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19-08-14 浏览次数:4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 1.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物理课本的重约为2N B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C . 教室里空气质量约为3000g D . 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 2. 下列描述符合事实是(   )
    A . 用放大镜观察铅笔字,发现字是由很多的小黑点连成的,这些小黑点就是分子 B . 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C . 红墨水在水中散开是因为水使它失去了重力 D .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 3. 石墨烯是目前得到世界广泛关注的纳米材料,它的熔点超过2000℃,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高强度和超轻薄等属性。可以预见,石墨烯未来的应用将相当广阔。根据石墨烯的属性,你认为石墨烯不能用来制成(   )
    A . 电脑的输电线 B . 手机的散热片 C . 隧道掘进机的钻头 D . 高级保暖内衣上的保暖层
  • 4. (2016九上·武城期中) 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17八下·盐都期中) 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其中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17八下·西华期中) 图是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S”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应站的位置是图中(   )

    A . 甲、乙 B . 甲、丁 C . 乙、丙 D . 丙、丁
  • 7. 用磁铁吸引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铁钉,铁钉受到吸引而没有与磁铁接触,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磁铁对铁钉作用力的方向是(   )

    A . 竖直向上 B . 向右上方 C . 竖直向下 D . 向左上方
  • 8. 班级大扫除时,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少摩擦的措施是(   )
    A . 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 . 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 . 黑板刷的刷面使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 . 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 9. 一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 . 50N  103Pa B . 50N  105Pa C . 500N  104Pa D . 500N  106Pa
  • 10. (2017·中山模拟)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 . 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 .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 . 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 11. (2017八下·腾冲期中)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B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 . 在B点保持静止 B . 沿BE方向运动 C . 沿BC方向运动 D . 沿BD方向运动
  • 12. (2017·苏州模拟) 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一起以速度v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 . 仅① B . ②③ C . 仅② D . ①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4.0分)
  • 13. 用力捏橡皮,橡皮凹陷,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比石蜡的大。
  • 14. (2016九·海南月考) 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

  • 15. 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有,周围的电子绕其运动。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可以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干燥的秋天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随之飘动起来,而且越梳理蓬松得越厉害,这是同种电荷相互
  • 16. 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实验中发现,随着β的改变,α也跟着改变,并αβ(选填“<、=、>”)。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的。

  • 17. 如图所示,冬冬在进行冰壶比赛,掷出的冰壶能继续在冰面滑行,是由于冰壶具有,而冰壶最终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冰壶受到了作用。

  • 18. 用天平正确测量盛水烧杯质量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干燥的空烧杯质量为33.4g,则烧杯中水的质量为g,大约含有个水分子(不考虑水分子间空隙,水分子的体积约为10-29m3),这说明物质是由组成的。

  • 19. (2017九下·临淄期中) 质量相同的鸡和鸭同在湿稻田里走动.鸭的脚印比鸡的浅.这是因为鸭与鸡相比,鸭脚掌接触地面的面积较,对地面产生的压强较.(填“大”或“小”)
  • 20. 如图所示,2013年6月4日,一架国航由成都飞往广州的波音757客机的机载雷达罩在数千米高空被小鸟撞出一个大凹洞,机组人员处置得当,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飞机被撞出一个洞,施力物是。相撞时,小鸟撞飞机的力(“大于”“小于”“等于”)飞机撞小鸟的力。

  • 21. 当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西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N,方向;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填“增大”、“减小”、“不变”)
  • 22. 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木块静止,t1时刻开始运动,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在t2时刻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技术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在0-t1过程中,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在t1-t2过程中,当用F=5.2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木块在t2时刻后所受摩擦力大小为牛。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0分)
  • 23. 两块竖直放置并相互平行的金属板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现从两板之间的上方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如图所示。请画出小球从图示位置运动到两板下方这一过程的大致路径。

  • 24. 某种子公司为选种,需要配制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工作人员先在量筒内放入一定量的水,如图甲所示,再将24g盐完全溶解在的量筒内的水中,液面升高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求:

    1. (1) 乙量筒内盐水的质量;
    2. (2) 计算说明配制的盐水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3. (3) 若不符合要求需要加水还是加盐,加多少。
  • 25. 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肆意超载,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自重2000kg的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货10t,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2m2

    求:

    1. (1) 这辆汽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行业标准?
    2. (2) 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汽车最多装多少吨货?(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计算中g取10N/kg)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 26. 同学们用完全相同的小桶分别盛满了4种液体,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液体和小桶的总重力,记录的数据在图表中:

    液体种类

    酒精

    可乐

    酱油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2.6

    2.8

    3.0

    3.2

    1. (1) 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们推测在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在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象是
    2. (2) 若可乐的密度为1.2g/cm3 , 根据上标的数据可以推算出小桶的重力是N。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1.0分)
  • 30. 小华同学用天平和量杯测石块的密度。

    1. (1) 首先她将天平放在工作台上。将游码对准零刻度线,然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右)调节。若她在托盘天平未调节平衡时就去测量,测得物体的质量比实际值(选填“大”、“小”、“相等”)。
    2. (2)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如图所示,则矿石质量是g。
    3. (3) 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接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那么矿石的体积是cm3;从而计算出小石块密度是kg/m3
    4. (4) 小华用此方法测出的矿石的密度比实际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 31. 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 (1) ①小华将滑块放木板上,通过细线和固定的测力计相连,如图甲。水平向右拉动木板,待示数稳定时,记下滑块经过左、右两部分时测力计的示数F和F , 若F>F , 则木板的(左/右)侧更粗糙,实验时(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木板。

      ②小华左右手戴上同样的手套,木板水平对称地放在左右手上,现左手向左、右手向右,使两手距离快速增大,若木板向左运动,则木板(左/右)侧更粗糙。

    2. (2) 小明用图乙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②简述改进方法:

    3. (3) 小红使滑块分别从左右两侧滑上木板,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作出滑块从两端分别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则图线(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
  • 32. 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装有沙子的容器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实验,如图甲所示。

    1. (1) 保持小桌对沙子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 (2) 保持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沙子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3. (3) 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表现出来的。
    4. (4) 小明将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乙所示,比较甲、乙两种情况后,小明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请对此结论作出简要评价。
  • 33.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所示,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所示,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所示,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
    2. (2) 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
    3. (3) 纠正错误后,对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
    4. (4) 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小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

    5. (5) 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6. (6) 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
  • 34.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A所示

    ②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B所示

    ③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C所示。

    1. (1) 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 (2) 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越大,越小。
    3. (3) 若用弹簧测力计将一重物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设此时测力计读数为F1 ,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1;增大倾角后,仍然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该重物,拉力为F2 ,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f2 , 则f1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35. 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某研究小组对同体积同材质的不同球形物体(制成空心状)的收尾速度进行研究,得到了如下的一组实验数据

    小球编号

    1

    2

    3

    4

    小球质量m(×10-3kg)

    5

    10

    20

    50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

    4

    8

    16

    40

    1. (1) 编号为1、2的小球在达到收尾速度时所受的空气阻力之比为
    2. (2) 球形物体的收尾速度v与其所受的空气阻力f在数值上的定量关系为v=
    3. (3) 对于3号小球,当速度为10m/s时,所受空气阻力f0.2N(大于/小于/等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