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兴义市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更新时间:2019-09-28 浏览次数:2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书写及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掇(cuàn)   慢(dài)   静(tián)   然而止(jiá) B . 咐(zhǔ)   暗(huì)   羁(bàn)   销声迹(nì) C . 杂(rǒng)   默(jiàn)   然(mù)   草鹰飞(zhǎng) D . 家(yú)   诚(qiǎn)   俯(kàn)   接而至(zhǒng)
  • 2.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真不愧是技术能手,造模具的技术一流,一个个模具络绎不绝地从他的手中造了出来。 B . 这位经理明知那个法国人是有意刁难他,但他却能袖手旁观 , 以幽默的方法接待了这位顾客。 C . 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雄鹰,当有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 D .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 3.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B .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C .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被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流”。 B . 专家们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 C .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用水品质。 D . 电视剧《欢乐颂》讲述了五位都市女性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充盈人生”的理念。
  •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百万英镑》等。 B . 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C . 《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写,是道家的一部主要经典。 D . 《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表现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 6.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选项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插柳、戴花等习俗。 B .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算,2018年是戊戌年,可以推断出明年就是己亥年。 C . 老王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还是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但他总是笑着说说:“老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D . 老师提问:“今年农历四月份有哪些节气?”小莉回答:“小满和芒种。”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数:技法、技巧。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有佳肴(

      ②不知其也(

      ③然后能自也(

      ④孔子学琴师襄子(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 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B . 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C . 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D . 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②师襄子辟席再拜。

    4. (4) 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 . 甲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本文出自《礼记》,《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 . 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融入曲子的过程。 D . 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容易学的曲子。
    5. (5) 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内容具体分析。
  • 8. 诗文名句默写。
    1. (1) 微君之躬,?(《诗经·式微》)
    2. (2)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3)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4) 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 (5) ,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6. (6)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7) 《卜算子·咏梅》中表现出梅花志洁高尚,虽历经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的句子是
  • 9. 名著阅读。

        她好容易才认出这个像叫花子的人是A。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了——A就这副模样站在她面前。只有那一双眼睛,还同从前一样,炯炯发光。就是这个像流浪汉一样衣衫褴褛的小伙子,不久以前还是她热恋的人……

        走在最后面的是A,他拄着锨,已经非常疲乏。等他过来,B和他并排走着,说:“你好,保夫鲁沙!坦白地说,我没想到你会弄成这个样子。难道你不能在政府里搞到一个比挖土强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上了委员,或者委员一类的首长呢。你的生活怎么这样不顺心哪……”

        A站住了,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B。“我也没想到你会变得这么……酸臭。”A想了想,才找到了这个比较温和的字眼。

    (选文有删改)

    1. (1) 选段出自名著《》,文中的人物A和B分别是谁?A是,B是
    2. (2) 新时代的我们可以从A身上汲取哪些精神?
  • 10. 综合探究与运用。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实验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 (1) 请你以“和”为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2. (2) 李静同学和朱墨同学分别讲了战国时“将相和”的故事和清朝时“六尺巷”的故事,假设你是主持人,请对两位同学所讲的故事在内容上做一点评,揭示出故事的精神内涵和对我们的教育意义。(50字左右)
    3. (3) 请你指出班上一种不和谐的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
  • 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1. (1) 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等景物,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
    2. (2) 苏轼以“孤鸿”自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①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

        ③“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

        ④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

        ⑤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

        ⑥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

        ⑦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可以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微型植入器或许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诊断治疗的方式,取代对药物治疗的依赖。

        ⑧科学发现让前景乐观起来,然而,要让神奇的科学之光照进现实,道路还很漫长。但这些都不会阻碍科学前进的脚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体器官自愈将不只是个梦想。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 科学家在小白鼠身上发现的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在成年生物体中也不会丧失活性。 B . 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科学家们已经能够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 C . 小白鼠实验之前,科学家们已经进行过“激活”衰老细胞、重启它们生长机能的研究。 D . 基因调节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在有关“人体器官自愈”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B . 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和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新发现的特殊基因作用更强大,能在成年生物体中增强组织器官的修复能力。 C . 第⑤-⑧段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器官自愈研究的成果、工作原理和过程以及展望应用前景。 D . 第⑦段加点词“或许”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会改变原文表达的意思。
    3. (3) 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手指不小心划了一道伤口,即使不用任何药物,伤口也会自动愈合。这是血液中的血小板在起作用,它能加速凝血,让伤口无药而愈。

  •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古城信步

    李剑锋

        ①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不久前,我踏上了这片魂牵梦萦的土地。雨后的古城笼罩在幽情逸韵的氛围中,如同一幅中世纪风景油画。

        ②古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座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苍凉群山之中的古城,完好地保存了原来的城市架构。古城的一些房屋,经风历雨,千年不衰,古韵犹在,成为建筑活化石。因此,古城又有“活着的古城”之称。在我国所有城镇中,只有丽江古城与山西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③恍如梦境的古城,吸引了海内外游客陶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如痴如醉地呼吸远古空气,聆听纳西古乐,鉴赏东巴文字,领略滇西风情。

        ④古城依着狮子山、象山、金虹山而建。街道连接小巷,小巷衔着万户门洞。门洞内为“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的纳西宅院。宅院既有北京四合院的韵味,又有江南水乡的情调。这些蕴含纳西传统母房文化的宅院,主要由平房、妹楼、明楼、骑厦楼、古宗楼等组成。望着这些房子,我感觉到纳西民族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民族,她奇迹般地将东巴经书、东巴古典舞蹈、东巴音乐以及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等完整地保存下来。

        ⑤古城还是一座水中之城。我循着叮叮咚咚的水流声,走进了古城新华街。与江南水乡平静的水不同的是,古城的水是湍急地流着的。尽管水流急,但河岸很低,两岸绿树婆娑,垂柳依依。

        ⑥古城的河上,有很多桥。桥是古城的神来之笔,它使古城充满灵性。在草丛中,在垂柳间,那一座座桥就像一条条彩虹,把古城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了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⑦到了阿余灿至大石桥一段的街道,我信步走上大石桥的桥头,往南眺望,古城北面的玉龙雪山直指苍穹,发出的炫目银光,折射得古城迷离而神奇。当我调整视线往桥下看时,惊呆了:河水留有雪山的倒影。抬起头,眼前的景色使我又醉了:河道上,一座座古栗木板桥离河面很低,掩藏在绿柳草丛中。河水碰撞岸堤溅起水花,洒在桥板上,增添了桥的鲜活情趣。就在这时,一曲空灵飘逸的纳西古乐,从不远处漫了过来,流遍我全身,沁入我肺腑。

        ⑧随着音乐,我踅进一间古乐馆,择个临窗见河的位置坐下,一边品着清茶,一边聆听着台上十余位年逾古稀的纳西乐师的演奏。一曲曲古奥的音乐,使我尘念尽除,心静如水。

        ⑨从古乐馆出来,行到大石桥至百岁坊的小巷时,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光滑、陡斜,顺着栗木板桥,望向对岸,纳西民居从河岸砌起,墙上攀满藤本植物,疏影横斜。在白沙铜街至“刮当阁”匀水处街道,水声大了起来。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刮当阁”匀水处两岸,种满粉团花树和柳树。柳条缠花枝,在风中轻轻起舞,微微发出簌簌声,蝴蝶翩翩翻翻,辨不清是花还是柳……这又是古城一处独特的景观。

        ⑩傍晚时分,我走出古城,来到华灯高照的广场。这时,天又下起雨来,雨点打在身上,既像为我洗尘,又像为我洗礼。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

        ⑪雨中飘来的纳西古乐,显得更加悦耳,更加醉人。

    1. (1) 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向读者介绍丽江古城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介绍。
    2. (2) “云南丽江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城”,联系全文看,“别具一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3. (3) 品味分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西河水流到这里,变得如野马狂奔向前,溅起了一片片水花。

    4. (4) 作者在第⑩段说“对我来说,古城之行,不就是一场文化洗礼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4. 作文。

        不闯红灯,是对规则的承诺;走进经典,是对阅读的承诺;追求卓越,是对人生的承诺;关爱他人,是对社会的承诺……承诺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素养。

    请以“这就是我的承诺”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