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苏科版 /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液体的压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7-05-03 浏览次数:84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6八下·谷城期末) 关于图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点向下的压强比b点向上的压强大 B . 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 . 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 . b,c两点的压强相等
  • 2. (2017八下·槐荫期中) 如图(a)所示,有一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低部,有三 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 孔封住,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三 张橡皮膜越往下突起越大,如图(b)所示.针对这一现象,同学 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

    A . 为什么在不同位置橡皮膜的凸起程度不同? B . 橡皮膜所受的压强与水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C . 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D . 液体压强与橡皮膜所处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 3. (2015八下·晋江期中) 在空纸盒的侧面扎三个大小一样的孔.纸盘装满水后,水从小孔喷出,图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4年1月13日,我国“饱和潜水”首次突破300米,成功抵达深海313.15米处,居世界领先地位。在海水300米深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海水密度取ρ=1.0×103kg/m3 , g取10N/kg)( )

    A . 3×104Pa B . 3×105Pa C . 3×106Pa D . 3×107Pa
  • 5. (2016八下·枣庄期末) 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一个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

    A . 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 B . 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点,水对A点只有向下的压强 C . 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D . 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
  • 6. (2017八下·东营期中)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 木桶的粗细 B . 木桶的轻重 C . 最短的一块木板 D . 最长的一块木板
  • 7. (2015八下·晋江期中) 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下列说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的是(   )

    A . 将探头放在同样深度的浓盐水中 B . 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180° C . 将探头向水平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D . 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 8. (2015八下·吉林期中) 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茶壶 B . 船闸 C . 活塞式抽水机 D . 下水道存水管
  • 9. (2015八下·东明期中) 深水炸弹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自动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对于其爆炸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B . 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 . 炸弹在水中下潜越深,所受压强越大;炸弹在一定压强下才能自动爆炸 D . 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
  • 10. (2017八下·蒙阴期中)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锅炉水位计 C . 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D . 乳牛自动喂水器
  • 11. (2015八下·罗定期中) 如图所示,以下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 B . A管中水面上升 C . 两艘大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 D . 乒乓球吹不下去
  • 12. (2017八下·迁安期末) 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A . B . C . D .
  • 13. (2016八下·深圳期中) 如图,往浴缸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浴缸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4.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
  • 15.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1所示.

    1. (1) 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

    2. (2)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2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 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三、解答题
四、填空题
  • 18. (2016八下·九台期末) 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面位置如图,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ρAρB . 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一个漂浮,另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此时两个容器底受到液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 P

  • 19. (2015八下·大安期中) 学校改建操场时,工人师傅用一灌水的透明长塑料管检查操场是否水平.当管中的水静止时,管两端的水面一定,当塑料管的一端提高10cm,最终管两端水面的高度差为 cm.
  • 20. (2017八下·枝江期中) 如图所示,把一根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若用力从B管中吸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两空均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21. (2015八下·罗定期中) 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a)和(b)所示,他发现图(b)中的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b)杯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简要说明理由

五、实验题
  • 22. (2015八下·始兴期中) 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

    1. (1) 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发生改变.
    2. (2) 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
    3. (3) 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有关.
  • 23. (2016八下·深圳期中)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 (1) 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
    2. (2)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选镇“漏气”或“不漏气”).
    3. (3) 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4. (4) 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结论是:
    5. (5)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
    6. (6) 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