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学情调...

更新时间:2019-09-26 浏览次数:47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12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第13~15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 自行车的车闸 B . 冰壶运动 C . 滚动轴承 D . 气垫船
  • 2. 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 B . 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C . 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得越来越快 D . 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
  • 3. 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C)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
    A . 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 . 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C . 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 4. 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 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5. (2018八下·聊城期末) 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 蚊子尖尖的口器 B . 篆刻刀的刀刃很锋利 C . 破窗锤的锤头很尖 D . 骆驼宽大的脚掌
  • 6. 下列实验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 如图(甲),将加有砝码的小桌放在海绵上,小桌腿陷入海绵中 B . 如图(乙),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试管口,倒置后水不会流出 C . 如图(丙),将连通器中装入水,当水不流动时,两边的液面相平 D . 如图(丁),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
  • 7. 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 , pB ,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 , FB , 则( )

    A . pA=pB  FA=FB B . pA<pB  FA<FB C . pA<pB  FA=FB D . pA>pB FA>FB
  • 8. 未煮过的汤圆沉在水底,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则此时汤圆( )
    A .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B .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小 C . 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D . 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排开水的体积比未煮过的大
  • 9. 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 . 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D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 10. 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    )

    A .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C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 11. 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经过B拉至位置C,在这个过程中动力F( )

    A . 变大 B . 变小 C . 先变小后变大 D . 先变大后变小
  • 12. 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 )

    A . 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 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3. 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手压面包,面包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B . 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C . 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部变黑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 通过观察电子显微镜下的物质,可以确定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 14. 工人师傅在查看锅炉中的水位时,往往从锅炉外面水位计的透明管中看看水面的位置就可以了,下面的四幅图中使用的原理与锅炉水位计原理相同的是( )
    A . 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 B . 地漏 C . 利用水管确定墙壁水平位置 D . 压强计
  • 15. 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 B . 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 C . 拉力F的功率为12W D . 有用功为120J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6分)
  • 16. 小明用10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 ;小明将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线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的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N。
  • 17. 如图,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60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6小题,共26分;18、19每题3分,20题6分,21题8分,22题6分)
  • 18. (2019八下·苏州期中) 请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 19. 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

  • 20. 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和小敏提出了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的材料;④接触面的大小。为此,他俩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

    1. (1) 实验中需要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着长木板滑动,根据的知识可以知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大小。
    2. (2) 采用图中的对比可以验证猜想②。
    3. (3) 为了验证猜想④,可以把木块放,并按照正确的方法操作。小明发现,两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相等。可见,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大小。(填“有关”、“无关”)
  • 2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1. (1) 如图甲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 (选填序号)
    2. (2) 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使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圆柱体受的浮力为N;

      ②比较序号 ,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 ;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关。

    3. (3) 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 。

  • 22. 如下图,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 (1)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ρ>ρ煤油)。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相同,比较水和煤油来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 (2) 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

      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吸热能力强。

    3. (3) 木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23.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2.7N.当把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7N.现把该零件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9N,求

    1. (1) 该零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
    2. (2) 该金属零件的密度ρ
    3. (3)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
  • 24. 如图所示为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提升机由两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和罐笼几个部件构成,用它能把建筑材料从低处匀速提升到高处。如果罐笼和动滑轮的总质量为200kg,某次提升建筑材料的质量为300kg,建筑材料在50s时间内匀速竖直上升了10m,不计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和钢丝绳所受的重力,取=10N/kg,

    求:

    1. (1) 钢丝绳上的拉力大小;
    2. (2) 钢丝绳上拉力的功率;
    3. (3) 该提升机此次提升建筑材料的机械效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