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2018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8-11-09 浏览次数:2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二、<b >综合题</b>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材料二:

    1. (1) 材料一反应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2. (2) 明朝时我国科举考试出现了新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
    3. (3) 材料二图中考生金榜题名就喜,名落孙山就悲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是什么?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长城学者罗哲文指出:关于长城的功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然而,长城还曾有保护通讯和商旅往来的对外开放功用。从秦朝开始,长城和烽燧(即烽火台,是古代报警系统,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保证域内交通大道畅通的重要条件。汉代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长城烽燧正是沿此道修筑。使节往来,商旅往还都是走的这条大道。长城成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屏障。

    ——选自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

    材料二:1500年以前的历史实质上是欧亚大陆的历史。一条“丝绸之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在这条商路上奔波的商人中间,有不少阿拉伯人,他们把中国古代文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文化。他们在不同的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材料三:欧洲人能够多在15世纪末开辟新的航路,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能够制造适合远航的大船,并从意大利人那里学到了大量航海知识。葡萄牙国王拥有一批来自各国的海员。古希腊人托勒密的地圆说逐渐被人们接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希望能够从东方直接获得金银、香料等商品,对远洋事业很支持。15世纪时,东西方传统的陆路商路被阻断。哥伦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险精神,以及超人的意志和智慧。

    ——选自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长城的功用。
    2. (2) 说出材料二中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史实。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4. (4) 综上所述,东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具备的共同条件有哪些?
  • 23. (2018七下·乐业期末)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 (1) 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 (2) 淳于越、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3. (3)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始皇、唐太宗、元世祖、明太祖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各一例。
    4. (4) 这些加强地方管理的措施有什么共同的作用?
  • 24.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唐王朝设有专门机构(鸿胪寺、礼客院)负责接待外宾,设置翻译人员,提供各种便利。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波斯(伊朗)曾不断派遣使者前来长安,波斯商人遍布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表现。简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