·杭州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分别是记、表、书、志。其中,书,即信函,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B .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全诗通押一个韵。“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五律《使至塞上》的颔联。 C .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比如春节扫尘守岁、放爆竹贴门神,重阳节登高赏菊、悬艾叶,端午节赛龙舟、插茱萸。 D . 中国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古代官员被贬称为“左迁”,升职称为“右迁”。
  • 30. (2019八上·临沧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编写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与孔子都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 B .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是一本讲昆虫生活的书,涉及蜣螂、蚂蚁、西绪福斯虫等100多种昆虫。 C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等,其中《藤野先生》就选自于《呐喊》。 D . 朱自清,字佩弦,我国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春》《背影》都是朱自清的优秀散文。
二、积累运用
  • 31. (2019八上·台州开学考) 填空

    ①《论语》十二章。《论语》(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并称为四书。

    ②《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字,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文坛诗文革新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另七位是、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 32. (2019八上·深圳月考) 唐代诗人中有“七绝圣手”和“五言长城”之称的分别是
  • 33. (2019八上·天台期末) 文化传承。
    1. (1)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的山、水的关系,如“河阳”“汉阴”等,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判断“洛阳”“淮阴”的地理位置。(    )
      A . 洛阳在洛河的南面,淮阴在古淮河的北面 B . 洛阳在洛河的北面,淮阴在古淮河的南面 C . 洛阳在洛河的北面,淮阴在古淮河的北面 D . 洛阳在洛河的南面,淮阴在古淮河的南面
    2. (2) 古人常以斋号或室号,籍贯、做官地或隐居地,爵号或官名来称呼一个人。如杨万里人称“杨诚斋”是以斋号称人;“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是以称人;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是以称人。
  • 34. (2019八下·嘉兴期末) 根据你积累的文化常识填空。

    古诗文中蕴含很多传统文化。例如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杜牧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就以“豆蔻”来代称十三四岁的女子;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则以“弱冠”来代称;而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到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时就直接用“”一词来表示。

  • 35. (2019八下·宁波期中) 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关于传统佳节的诗文。下面诗句与哪个传统佳节有关系?请分别写出对应的节日名称。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